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宝宝,快来吃饭了!”妈妈叫道,孩子依旧在玩玩具。“宝宝,你吃不吃”?妈妈一边摆着碗筷,一边叫,越叫越生气。宝宝好像没听见,妈妈发火了,气冲冲走到孩子面前,“你吃不吃?不吃你以后再也没有玩具玩了,我再也不给你买了”。
孩子本来专注的玩,一脸无辜,然后听到再也没有玩具,哇的一声哭起来了。虽然也被强迫到桌子前面吃了饭,可那真是心情不佳呀,估计吃进去也体会不到饭菜原有的美味了吧。
2
奶奶带着孙子在小区里玩,到了回家时间孩子不肯走。“你回不回去”,奶奶问,孩子说我还要玩。奶奶说:“听话,快点走了”。“不嘛”。“再不听话,奶奶不给你买糖吃了”。孩子一听不买最喜欢吃的糖了,只好顺从。奶奶一看,这招真管用,只要不听话,都说不买糖。
3
“宝贝,快去做作业”。“我不想做,你陪我吧”。“自己的事情还需要我陪吗?快点去”。“不嘛”。“再不做作业以后不准看电视了”。孩子委屈着嘴里嘟囔,走去了书桌。
家长们,你们找到了段落中的武器了吗?是什么?是的,威胁!当我们不知道如何管教孩子的时候,我们习惯于用孩子最喜欢的事情,来胁迫孩子答应我们的要求。
这个方法实在太好用也太有效,屡试不爽。可是,它真的好吗?
小时候可以说不买玩具,不买糖,大一点可以说不看电视,不准玩。实在找不到把柄,就会说如果不xxxxx,妈妈就不喜欢你了,爷爷奶奶就不陪你玩了,甚至上升到武力威胁:“信不信老子揍死你?”
之前是用食物,娱乐威胁孩子,后面是用爱来要求孩子,实在不行就是武力,“黄金棍下出少年”。试问,我们小小的孩子能怎么办?当他们的力量还很小的时候,一颗糖,一个玩具就会屈从,可是他们真的开心吗? 很多次以后,他还会听吗?你的威胁会不会升级?要升级到哪种地步?甚至居然有父母会说:“你听不听话,不听就送你去幼儿园,让老师管教管教。”天哪,那家长把幼儿园和老师树立成了多么恐怖的对象。孩子以后还喜欢去幼儿园吗?
请问,你要他做的事情,和你威胁的结果之间有什么联系?吃饭和不买玩具,该回家和不买糖,不写作业就不看电视。难道你不是希望他能自己按时吃饭,到时回家,自己做作业吗?用不满足他喜欢的事情来要求他应该自己做的事情,以后他会自己主动完成吗?威胁,完全没有让孩子明白他为什么要按家长要求做事的原因,只会让孩子暂时性屈从于家长的权力。
孩子一不听话,我们就头痛。威胁是头痛粉,吃下一包立即奏效,可后果是产生依赖,当效果变小,量就加大,最后留下一系列副作用。
副作用是什么?就是你用威胁,彻底断绝了让孩子和你沟通表达的机会。
每一次大人和小孩的冲突,都是相互沟通学习的最好机会。学会沟通表达,是建立人际关系最重要的第一步。
你可能会遇到一些画面,年轻气盛的职场新手:同事太low,老子不干了;顾客太叼,老子不干了;老板不加工资,老子不干了。(离职后没有实力,四处碰壁,你以为你能威胁到谁?)
情侣吵架:男:你怎么这样无理取闹,你完全不理解我。女:我怎么无理取闹啦?5555555~~你这个没良心的,你是要我去死吗?信不信我死给你看!(到底男的需要她理解什么,沟通什么都不知道,直接以死相逼,断了和男人的交流。这种女人只会处于劣势,让男人无语。)
看看这些希望用威胁达成愿意的成年人,其实内心是深深的无助。因为无助,他们对自己对别人没有很好的认知,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出此下策。他们从小都没有习得正确的交流方式,他们的要求没有表达的机会就直接被父母威胁驳回,以至于长大后,也用此方式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那么,遇到问题家长到底该怎么办?
场景一,孩子不来吃饭,可能是没听见。特别是男孩,大脑生理结构和女孩不同,对声音敏感性低,当专注于做某事的事情,会自动忽略。你可以走到他身边,蹲下来,确保他抬头看着你,你说出的话才可能被他注意。还有可能是没饿以及玩具太好玩,想专注的玩。你可以衡量一下培养专注力和按时吃饭的重要性,来调整自己的处理方式。
场景二,孩子不回家是没玩够。奶奶应该蹲下来,和善的看着宝宝的眼睛说:“宝宝,这里很好玩吧,奶奶知道你很想再玩一会,可是如果现在不回家,奶奶不能做饭了。我们回家吃了饭再玩xxx游戏”。如果孩子依旧不肯走,你可以抱起他,用力量证明你的坚决,并且用和善的语言安抚他:“我知道你很想玩,真的很好玩,可是我们只能下次玩了,奶奶也很遗憾。”
场景三,孩子其实是需要爸爸的陪伴和关爱,并不是只想爸爸监督他做作业。也许上了学的孩子除了做作业,每天剩下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才会如此的要求吧。爸爸应该理解,这种情况能满足尽量满足。就算你真的累了或者没时间,也可以给孩子好好说明,请求孩子理解。别用威胁让你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最后总结一下:
1、分析原因,找出孩子真正的诉求是什么。帮把他这个诉求说出来,证实是否如此。
2、针对原因,用和善和坚定的语言告诉他你的原则和想法。
3、用行动语言,告诉他你的坚定。
4、注意因果和逻辑关系,别把两个不相关的事情扯在一起。
其实,威胁的语言也是一种暴力。家长,请放下你手中的武器,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爱,给孩子多一点表达的机会吧!
看完此文,你是否有所感想?
生活中你是怎么处理类似问题的?
欢迎留言。
我们一起交流,
成为更好的父母!
--阿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