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快来!
这是一本书的名字。我路过济南淘来的,封面上大人牵着小孩子的手,小孩子另一只手还在指着远处,仿佛听到孩子声音里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喜悦和激动。
爸爸,快来!
这也是小孩子最常说的一句话,他总想把自己的发现第一时间告诉给最亲近的人,特别是这个被称为爸爸的人。他会有无数的疑问,准备向这位高大的人发问,或只是想把这个问题说给一个人听,这个被称为爸爸的人,一定是会听自己把话说完的人。
和孩子一起玩,是父亲的职责
书中列举了75个爸爸和儿子一起玩的游戏:有夜间依靠手电筒寻找草丛里的虫子,把苹果做成一个人脸看他变老,影子游戏、蜡烛游戏、故事接龙、棋盘游戏......
童年时期,我曾在路边捡过鸡蛋,我把这事儿讲给儿子听,他无比羡慕。为了好玩,我自导自演一个类似的游戏。我提前在兜里装两个鸡蛋,提出要带儿子去爬山,碰碰运气,看看是否也能捡到鸡蛋。结果,你猜出来了,儿子乐不可支,把这个鸡蛋带回家煮着吃了。
想起我的爸爸。一次,在地头遇到一棵杏树苗,不足十岁的我好奇地问,
“这是谁种的?”
爸爸很认真的告诉我,
“这是我种的,好好照顾,以后有果子吃了!”
我赶紧上前在树苗根部加把土,表达我的责任心。
有一部美国家庭喜剧影片《圣诞老豆》,剧中的爸爸因忙于工作,答应陪伴儿子却又一次次失信,甚至连圣诞礼物都无暇准备,圣诞前夜才为买礼物疲于奔波,喜剧加动作效果让我们捧腹大笑。
笑后不免沉思:爸爸和儿子应该如何相处?占有充分主动性的爸爸应该把相处时间变成美好的游戏时间,在游戏中和孩子增进感情、锻造品格。
你面前这个男孩,是未来的爸爸
曾经遇到过一个很苦闷的爸爸,说无法走进儿子的心里,父子间有明显的隔阂。我鼓励他首先放下大男人的架子,主动给儿子说说心里的话,主动和儿子商量一些问题,试着把儿子当一个成人对待。我说,你和儿子交流的方式会影响他未来与孩子交流的方式,这事儿说出来仿佛杞人忧天,不过,事实如此。
很多父母平时太忙没有或极少交流,待到儿子状况频出时,交流已经非常困难,孩子的心门已经关闭,需要花费成倍的时间和精力也不一定获得理想的效果。
我告诉他,感情需要一点点积累,父子虽有亲情在,长期漠视、忽略之,不特意经营,依然会形同陌路。
儿子要长大,他们也要当爸爸。父亲主动和儿子交流,展示处理各类事务的态度和方式,不正是给未来的爸爸做榜样吗?
“加强父子之间的特殊纽带,激发儿子的创造力、独立性、自信心、适应性和社交能力。”这是《爸爸,快来!》书扉页上的话,希望更多的父亲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弥补的短板。
拥有绝对主动权的父亲,要珍惜和孩子的每一次相处,借助这一次次相处,达到以上几点激发目标。
仔细回想一天,发现我们的亲子时间其实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