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做一个精致的佛系女孩,虽然以前自己也是佛系女孩,按照所谓的“可以,随便,无所谓”来讲的话。
但现在的佛系前加了精致二字,并不是说出门必定要光鲜亮丽,而是不想再浑浑噩噩的什么都无所谓的过下去,起码要让生活变得干净、整洁,不再那么一团糟。
不再晚上熬夜到凌晨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被子几百年不叠,没课的时候整日窝在宿舍里。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翻着翻着手机一天也就这么被翻过去了,能水的课坚决不认真上,只等期末突袭转锦鲤求及格。
我看过林清玄的《境明,千里皆明》,人的确需要拥有一个好的心境,但这种心境并不是很适合十七八岁这个年纪。
我们确实需要放下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把成功失败看得太重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之类。但正是血气方刚时候的我们身上应该存在傲气和不服输,争强好胜这些品质,这些可以促使我们上进,学得更多,爬得更高。
我不喜欢心灵鸡汤这类东西,因为我高三时曾被灌了太多太多的鸡汤,那些无一例外是一些曾经落魄或是不堪的人的逆袭和一些老生常谈谈到不能再谈了的大道理。
高三毕业后我也被爸妈灌了很多鸡汤,而那些无一例外都是曾经高考辉煌的因为在大学浑浑噩噩而混不到毕业证的,还有读书的好处,读书与不读书的差距等等。
道理谁都懂,曾经在我没上大学之前我也一直想过要精致努力的上好大学,起码不会窝在宿舍,起码不会熬通宵,不会逃课,不会上课玩手机,而现在,这些我无一例外都做到了,而且做得理所当然毫无愧疚感,大环境下人人都这样,所以也觉得这样是正常。
最怕明明碌碌无为却偏偏安慰自己平凡可贵,在刚入大学时我也一度想要闯出一番事业,锻炼自己的能力,于是开始了疯狂的社团和学生会面试,想象着自己叱咤风雨,淡定优雅的站在台上,风光无限。
然而事实的确很骨感,一轮又一轮的面试被刷打破了我幻想的泡泡,我顿时感觉自己很可笑,其实自己真的能力不够不是那块料,缺偏偏挤破了脑袋也想进学生会,最后还是跳梁小丑一样被刷了下来。
现在想想当时有些太悲观,其实这也没什么,面试的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有个学姐曾告诉我这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做数。是的,起码现在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作为一个女孩子,我被灌输的是林徽因张幼龄张爱玲那人间四月天一样的女子的处事和思想,我曾无比的崇拜她们也想成为他们那样优雅的女子,他们无一例外都是那么漂亮优雅,美丽大方。
我至今清清楚楚的记得高二时的语文老师,他身上那种翩翩儒雅的气质,我也想要这种气质。那怎么办,三毛说要读书,她说你所读的书不是无用的,而是融入到了骨子里,成为了你一生携带的气质……
如何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我不求自己能多努力多努力的学习,只希望自己可以不再懒惰,不再浑浑噩噩,不再整日抱着手机,希望自己的床是整洁的,桌子是整洁的,自己的形象是干净的,希望自己闲来无事想到的是读书而不是刷微博,希望大学四年真的有收获,即使不游遍名山大川,也去过几个有名的小景点;即使不博览群书,也涉猎过各方各面的书籍;即使不拿一等奖学金,也不至于挂科......
佛系还是佛系,只是要佛系的精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