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
小小的成长,
都是值得记录的,
记录着生活的美好,
记录着自己小小的进步,
让自己的每一次成长有迹可循。

主持的恐惧
今天是特勒布的《非对称性风险》的第二次主持,可以说是第一次主持,上一次,状况连连。
不敢再报名主持,内心充满了恐惧。
为什么不敢?为什么恐惧?
一是,害怕了随机性的出现。
害怕什么随机性?
自己主持的时候,总是出现孩子醒了、哭了、没睡醒的哼唧,这些随机情况的出现,自己产生了些许的恐惧,害怕随机情况的出现,随机情况的出现,会让我情绪有些许的焦虑;
战友高质量的输出的随机性,不知道他们接下来会分享哪些点,我接不住,总结不了,概括不了,不能给予更好的看见和反馈;
总的来说,都是我还没有办法很好的去拥抱随机性,与随机性共舞。我的这种能力还很弱。
二是,觉得塔勒布的书太过于难懂了,最开始的概括,害怕自己做不好。自己都没有读懂,怎么能更好的做一个简单的概括。
为什么害怕自己做不好?自己在自己的边界内,做了足够的准备了吗?
如果做了充足的准备,紧张感、恐惧感会有所降低的,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这儿。
读懂的点来概括,读不懂的点,也可以整理出来,这样在跟大家交流中,不懂的问题,卡点也能被解决。
克服恐惧
但是,恐惧归于恐惧,还有另一个自己,那个自己又促使着自己去继续的尝试,纠结着。这时,童,推了我一把,给了更多的我鼓励,给了我信心,告诉我,随机情况出现了,她在。这句话也让我特别的安心。自己有这个想法,又得到了鼓励,又有后盾支持,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两横一竖“干”。
这一次的主持,我对自己也没有太多精彩的期待,只希望能够顺利完成。完成,就是我对自己最大的期许。这一章的内容,是读了好几遍。
童的分享点
表现型人格和进取型人格,是否依赖于外界评判列举自己的例子,从无叛逆,到叛逆的过程以终为始的来思考和行动,不再关注当下的鸡毛蒜皮
童分享到自己的例子,让我又一次觉得我们两个好像啊,只是能力有区别,我自己没有她那么优秀。
自己从小都是大家眼中懂事的孩子,似乎自己就没有叛逆期。但是,这叛逆期,是会往后迁移的,是会延迟出现的。就像之前跟家长分享,孩子吃手的敏感期,不要过度去干涉,吃手就吃呗,手多清洗几次,清洗干净都可以了。阻止了,未来也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啃笔头,啃指甲,这都是吃手敏感期延迟的体现。
自己在谈恋爱时,父母也有反对,觉得距离太远,但是这一次,自己叛逆了,没有听他们的建议,遵从了自己的内心,直接把他带回家了,父母看到了他对我的好,也没有再反对。很庆幸,自己叛逆期的延迟,是一个最正确的决定,一个正确的结果。
亚赛的分享点:
叛逆是独立的表现,自我意识的觉醒时刻对自己学生,启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问自己问题稳定工作+研究,这样才能让研究更加纯粹时间是评判真理的标准,同时,时间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迭代自己
让我对叛逆,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原来叛逆,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刻,是真正去做自己的时刻,自己的这个时间来的太晚了,不过,一起都是最好的安排,现在就是最早的时刻。
他真的很优秀,宝藏男孩儿,除了去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还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思考,让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多去问自己问题,多问为什么,那接下来该怎么做,那该怎么克服……一步一步的问,找到最终的答案。学生遇到一位好老师,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所欠缺的,那也提醒自己,多去问自己问题。这也是一个不断找到自己的过程。
刘萍的分享点:
提出如何把时间和目标做到完美的结合?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被打断,被拉去干别的事情看书的时候,也总是会被打断,看不完
亚赛说到了,现在英语阅读的《成为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的21个秘密》中有一个解决方案,优先安排,把注意力聚焦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上,持续做,就成功了。
