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最后的结局,还不如吴家东院。沈四海被处死,妻子上吊自杀,沈星移为了保护周莹被杀。沈四海,本来可以远离这趟浑水的。可是无奈,他的贪心使他上了这贼船,然后再也下不来。
过于贪图钱财
沈四海经商多年,却并不大气。剧中有很多伏笔。
比如沈星移打伤吴聘被赵白石下狱,沈家老太太就说他舍不得钱。这当然是老人家的小见识,但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他平时确实舍不得钱。
再比如沈星移被杜明礼设计下狱,只因为王爷的文先生嫌沈家出钱少。对,沈星移可以不趟这个浑水,不去救周莹。可如果不是王爷觊觎沈家的千万家产,怎么可能设计这么一出戏呢?直接回绝了沈星移不就好了。说白了,还是嫌平时“孝敬”的钱不够。
还有沈星移劝周莹放过他爹时也说过,他爹就是爱钱。谁要是敢动他的钱,他就敢跟人家拼命。
其实,经商之人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是好事。可是,要是把握不好这个度,很容易出问题的。
他走入杜明礼为他设置的圈套,不就是因为看到了吴家东院挣钱多吗?他想超越他们,要挣比他们更多的钱,所以当杜明礼拿出吴家东院多年的客商资料以及返点记录后。他立刻就臣服了。
我一直认为,爱财不是缺点,可是贪财却是个大大的缺陷。因为对很多人来说,钱是最容易被攻破的防线。
一个人要是能放下对钱的执著,也才能放下心中的欲望和贪念。就如周莹烧了罂粟的那一场大火,说明她早已把义放在了钱之上。
事实总是这般可笑,舍得放下的,你才可能得来。你辛苦守着的,一朝也许就会倾覆。
过于贪图权势
沈四海听从杜明礼的话,军需订单的膏药里,去掉最贵却最有用的血竭。结果被赵白石告发,钦差大臣来检查。杜明礼威逼利诱,对方依然不为所动。幸亏沈星移早在膏药里加了可以替代血竭的杜鹃花叶子,沈家没有因此而引祸上身。
看到了此情此景,沈四海退缩了。于是他拿着钱打算去与杜明礼摊牌,谁知,杜明礼没等他说话,就给了他想要的东西——儿子的官职、母亲的诰封。他瞬间就投降了。
整部剧来看,官与商密切相关。当年,吴家东院始终压制着沈家,就是因为他们有朝廷的靠山。周莹能走到巅峰,也离不开赵白石的鼎力相助。
我们只看到商家挣钱的风光一面,却不知道他们的战战兢兢。因为官府随便一个政策,就可能让他们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商家寻求官场的庇护,原因就可想而知了。
沈四海失去那么绝佳的一个机会之后,便再也没有了抽身而退的时机。他与王爷开启了深度合作,一步步成了王爷的敛钱工具。而王爷,也仅仅把他当成了敛财的工具。甚至嫌他赚得不够多。
不管从商还是从政,都不该把权势当成人生的依靠和目标。贪图权力的人,比贪图金钱的人更可怕。贪钱,不会有大差错,而贪权,就必然会出卖朋友,违心违德,做一些无法让人原谅的错事。
过于贪图便利
沈四海与杜明礼合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再也舍不得退出。即便他知道这是与虎谋皮、前途险恶,即便沈星移晓之大义、苦苦哀求,可是他依旧舍不得退出。因为他知道了里面的好处。
首先是那本抄了吴家东院给他带来的那本客商资源策,其次就是无人与之相争的军需订单、户部采购。不用招投标,不用竞争,也不用造价,自己想出价多少就出价多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真的是躺着就把钱挣到手了。
沈家因此发展,一跃成为陕西的首富。而这种轻轻松松就能把钱挣到手的日子,让沈四海渐渐失去了斗志。
尤其是当他看到周莹几乎压上吴家所有财富的机器织布局,轻松就被杜明礼砸了稀巴烂,更是开始沉浸在这种抱着王爷大腿的日子。
他已经开始忘记了商人的本分。
所以,当周莹把竞争对象瞄向他时,他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唯一能想到的手段就是请求王爷出手。
第一次,机缘凑巧下,周莹下了狱。可惜自己也没得到什么好处,散尽半生家产救自己的儿子。第二次,日昌隆大败,王爷不仅不出手相帮,反而逼他要回那些本银。
依托权力建立的金钱王国,最终会被大败,即便不是周莹,他也会跟着王爷的失败而失败。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人终究需要靠自己。你习惯于的依赖,早晚会把你扔到一边,更何况最没有稳定的权势呢。
有便利要心存感激,可是却不能为了更多的便利出卖自己的灵魂。
人,只有不贪,才能走得更远。
加入我的私密群,每天分享爆款文章解读、每周都有写作课,每周都有读书分享,不定期讨论写作选题。加我的微信windy18233968787,备注入群即可。
《那年花开月正圆》系列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