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吗?
①无论什么都有成本,生活有成本,习得技能有成本,获得尊重有成本,就连做坏蛋都有成本。成长这个东西,只有突破了成本线才开始真正有意义,在那之前都是挣扎……即使是在突破成本线之后,也要继续成长。很多人在达到那个“里程碑”之后,人生曲线没过多久就开始回落,再次回到成本线以下,这种现象极为普遍。
②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你看到,而且是清晰地看到你的未来呢?别说,还真有。
那条曲线就是你的未来——只要你愿意,并且付诸行动,最终就能活出那个形状的曲线。
③那条细细的横线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提示,它就在那里清楚地告诉我,我所遇到的一切逆境,所感受到的一切委屈,以及正在经历的一切不开心,其实都是我尚处在成本线之下所致。
④我甚至鼓励他们把已经赚到的钱全都花掉(当然,不能借钱去花)。逻辑很简单:如果你笃信自己的未来是那样一条曲线,那么在成本线被突破之前那段长长的时间里,你能赚到的钱实际上全都是“小钱”,小到“不值得节省”的地步——就算要省,也省不出多少……虽然这并不符合传统的教育观念,但我不仅认同,而且长期以来就算这么做的。我们理由都一样:根本不相信自己将来赚不到钱。
⑤对,就算那条曲线,那条曲线就算你必须笃信的那个属于你的未来。人生很少有必须盲目对待的事情,这倒是其中一件。
2、你知道那条曲线究竟是什么吗?
①万幸且公平的是,在智力上、知识上、经验上,复利效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存在的——这是多么令人喜出望外的事实啊!
②只不过很多人在20岁以后就停止了学习,所以没有机会再自己的未来体会到复利效应。然而,少数人在20岁以后仍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他们不仅是终生学习者,还是“终生成长者”——只有成长了,才说明把“学到”的东西“做到”了。只是学有什么用?早晚有一天,他们会跨过那个拐点(或称“里程碑”),然后“扬长而去”。
③人最好能有自信,但应该是对自己的未来有自信。绝大多数人并不明白,无论是对现在的自己还是过去的自己,无论是自信、自负还是自卑,该自信的时候自信,该自卑的时候自卑,胡乱自信或者胡乱自卑都是不对的。把自己变得更好才能弥补过往的那些错误,才能承担当初的那些愚蠢造成的后果。
④为什么有些人格外自信呢?不是因为他们在“装蛋”,也不是因为他们过分自负,而是因为他们一直在搜寻属于自己的“复利式增长曲线”——并且可能已经找到了——所以他们才会那么淡定,所以他们才会那么从容,所以他们才会在种种所谓“逆境”中依然善于保持乐观(其实,如果能真正理解他们,你就会知道,他们不一定觉得苦,他们不是在强作欢颜)。他们笃信自己的未来,让他们真正自信的是哪个看起来还需要经过漫长等待但其实很快就会到来的瞬间。
3、究竟什么是“财富自由”?
①绝大多数年轻人在描述自己的理想时,翻来覆去只有一句话:“我要变得很牛!”至于怎样才算是“牛”,他们一定会卡壳。这种尴尬反映出:绝大多数人在追求某个东西的时候,可能连那个东西的定义都不清楚。
②所谓“个人财富自由”,是指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财富自由根本不是终点站,那只是一座里程碑,在那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③关注成长,而不是关注成功。为什么呢?因为当成功发生的时候,它已经成为过去——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
④如果今天是我这辈子最辉煌的一天,那我就傻了……把每天都当作自己人生的第一天,无论好坏,过去的就是过去了。
⑤下一步是“家族财富积累”,后面还有“财富管理”,再后面还有“家族传承”——你要考虑的不仅是如何把财富传承下去,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方方面面的能力传承下去。所以,我不仅花了很长时间去研究“家族传承”的方法论,还联合了很多牛人来做这方面的咨询和培训,与更多穿越了成本线的人和家庭共同交流,共同成长。
4、起步时最重要的是什么?
