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颗觉醒的脑袋,从生活的小事出发,见微知著,成长自己!
这一篇内容的是关于我在拖地时觉察笔记。
生活中的我其实不太喜欢搞卫生。
因为觉得打扫卫生需要花我大半个下午的时间,扫完拖完就觉得时间过去了,本来周末就该休息,结果在干活,导致最后感觉没怎么休息,没有葛优躺的刷刷短视频、看剧,心里总觉得过了个假周末。
以往的我,拖地习惯只爱拖表面的,就是那些目光所及就能看到脏不脏、干不干净的地方。而凳子、桌子、堆放东西的这些边边角角的地方就会习惯性的忽略跳过不扫。
主要也是懒,就是这些地方大家都看不到,拖起来又费劲,所以就不扫啦,眼不见为净。
事情发生了变化是我婆婆五一过来住的几天影响的我。
五一期间,我婆婆过来广州住了20多天。和她相处的这些天,每天下班回家,不仅有已经做好的可口饭菜,还有发现看见屋子亮堂了,整洁了,看着她把小屋打扫的干干净净、衣物整理的整整齐齐,心情是好的。
今天是她回老家后,自己第一次打扫、拖地。
今天我打扫的时候,刚开始我还是和以前一样,拖地时习惯性的大范围只拖目光所及的地方,看上去干净就行。
慢慢的,在拖地的过程中,我脑中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外面阳台可以拖拖。emmm....小矮桌下的暗角、还有椅子的边边角角其实也可以顺带拖了(这些地方之前我都不拖的)。
不拖不知道,一拖吓一跳。
原来这些边角位置这么脏,藏了这么多的头发、尘絮。
当时内心还是有两个声音在做斗争,内心真不想去清理这些位置,清理这些地方让我多洗几次拖把,因为太脏了(笑哭),但是行动上也没闲着
可见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婆婆在广州待着的这20多天,她的爱干净、把家打扫的干干净净的行为在我心中种下一个种子,居然在她回家后,我拖地的方式都有了改变。
当我内心还带着抗拒的小情绪拖地时,突然觉得——这些角落里藏起来的尘絮头发就是我之前怎么扫地、拖地之后过一两天就觉得家里又脏脏的原因吗?
这些尘絮在角落里被我们嫌麻烦、图方便而省略了它,但只要垃圾还在,风一来,风一吹,这些之前被藏起来的尘絮会被吹得地板到处都是,2天过去后,新旧加一起,地板有脏脏的了。
思绪慢慢飘远,突然我觉察到之前扫地的风格很像我平常做事的风格。
做事把事情大体地做好就行,当有些小细节做不做都可以时,我都选择不做,或者拖到后面再做,或者留个手尾,很少一次性做好方方面面,没有追求极致做好的习惯。
那这个做事的留下的手尾会不会就像扫地一样,被忽略的小细节,又变着法的以另一种方式出现?
仔细想想......
生活中,工作中,有时总感觉事情做不完,琐事多多。或许就是这些被我留下手尾的事情导致的我琐事多多。
那些被忽略的小细节就像未打扫的尘絮,存在即为隐患。只有解决,才能一劳永逸。
看见了自己的行为,就有了改变过去行为模式的机会。
保持觉察,希望借着这次的觉察,让自己改变过去的做事的方式。
做事时,当自己脑袋里的小声音响起——这个可以以后再做;这个不做也没关系,影响不大...当这些小声音响起时,就想想角落的尘絮,只要不解决,这些问题都在,存在即为隐患。只有解决,才能一劳永逸,让自己在这些琐事里解脱出来。
——————
后记
这篇觉察日记是5.23日下午写的,当我觉察到自己有这个习惯后,现在4天过去了,我还是存有旧行为模式,但是当我觉察到自己又陷入旧模式时,我会脑袋一咯噔,提醒自己——旧模式又出现啦,我就会提醒自己“这个要做、不能懒,存在即为隐患。只有解决,才能一劳永逸”。
然后又把注意力拉回,从微习惯开始,从当下改变,把旧有模式变成好模式,所以,每次当我自己做了之后,内心是喜悦的,觉得又一次战胜了过去的自己。
感恩有婆婆的影响,向好行为学习,看见美好,过怡然自得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