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会重来,但未来总可期待

今天文章的最前面,我想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你是大学生吗?第一学历是本科吗?毕业于985或211名校吗?毕业后找到心仪的工作了吗?"

之所以问大家这些,是因为我最近在看一个求职类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里面一个叫丁辉的年轻人,感动了我。

节目当中,简历不太漂亮的他显得和其他精英求职者格格不入。

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学的不是法律,毕业之后做了寻常的销售工作,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于是决定考研,考法学。背水一战,考上了华东政法大学。

研究生毕业后,他有过短暂的法律行业从业经历,而参加这次节目,他也没有给自己留后路,毅然裸辞,今年的他已经29岁了。

" 裸辞 " 、 " 二本 " 、 " 非法学专业 " 、 " 非名校 " 、 " 半路出家 " 、 " 最大年龄实习生 " 。

这些标签一出来,就像是给丁辉下了最终定义,他不是个优秀的人,而在最新一期的节目中,丁辉也惨遭淘汰。

好像有些人就是这样,拼尽全力,也只能做个普通人。但就是这样拼尽全力的普通人,却在节目里惊艳了很多人。

给八位实习生的第一个考验是给客户写法律意见,要求是:准时、修改少。

八位实习生中只有两位按时提交,其中一个就是丁辉。场外观察员徐灵菱律师看后,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 丁辉不是第一,也有第二。 "

第二次考验是两队的辩论赛,丁辉一个人撑起了整个队伍。

在队员状态不好的时候,他沉着冷静、据理力争,很快找到对手的漏洞,将对方辩手各个击破,最终丁辉的队伍反败为胜。

带教律师王钊誉忍不住称赞丁辉是 " 本场最出挑的 " ,嘉宾撒贝宁也毫不掩饰对丁辉的看好。

我欣赏丁辉的原因是,他就像生活中的我们,也许没有把握住人生中第一次跳跃的机会,高考,上了普普通通的大学,学了并不感兴趣的专业,做了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你以为他会得过且过,你以为他就此对生活投降,向命运认输,但他并没有,他暗中咬牙使劲,找准机会,向生活反扑。

那些为梦想努力的日子并不一定有收获,但却向很多人证明了一点:只要我想站起来,那么谁也别想打倒我。

我曾在网上看到过一组数据:

2019年中国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是17508204人,普通专科在校生人数是12807058人,每年985和211高校的入校学生人数在50万左右,仅占参加高考人数的2%。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说明社会中的大多数,都是剩下的98%,平凡普通不出众。

付出同等的努力,未必能得到同样的收获,起早贪黑拼搏着,照样会有两手空空的时候。

金字塔尖上永远只有少数人,剩下的人都在平地和半山腰上,终其一生往上爬,也未必能走到顶峰。

图片


这个世界,高考复读好多年的有很多,考研 " 二战 " 、 " 三战 " 的年轻人有很多,学了十几年乐器依旧平平无奇的有很多,还有像我一样深夜码字却从来没人记得我名字的人还是有很多。

这些人是你是我,是人群中的大多数,这些人的人生意义不是功成名就,不是家财万贯,是超越自己。


他们在坐标系上,以自己为圆点,走的每一步,超越的都是过去的自己。


而这,才是大多数人的人生意义:不去成为任何人,而是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有这么一段话:" 人的一生,可以自己选择的事情非常少,我们没法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们可以选择怎么爱,怎么活。"

或许现在的我们依旧默默无闻,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是,你要相信,在三四月份做的事,七八月份自有答案。

只要足够努力,足够优秀,就一定可以撕掉 " 你不行 " 的标签,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新华字典》1998修订本中有一个关于 " 前途 " 的例句:"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去勇敢地决定自己的生活、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生活吧,要知道,平凡普通如我们,但,我们都会有光明的前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