①快速入门不仅绝对有可能,而且绝对必要!当需要获得某项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里弄清楚都有哪些最少必要知识,然后迅速掌握它们。在那一瞬间,任何人都完成了“快速入门”——屡试不爽。
②你居然以为自己一上来就能做得很好!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学习能力也好,执行力也罢,核心只有一个:在刚开始的时候,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接受自己的笨拙,理解自己的笨拙,放慢速度尝试,观察哪里可以改进,反复练习,观察哪里可以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反复练习……这是学习一切技能的必需过程——关键在于:尽快开始这个过程。
③现在已经没有人怀疑我的文字能力了,可在十几年前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呢?连我自己都知道自己不怎么样。问题在于:写得不好就不写了吗?写得不好就不发表了吗?还有一个小的博弈局被很多人理解反了。很多人认为,“我的文章写得不好就放出去”或者“我的英文发音不标准就讲出去”会让自己“受伤”,可事实上——“受伤”的又不是“自己”!
④如果我身边的朋友想开店,我都会鼓励他们。我觉得这是做生意的一种常见的起步途径。我顶多会给他们一个最具价值的建议:你要给自己输两次的机会(也就是说,要拼掉那两个1/3)。不要押上自己的全部身家去开店,也不要借钱去开店。
⑤在掌握最少必要知识后马上开始行动,然后就要专注于改进了。要关注事实,不要关注别人的看法。既然你知道自己的看法常常是不准确的,是需要不断修正的,那你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呢?他们的看法和你的看法一样,往往并不准确——多么简单明了的事实啊!
5、你认真考虑过自己的商业模式吗?
①商业模式有点像时间,“它的存在”与“它是否被运用”毫无关系——你用于不用,它就在那里。正因为如此,一个企业若不认真研究自己的商业模式,就必然会吃亏,甚至吃大亏。
②可你不一样。立志走在财富自由之路上的你,不仅要研究自己的商业模式,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商业模式,还要有意识地改良自己的商业模式,让那只“无形的手”称为你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③所谓“个人商业模式”,就是一个人出售自己时间的方式。千万不要以为所有人们都在使用同样的方式出售自己的时间,也不要以为教师和牙医所运用的不是同一种商业模式,更不要以为不同的商业模式之间没有好坏之分。让我们仔细看看个人商业模式的基本分类:
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一份时间出售1次。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第三种个人商业模式: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
④有固定工作的人,相当于把自己的时间“批发”出去了。很多人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把一年之中115个法定节假日以外日子里的每天8小时一口气打包卖出去了。他们的时间售价往往有一个很低的上限。有些人可以把自己当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作者。以我自己为例,我就是用这种个人商业模式在32岁前后突破了成本线,迈过了“财富自由”的里程碑。2003年,我出版了《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一年后,我开始真正拥有“睡后收入”。创业和投资,事实上就属于“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的个人商业模式。
⑤笼统地看,对个体而言,所谓“进步”,就是逐步学会并使用各种个人商业模式,然后想办法优化每一种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全面地看,任何人都起码能熟练地使用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而后两种个人商业模式是少数人在习得之后才能熟练运用的。
6、如何优化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
①优化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的方法倒也很直观:
想办法提高单位时间售价。
想办法提高时间销售数量。
最普遍的提高单位时间售价的方法是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某个职业的社会需求越强,其从业人员整体上能够获得的单位时间售价就越高(例如医生和律师)。与此同时,那些最终能使个体的单位时间售价越高的专业,学费就越贵,获得认证的难度就越高。
②所以,只盯着“成交价”(放到生活场景李就是“薪水”)而不顾“价值”,肯定是一个巨大的错误。逻辑上正确的选择是:不应该关注“价格”,因为它只是“估值”;而应该关注“价值”,而且必须是“不断增长的价值”。于是,结论非常明显了:你最好,事实上也必须,关注且只关注增加的持续成长。
③你不断成长的结果,就是你终将被低估——这是必然的。单位时间的市场售价无论如何都是有玻璃顶的——无法突破的玻璃顶。当然,绝大多数人还谈不上“被玻璃顶压着”,因为他们所处的地势太低,甚至根本看不见玻璃顶。而不断成长的人终将遇到那个玻璃顶,直至“不得不”、“必须”、“必然”冲破那个玻璃顶,在此之前的所有努力,事实上都是在为那一刻做准备。
④从“应该更注重价值而不是估值”这个基本事实出发,我们已经推导出“我们应该关注且只关注增加的继续成长”这个结论,从而可以继续摸索更好的优化方法。养成凡事“多想一步”的习惯,这样做不会很累。从即刻开始,在给别人打工的同时为自己打工。在明星企业里,“竞争更为激烈”这个事实本身就可能是很大的优势。人就是这样,不参与竞争就自然会倾向安逸——越是年轻,就越是如此。
