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电影好不好,看上映之后的观众反响就可以知道一二。有些电影是一边倒的好评或者差评,这种属于没有什么分歧,所有人观点一致,好不好就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导演作为作者拍电影,本质上就是给这群人看的嘛。还有一些电影上映之后,评价会两极分化,喜欢的捧成神,不喜欢的踩到底。
以上两种情况,从票房上来说都属于成功了。至少有人热烈讨论,票房不会差。如果连讨论都没有,那就没多少看过。
国内导演,大家熟知的张艺谋、冯小刚很多电影都属于第一类,因为他们为了拍自己喜欢的电影,有时候会放弃底线拍一些自己都恶心的烂片。但是,姜文显然不在此列。
姜文从第一部电影开始到现在,一共才拍过六部电影。他不以电影为生,而是以拍片为乐趣,用镜头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正如《邪不压正》带给观众的极端感受。
《邪不压正》上映之后的评论两极化是必然的结果。
首先,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当导演,姜文就被捧为天才,那种傲视群雄的天才。到了《鬼子来了》,就直接被供上神坛。姜文成长的环境,就属于中国知识分子精英阶层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出生就带有天然的话语权。所以他电影里表达的情绪和观点,很容易触发观众的神经。
面对这样的姜文,观众心里对他的期望值自然很高。觉得只要是姜文出手,必然是神作。别人拍片六分及格,如果导演是姜文,及格分得拉到九分。谁让你是天才。
显然,《邪不压正》没有达到《鬼子来了》的高度,一群粉丝趋之若鹜跑到电影院,嗨完之后出来就开始嫌弃,也不过如此嘛。
其次,由于姜文自身对电影对社会以及自己的人生态度,注定了他每一部电影都会带有强烈的作者属性。这是那种看一个镜头,听一句台词都能知道这是姜文电影的属性,实在是太强烈了。到目前为止,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如此,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比如《太阳照常升起》和《一步之遥》就属于这种属性强度很高,以至于观众看得云里雾里,并不是每一个粉丝都能达到他那种高度。观众看电影无非就是图个爽,你非要给我上个哲学课,于是出来以后大骂姜文故弄玄虚。
电影毕竟是资本市场的产物,作为导演的姜文始终还是要对投资人负责,不能太任性去拍摄自己想要的,自己是玩开心了。结果粉丝和投资人都不高兴。于是《让子弹飞》和《邪不压正》就收敛了很多,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强烈的作者属性。这必然会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一群人在拼命解读里面的每一个镜头的含义,一群人不屑一顾的嘲讽你们都在装文艺。
最后,姜文拍电影很喜欢搞隐喻,埋暗线。他的每一部电影在拍摄之前,都会有一大群编剧坐在屋子里,仔细分析和设计里面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镜头,代表什么?作用是什么?
所以,《邪不压正》看起来就是两个小时的谜语的谜题合集,每一帧都承载了它的作用,连贯起来看就有很多象征。但是这样做的代价就是剪辑看起来很凌乱,特别是信息量一多,加上姜文喜欢用大量的北京段子话做台词,观众根本适应不过来。
正常看完以后,虽然觉得好像很牛的样子,但还是有一点懵逼。
《邪不压正》信息量巨大,剪辑快速,拼接“凌乱”,让人目不暇接,还没来得及思考这一段,下一段就紧接着来了。
这样的电影好不好?不重要。作为观众的你,喜欢就行。
如果你从宏观来看,把它当做一部爱情片,李天然「彭于晏」和关巧红「周韵」之间的感情线为主线,其他不重要的细节都剔除掉。或许这样会更加容易理解一点,看懂这条线以后,再回去反刍那些细节,你就会觉得意味深长了。
姜文,玩得还真是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