弘扬传统文化 学习东方智慧
河南中心圣贤文化读书会
《论语导读》读书打卡2/70天 2023.2.2
灵动8组 仝晓莉 感悟分享
导言
一、这本书写什么
二、作者介绍
三、《论语》的价值
1,知识层面
2, 思想层面
3,价值判断层面
一、初步印象与心得感受
这本《论语导读》从2022年12月初收到时,翻开了几眼,哇哦,觉得有难度,读不下去,一直被我搁浅了2个月,看到厚厚的是462页,我一字未读,只是挪动了一下地方,哈哈呵呵。
说实话是有畏难情绪的,
心想结束了《孔子传》读书,再和大家一起读吧,越来越深刻体会到,一个人不但走的快,甚至走不动,或者根本不会走,而一群人会走的很远。我们在一起,注定了不起!
感恩今天是开启论语导读的第二天,
感恩今天一组伙伴们一起领读和分享,
分享得特别智慧走心,又触动滋养每一位伙伴的内心深处。
同时也拉近了我和大家,和这本书的 磨合互动与连接触碰。
今早梁院长智慧分享并赞叹道:大家都活出来,用出来了,结合着生活、工作、和家庭教育等方方面面,分享的淋漓尽致 如沐春风。
️️二、感触导言中的知识点
1,知识层面
作为汉语的经典著作,《论语》对中国语言的影响太大了,
15929个字的《论语》,包含了312个成语、名言警句,以及对各种世态人心、人情物理的经典表达,并且,这些表达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被引用,积淀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用这样的语言材料,不仅使汉语表达更加明晰、丰富,还能与受众之间产生一种心灵的默契,更深人人心。
全篇短短 16章 493个字,包含着如此丰富的人生哲理、为人处世之道、人伦道德规范,这是多么高的文化含量。
这就是经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经典、背经典、用经典!
质言之,一切礼仪、规范、进究,都是文明的表现,其背后,都隐藏着一和价值。所以,它们就是人类文明的足迹,并且引导着文明的方向。
2,思想层面
《论语》主要谈了三个理想:理想的社会;理想的政治(国家);理想的人格。
《论语》中所述的君子人格和气质,内涵极其丰富,既有子贡描述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又有孔子教导子张的“恭宽信敏惠〞,还有孔子教导弟子们的“兴观群怨”,还有诸如“弘毅”“敏讷”“坦荡”……对于培养一个人的个人气质,进而培育一个民族的民族气质,都极其重要。
3,价值判断层面
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总在时时困扰今天的我们:究竟什么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在《论语》中,我们找到了答案:拥有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并据此对人、对事做出准确判断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多学而识之,就是知识。孔子面对众人对他知识总量多的认知不以为然。同时,他也要让他的学生明白:真正可贵的不是知识,而是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力。
他告知我们:他相比于学生们的高度,是建立在价值这个“一”上,丽不是我知识的 “多” 上。人的可贵,人一生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建立这个“一”,而不是积累那些 “多”。
一个人知识渊博固然重要,但是,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力,尤其是价值的担当,才是一个人的最重要、最可贵的品格。
事前不把别人的行为当欺诈来推测,不主观猜测别人是不诚实的,但(对欺诈和不诚实)也能及早察觉,这样的人该是贤人吧!
这样的话,不仅在提倡“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的今天显得很另类,即使放到奉行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的文化传统中,孔子的这种观点也很是突兀。但是,平心静气想一想:孔子说的,是不是更加深刻而有智慧呢?
所以,《论语》的最高价值以及对于我们的最重要的作用,乃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论语》,获得一种价值判断力,从而拥有一个道德的人生,一个留慧的人生,而由具备较高价值判断力的人组成的社会,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三、简单归纳与分享感受:
对伙伴们老师们和梁院长在早晨腾讯会议的分享引领,我是膜拜学习了,和大家同频共振与同心聚合着感受,我赞叹我触动。
也十分同感认同 ,每一位家人的分享观点,都是那么的直指人心 立竿见影的具有代表性!
感恩遇见,一起同修来学 悟, 把论语导读的智慧导出到生活中 工作中 育娃中 传播家庭教育中,方是人间正道 知行合一 践行落地吧。
让我们继续共振同频 抱团同修 一起修吧。
修感恩 修谦卑 修敬畏 修利他 修中心 修信念 修格局 修志向!
浅知浅修,深知深修,磨练修行与觉察成长一直在路上,树立终生学习的坚定信念,!
感恩所有的遇见,所有的同修们,我们一起努力奔跑,加油加油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