⑤在新东方工作的7年里,所见所闻、所思所得、真正有用及事后庆幸自己见识过的,都隐藏在当初的种种细节里,当有一天那些东西显现出巨大价值的时候,我才觉得那绝对不是一段简单的“打工时间”。我相信所谓的“见识决定境界”。
⑥“给自己打工”和“为自己做事”的人,自然对工作结果和工作质量要求更高一些。选择不同,做出来的事就不一样,而且质量与品格都不在一个层次上。“给自己打工”的人,总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于是,接下来的每一步,每一个选择,每一次行动,都是在另一个层次上进行的,都有更高的标准——随着时间的流逝,结果自然天差地别。
⑦“变成另一个物种”的重要方法之一竟然如此简单:把自己变成一个“给自己打工的人”。日此这般,你已经变得与众不同,因为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终生只会半生不熟地运营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一份时间出售1次”,而你竟然把这种最基本的个人商业模式“升级”了,变成了“一份时间至少出售2次”。从长期来看,你的收益曲线一定会长成复利曲线的样子——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别说别人,就连你自己都看不出它和一条斜率不大的曲线有什么区别。
7、如何启动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
①2003年,我决定写书。为了获得财富自由,我必须寻找一个方式来运用第二种商业模式(即,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这是必经的途径。业务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用过即弃”的,甚至“不用也不得不弃”的,而且不会再生,也不会给你“攒在一起让你放个大招”的机会,所以,只有一个办法——把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次数越多越好!
②写出一本长销的畅销书是我运用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的起点。因为,书的长销,事实上相当于把我之前“辛苦”的9个月时间在十几年里反复出售了数百万次——虽然每次卖出的实际价钱并不高,税后只有几元钱而已。一切内容制造,从本质上看都属于这个类别——书籍、唱片、动漫……或者更精确一点——一切创意制造都可能属于这个类别。
③我的出发点是:就算我不是很厉害,那我的书能不能卖得很厉害?我认为:如果读者不买我的书,那肯定是业务我做错了什么。我不仅是销售人员,我从一开始就明白:必须用“产品思维”去考虑问题。你的产品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刚需——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刚需嘛,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其他能力和品质,都是在此之后起作用的。不做刚需产品,剩下的就无从谈起。消费者心理真正以为的刚需。
④再后来,离开新东方的时候,我写了《把时间当作朋友》,目的还是满足用户的刚需。我在这本书里给出了一个逻辑上简单又严谨的解决方案:时间是不受任何人控制的。管理时间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管理自己才是可能的。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⑤希望掌握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的人,请牢记一个概念:刚需。与此同时,要更深入地研究一个更重要的概念:消费者以为的刚需。这就是我在这么多年里一直认真研究心理学的原因。我们不仅要理解别人,还要理解这个主要由别人构成的世界——不仅要理解它,还要和它融洽地相处,和它做朋友,和它共同成长……
⑥希望启用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的人,从一开始就要训练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不是只在意自己完成任务的机械工作能力。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地揭示了这么一个道理:一切没有创意的工作,都可能很快被机器代替。该怎么办?虚一点的说法是“重视教育”,实在一点的说法是“要不断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这恰恰是本书的核心主旨。
8、如何优化第三章个人商业模式?
①能被批量销售的时间更值得购买——他们实际上无比廉价。除此之外,“能被更大规模地批量卖出去的时间”更值得购买,因为“更大规模的销售”意味着“更大规模的认可”。要想认清“付费才是捡便宜”的本质,核心在于认同这样一个不等式:时间>金钱。
②要想清楚:把时间花在哪里才最划算?把时间投资到自己的成长上最划算。把时间投资在自己的成长上,是在提升自己的价值。成长的方法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学习。甚至,在我的世界里,我把“学习”、“进步”和“成长”统一称为“进化”。形象地讲,每当你习得一个新技能的时候,你就进化成立另外一个物种。
③同样是人,差异怎么那么大呢?逻辑非常清楚了:既然——你都目标是“终有一天不用再出售自己的时间了”。那么——你的行动就应该是“想办法合理地逐步减少自己出售时间的数量”。所以——方法就是“在能用钱换时间的时候尽量用钱换时间”。进而——将省下来的时间全部都“投资”到自己的“持续进化”上去。
④而这整整一本书,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你的学习能力,甚至要让你的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让你进化成一个操作系统能够不断升级的物种,即,操作系统具备自动升级功能的物种。
9、你升级过自己的操作系统吗?