这个问题自己也有想过,自己也有遇到过,总会觉得时间安排不合理,目标总是很遥远。那自己应该怎么办呢?早上最先吃掉那只最丑的青蛙,一天都会相对轻松很多。
自己也在读这本书,可是自己似乎对于书中的内容,并没有记住多少,只停留在了读英语,查单词和发音上面,最重要的是利用起来其中的每一个秘密,结合到自己的身上,这样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不要只是为了读书而读,读着用着,才能让文字发挥更大的价值。
肖峰的分享点:
重要事情列清单,列举了自己一天安排少即是多
健脑比技能更重要
一个已经做到的人,虽然没有见过,但也算是身边的例子。听到他讲的时候,记下了每日行程安排。
反观自己,有的在做,有的没有做好,最触动的是,每天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练习书法一到两个小时。每一天的日程里都有一个时间是留给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每一天都会不同,都会能量满满,自己的兴趣点是给自己不断注入能量的源泉之一。
不能追求太多,又一次提醒自己,虽然,自己现在所处的阶段,想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需要学习的太多,但是时间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都做。那样把自己绷的太紧了,会崩溃的。需要做出选择,做出取舍。在熵不断增加之后,要学会做减法,会做减法,才是最厉害的。
最重要的是健脑,让我也想到自己,有一段时间,特别的焦虑,看着战友们都在销售门票,似乎发一个朋友圈就有了,自己也没上班,这也是一个收入来源渠道,而且这么好的课程,可是发的朋友圈都是空气,特别的着急。幸好迅速调整过来了。
这次也又给自己提醒了,不要忘了最重要的点。
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上面,提升自己的价值上面,积累到一定程度,自己有了一定的提升,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事。在自己的边界内深耕,在学习的道路上,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要太急功近利,慢慢来,不要一直想着钱,钥匙在其他的地方。
安若的分享点:
终极目标,好好活着提升自己的反脆弱能力坚定成为一名长期主义者不要随意评判他人,没有办法做到感同身受
简单的4个字,好好活着,又多么的具有分量。活着很容易,活着才有希望,活着才有更多的可能性,让自己一直留在牌桌上,好好锻炼身体。好好活着,就要去做有意义,找到值得自己做的事情,好好活着。
磨练自己的长期视角,是一段漫长的旅行,一段极具耐心的修行,是一个人的奥德赛。自己在成为一名长期主义的路上,才能把眼光放的更加长远一些。
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要轻易的,随意的去评判他人,没有经历他人所经历的,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等等,没有办法做到感同身受;
在别人评价自己的时候,也不要过多的在意,要客观的接受,别人看到的是片面的,要结合自己,融入自己的思考,找到最合理的方式。
马勇的分享点:
时间和实践,检验真理风险共担,共赢局面《财富自由之路》,多问自己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
做出选择,进行聚焦,赋予重大意义
时间和实践,这两个词,自己都没有想到一块。
时间是最好的筛选员,最棒的过滤器。在不断的实践和行动中,然后交给时间,让时间来证明,来检验,哪些是做的好的,哪些是需要调整的,哪些是需要精进的,哪些是需要删除的,哪些是需要暂停的,对于每一个都赋予重大的意义;
即使,在选择的这个路上,可能会收到打击,也会有各种塞壬的歌声,但是,要学会时刻聚焦自己,时刻反思自己。聚焦那个重大的意义,就会迅速让自己加满血,又充满了前行的能量。
一起读的书,怎么自己都想不起来,自己都链接不上呢?这只能说明,书中的内容在自己脑子里的节点太少了,强节点,就更别提了。没有足够多的节点,又怎么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呢?
提醒自己,多多思考书中的内容。
这就是共读的好处、分享的好处、讨论的好处吧,每一个人理解的点不一样,从大家的身上,看到不一样的点,给自己带来不同的启发,在看着大家的优秀的同时,也想要紧跟步伐,不掉队。交流中,也对书中的点更加深入一些。
完成
感谢,感谢童的鼓励,感谢自己的勇敢,感谢孩子的配合,感谢大家的陪伴。
自己每一次小小的完成,无形中都给自己赋了很大的能量。多完成几个完成,多一些这样完成的经历。多做一些这样的酷事 ,相信会越来越厉害的。
每一次的进步,都值得记录,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