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的神奇力量
前面提到过,家访童家豪的那天,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没有去成,考虑到童爸童妈一般在晚上八点才下班,因此童家豪成了班上第一个被电话家访的孩子。
电话之前我我仔细整理了这个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语文素养比较好,基本功比较扎实;平时在学校不讨厌,很少与其他同学起冲突;课堂上他是那个不温不火的普通人;但近一学期以来,孩子书写越来越潦草,作业完成得比较敷衍,学习的态度有所下降;有些不爱表达,虽然不是最沉默的那个,但孩子很少主动来表达些什么。
电话家访的过程中,我想到孩子应该在旁边,因此突出了他的优点,缺点说得委婉些。说完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我们依次了解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通过妈妈的描述,可以看得出来,孩子在家里是比较勤劳的,会每天洗碗、扫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对于手机的管理也比较到位,没有家长的允许,孩子不敢玩手机。父母在家里有权威,能够做到让孩子心服口服的听话。整体来说,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还是很让人满意。
说起他不爱表达的这一面,孩子妈妈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把孩子教到电话旁边——“你告诉邓老师,为什么很少说话?不敢主动表达,包括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回答问题都不会?”孩子妈妈问了好几遍,孩子还是一言不发,不说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最后我只好替孩子解围:“童家豪妈妈,孩子如果不说,可能是心里有其他的想法,我们就不硬要求他吧。”在最后,孩子妈妈和我都带着一种莫名的不解结束了电话。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怎么了。
虽然家访当天没有接受到孩子太多改变的信号,但孩子的改变在接下来的几天学习中反映出来了:后面的语文课,我看到他会很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而不是过去的被提问;对于重点的内容,也会开始做笔记;课堂上走神的次数变少了。也看到他在课间活动时,跟同学们一起玩,玩着玩着见到老师了,会主动和老师问好、说话……孩子的改变虽然单一,但很明显,这对于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惊喜。
仔细想想,家访当天,我们并没有找出一个很好的方案,但这惊喜是从哪儿来的呢?或许是孩子从“家访”这一行动中感受到了关注与重视吧,也可能是家长和教师在沟通的过程中,形成了合力,在这合力中,我们的关系更为亲近,孩子得到的能量更多,最终,惊喜来临。
家访时间:2020.5.19
书写时间:20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