①我们的操作系统由以下几个层面构成:概念与关联、价值观与方法论、实验与践行。所谓“概念”,你要清楚地知道:它是什么,不是什么?它和什么东西很像,但在哪些地方完全不一样?它可以用在哪里,不可以用在哪里?在用它的时候,怎么用是对的,怎么用是错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其实,衡量一个人是否足够“聪明”的依据很简单:看他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看他脑子里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前面已经说过,“快速”不应该与“成功”关联在一起,而应该与“入门”关联在一起。很多人只不过是缺失或者搞错了这个简单的关联,就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②概念和关联构成了操作系统的底层核心,其他办法都依赖于它们究竟有多清晰、多准确、多必要。进而,一些价值观会自然形成或自然进化。而所谓“价值观”,无非是一个“小”问题的真实答案。这个“小”问题是:什么更重要?价值观决定选择,选择促成行动,行动构成命运——一环扣一环。
③有了清晰的价值观,就会有决断(而不是面对选择犹豫不决)。同事,当决断摆在那里的时候,我们会研究方法论,因为选择要配合才有意义。因此,我们要锤炼自己的方法论,以指导紧随决断的行动——实验与践行。
④践行很容易理解,可为什么要有实验呢?因为我们的“操作系统”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系统,它和人类所使用的另外一个操作系统——科学——是一样的。为了进化,我们总是要用实验与践行去检验我们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把好的留下来继续打磨,把不合适的去掉——这就是升级过程。
⑤如果连最核心的东西都没有,那后面的一切就都不见了:关联——用在哪里?(操作系统与可升级的关联)价值观——哪个操作系统更好?方法论——如何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实验——可能要试用多个操作系统才能作出更优质的选择。践行——通过持续的“理论指导行动”获得更好的结果。
⑥前面我用“不同的物种”做过类比。还有一个类比可以帮助我们形象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一些人脑子里运转着的是单线程操作系统(例如DOS),一些人脑子里运转着的是多线程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一些人脑子里运转着的是更漂亮的操作系统(例如Mac OS),还有一些人脑子里运转着的是看起来虽然不那么花哨但实际上极为健壮的操作系统(例如Linux)……一些操作系统应该被淘汰(例如DOS),一些操作系统正在不断升级甚至进化(例如Windows10最近的表现),还有一些操作系统本就高效(例如Linux生态中的某些分支)……
⑦不过,当前的重点是:你不再像过去那样懵懂,你已经清楚地在“自己的操作系统”里打造了一个“操作系统”的概念,并把它与“升级”、“成长”、“进化”、“自主”等概念关联起来了——你很可能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物种”。起码,你已经知道:这世界上有很多看起来和你没什么区别,却具备“一个不断自主升级的操作系统”的“另外一个物种”。
10、你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究竟是什么?
①你可能从来都没有吧“注意力”这个概念当成自己的“财富”品类之一。于是,在互联网大规模普及的前20年里,并没有大规模的电商被实现,也就是说,在那之前,互联网上几乎只有一种商业模式:收割用户的注意力。通过提供各种新鲜有趣的内容,吸引用户的关注,把流量搞上去之后,开始投放广告——本质上不过是把大量用户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再收割,然后打包卖给广告主。所以,不要认为注意力是不值钱的。这世界的商业模式之一起码在清楚地告诉你:虽然单个人的注意力可能呢很不值钱,但若能大量收割那些完全不值钱的注意力,就有可能卖出一个不错的价钱。
②经过多年的观察,我总结了一个概念,叫作“人生三大坑”。人生三大坑,99.99%的人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第一个大坑叫作“莫名其妙地凑热闹”。第二个大坑叫作“心急火燎地随大流”。他们为什么会心急火燎呢?正确的答案是:那趋势,那机会,明明属于那些有意无意已经准备好了的人。很多人平日里挂在嘴边的“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在这个时候完全成了一句空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只因为平日里无积累。第三个大坑叫作“为别人操碎了心”。现在的社会环境和一二十年前真的很不一样,个体生存比以前容易多了——这是事实。为什么说这3个坑很可怕?因为这3个坑都会在消耗你宝贵注意力的同时让你没有任何产出。所以,你现在应该意识到“注意力很可能是最值钱的东西”了吧?
