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前提:拖延症不是自己拖,而是给了自己太多的选择,我们总是选择了最简单的路径。学习写计划,有了精准的计划,我们可以轻松学习,蛇皮快乐。
暑期又来了,本来抱着日夜颠倒,家中饭桌厕所电脑床的四点一线;本来以为可以无忧无虑的外出旅游,阅尽繁华。但随之而来的生活却让我们感觉到现实与梦想的差距
补习班,家成了不可缺失的两点一线;旅游一类的只是在刷题刷到天昏地暗时候的YY。“暑假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错过这次暑假就错过了一辈子。”这些言论成了家长花钱的绝妙借口。
但补课确实不是唯一,每位同学班上一定会有一个学习感觉不怎么上劲儿,但总考试就大发神威,轻松写意。为什么为什么?老天不公平啊😱……
其实很简单要么他是个天才,要么他总是很快很高效的完成自己的任务。
既然我不是一个天才我可以提两点建议关于计划安排法。如果你有着拖延症之类的,那么希望你能听一听毕竟没有坏处。
1、SMART策略。
S-specific M-measurable A-achievable R-rewarding T-timed
简单来说就是让自己的目标具体化,可以操作和完成(跳一跳是可以完成的最好),有一定的奖励和时效性。比如很简单的例子,我明天打算学习12个小时,或者我这个暑假要减肥。这些目标是粗略的,没有具体化的,如果追问一下,明天12个小时要做什么,完成哪些科目?减肥减到多少才算成功?这些问题在之前的计划中都将呈现许多的可能性,这将让我们的大脑会不自主的去完成那些相对简单的工作以完成计划和安排。这样的计划是无效的,而且一天下来只觉得自己在忙活,又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所以制定计划应该干些啥?有个简单的办法,一个思想,四个方法。一个思想:别让自己的计划出现其他可能选择。四个方法:1、决定具体行动。2、决定时间和地点。3、写出“如果·····”“就······”计划。4、预见困难和挑战。
首先:决定具体行动:还是拿减肥举例子,这个暑假我要减肥,不仅仅是减肥,我要减多少比如5斤还是8斤,怎么减,是跑步还是泡健身房?最后你就可以列一个粗计划:这个暑假我要通过跑步来减8斤肥肉。是不是就比我要减肥来的更清晰和具体。
其次:决定时间和地点。除了跑步,什么时间跑,在哪里,跑多远都是要思考的。比如早上六点我要起床,我要坚持多久。我要在院子还是街道跑步。跑多远,一公里,两公里。所以,我们的计划升级:这个暑假我要六点起床,在院子里跑步一公里,跑20天来减8斤肥肉。
最后:三四点其实是合体大招。比如我今天起床成功,六点,还没睡醒,但是我得坚持我的计划,哎呀我真厉害。
结果,瓢泼大雨,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怎么办?突然慌张·····
这个就是前期我们应该做到的。下雨可以称为困难或者是意外突如其来的事情。这也是我们许多计划沉默的主要原因。这个时候就得给自己的计划一个条件信息。编程教程里有一个IF条件,即满足什么条件,电脑就执行什么程序。其实,我们的大脑也是服从这种形式,只是存在于潜意识。比如:在耍游戏和做作业中选择,潜意识里的条件是如果我们要放松,我们就会选择耍游戏。那么我们该怎么用呢?比如这个下雨,我们在制定计划时思考到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用如果 就 的形式。如果早上下雨,那么我就在家跳操或者我晚上再跑(但这里建议一定的时间安排时间最好不变,可以用等效替换的办法)所以我们的计划再次升级。
这个暑假我早上六点起床,在街道里跑步一公里,坚持二十天来减掉8斤肥肉。
如果早上下雨,我就在家跳操30分钟。
你看看这个计划是不是更加的具体也让你更加有信心有方向去完成它。
当然这个只是一个计划的小单元,每天的计划就是这几个单元的集合。每天的计划又会是一周一个月的小单元。所以,所有的计划都可以拆分,分解。也让你不再像一只无头苍蝇,瞎忙活。
希望我的建议能帮到你们,如果有相关问题,随时关注我,向我提问,我将尽己所能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