③注意力是什么?注意力是你唯一可以随意调用且能有所产出的资源。“注意力”是在任何地方“挖掘”价值的最基本工具。所以,要选好“地方”。你可能拥有3种财富(也可以暂时称其为“资本”):注意力、时间、金钱。越在早期,下面这个公式就越“普适”:注意力>时间>金钱。这可能是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建立的第一个系统、完善的价值观。而你现在已经知道:你的注意力比你的时间更重要,你的时间比你的金钱更重要。这就是价值观——知道什么比什么更重要,最终知道什么最重要。随之改变的是你的选择——“人在改良过后的价值观下不可能再作出改良之前的选择”,这是真理。
④在我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若可以用时间去减少注意力的消耗,那我一定不回去节省那个时间。例如,很多人因为工作忙而不去花时间陪家人,在我眼里就是不明智的。我用大量的时间与她进行有效的沟通,最终使我不被无谓地干扰,让我的注意力有更多持续的机会和更多产出的能量。许多家庭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就是相互之间的时间投资太少——就这么简单。
⑤现在,你可以停下来,合上书,拿出纸和笔,思考一下:过去你有多少该花钱的地方却没有花钱?过去你有多少该花时间的地方却没有花时间?过去你的注意力在什么地方被你主动放弃而被别人免费收割了?如果你能有更多的注意力,现在的你会把它放在什么地方?你的身边有多少人完全搞错了价值的顺序?不妨想像一下,他们的结局究竟会怎样?
11、有没有提高注意力使用效率的科学方法?
①具备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几乎是一切所谓“学习能力强”的人最基本的素质。他们之所以最终真的比别人聪明,是因为:第一,在所有他们曾解决的问题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第二,在单位时间内,他们的注意力运用比更高;两项相乘,才有了极为优质的结果。又因为发生在人脑子里的事情别人是看不到的,所以人们总会以为那些真正聪明的人仅靠“灵光一闪”就搞定了一切。
②任何一个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都有如下3个基本要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最令我震惊且信服的事情是:通过坐享(打坐或禅修)练习,可以使大脑皮层表面积增大,使大脑灰质变厚。尝试在任何地方坐享:出租车上,火车上,飞机上,甚至颠簸的船上,或者某个非常嘈杂的地方……更简单的方法:刻意缓慢呼吸两分钟,每分钟呼吸5~6次,也就是用10秒左右完成一次呼吸,会极大提高你的“心律变异度”,对保持正常的心律水平很有帮助。
12、为了不断升级操作系统,你最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①元认知能力。所谓“元认知”,是指“认知的认知”。也就是说,你能认知到你的认知。拥有元认知能力的我们,思考可以非常复杂——复杂到“我们甚至可以思考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确实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的地步。元认知能力几乎是一切学习与进步的最底层和最根本的能力。一个人的潜力有多大,几乎完全取决于他的元认知能力有多强。很多所谓“个性强、脾气大”的人,从底层来看,其原因就是元认知能力匮乏。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一个器官,而不是反过来——你竟然属于你的大脑。
②元认知能力的获得:一方面,与知识的习得有关,因为任何学习过程从本质上看都是“制造更多的沟回”;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像锻炼肱二头肌那样通过一定的方式来锻炼大脑,坐享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坐享放松大脑,长时间只专注于身体的某个部分,可以让一个人通过运用元认知能力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是最重要的认知方式之一。而在不断把分散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的过程中,练习者可以渐渐感受到并越来越熟练地应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当他认知到自己的认知并没有按照应有的方式操作时,他会运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纠正自己的认知及其操作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当一个人的元认知能力增强时,他更容易转变为进取型人格,更难被情绪左右,相对更容易冷静,也更容易清楚地思考。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坐享都是能够极大提高生活品质的活动。
③当你理解并认同“注意力>时间>金钱”这个价值观后,你有意识地纠正了过往的一些判断,而这种思考还是“针对自己过往思考的当下思考”。再进一步,你会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犯了一些错,不能贯彻实施这个价值观,不知不觉又把注意力浪费了。这个“发现”也是在元认知能力指导下的思考,即,意识到自己的思考不小心出了错误,于是马上有意识地主动纠正这个错误的思考。
④他们心存更多的敬畏,最终只能表现成那个样子,没有一丝一毫的“装”,也不像别人描述的那样“刻意低调”,他们就是不觉得自己已经“天下无敌”,他们就是觉得“凡事其实都没那么简单,只要是路,就都很长”。
13、你的人生中最沉重的枷锁是什么?
①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在放弃部分安全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的。冒险本身不是追求成功的好方式,获取财富的诀窍之一就是不冒险。
②追求100%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长期、深入地观察和思考。再从一个层面上看,那些放弃了部分安全感的人,会有更多长期、深入的思考——他们不会孤立行动,他们选择与他人合作(或者称之为“有效社交”)。
③合作的本质其实是大家各自放弃一小部分安全感,并把它交由合作方来保障。信任是相信对方不会利用自己主动放弃的那一部分安全感。不要与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关系。那些少数有大智慧的人,在乎的事情真的很少,害怕的事情也真的不多。
④所谓“傻人有傻福”,某种意义上貌似就在描述这种现象:不在意吃一点眼前小亏的人,其实是捡了便宜(他们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这些“鸡毛蒜皮”上,他们有更紧要的事情要去做,有更重要的问题要去解决)。于是,有了另外一种描述:“将军赶路,不打小鬼”。
⑤顺带说一下,如果你还有机会选择,那么千万不要和没有安全感的人结婚,甚至不要和他们谈恋爱——切记。他们不仅会被“追求100%的安全感”拖累,还可能会因此穷尽一切来拖累身边所有的人——这是冷冰冰且惨兮兮的事实。
14、你活在哪里?过去,当下,还是未来?
①因为“活在当下”就是“永恒地”被困住,“活在未来”就相当于“永恒地”被困在更差的地方,所以,即便挣扎,也要“活在未来”,哪怕“部分活在未来”。所以,我们所说的“活在未来”,从本质上看,只能是“思维上的活在未来”。让你的元认知活在未来。
②因为许多年来,我一直在用知识赚钱。讲课、写书、投资、创业,都要靠知识——不断习得、不断改进、不断积累才能产生意义的知识。
③如果这就是你的未来,那你要从现在开始就“活在未来”。拿出纸和笔,罗列一下:“活在未来”的你,有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有什么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又,“活在未来”这件事,一辈子哪怕只做到一次,就很开心了,就会有不可想象的收获了。可问题在于,一旦开启了这种模式,有过一次成功的经验,后面肯定停不下来了——“做到”变得越来越自然。至于你的思维——只能“活在未来”了。
④读到这里,请暂停一下,认真写出下面这个简单的问题的答案:你曾经作出的最重要的正确预测是什么?它为什么这么重要?也许你写不出什么——很正常,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但你要明白,你需要做出一点改变了!
15、活在未来的最朴素的方法是什么?
①最朴素的方法是什么呢?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情。母亲那句经典的话:“咱不是去诉苦的,咱是去讨个公平的,有事儿说事儿,没事儿不啰嗦。”她说:“自己首先得是个贵人,才能遇到贵人,甚至更多贵人。”
②事实上,上一节中的两个问题会难倒绝大多数人:你曾经作出的最重要的正确预测是什么?它为什么这么重要?其实,有一个特别简单且特别安全的预测未来的策略:如果某个道理客观上是正确的,过去它是成立的,现在它也是成立的,那么,若不出极大意外,将来它还是成立的。例如,“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得多。若做错了事情,那效率越高越可怕;若做对了事情,即便拖拖拉拉,只要最终完成,就能有巨大的收获。越是朴素的道理,就越是永恒。认真琢磨那些朴素的、永恒的,甚至被大多数人当成耳旁风和陈词滥调的道理,把它们研究透,你就相当于在瞬间穿越到未来,因为那些道理在未来依然成立。只不过,很多人从未重视过它们,不重视的原因,无非是从未想过自己需要预测未来而已。
③我也在不断增补和修订母亲当年给我讲的那几个原则。
④若你真的理解其中的机理,苍天作证,你在未来就是能够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贵人,你就是会不断获得各式各样的意外好运——在三五年内,你一定会有所体会。可惜,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连三五个月都等不及。绝大多数人就是没有“长远思考,耐心验证,小心总结提炼”的能力。
⑤事实上,求助是一种交易,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隐蔽且意义巨大的交易。贵人之所以愿意帮你,是因为他已经看到未来的某种可能性(读者自注:也可能没想到,就是善心)。在你出手相助的那一瞬间,你自然就得到了回报,而这也很可能是你乐于相助的根本原因。
⑥这个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大市场,每个人都生活在价值交换和价值集群之中,所有的聪明人都会为自己做两件事:储备人际价值;到人际价值高的地方“扎堆儿”——这些是每个人的本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求助根本不是“讨好”的艺术,而是“正确展示自我价值”的艺术。再进一步,你可以仔细想想:如何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能够吸引贵人的个体?换个说法,这不仅是善于求助,甚至是“自动吸引各种各样的帮助”——这是财富自由之路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