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清楚的记得小时候老师讲过关于“年”的故事,话说“年”是一只怪兽,只有用红色的炮杖燃放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才会赶走前来为害大伙儿的“年”……而如今的“年”,成了千里奔袭只为一顿团圆“年夜饭”,成了各大社交平台竞相推出的“红包大战”,成了浓妆艳抹,出手阔绰的各种聚会……以前喜欢过年,因为有新衣服穿和红包领,可以炫耀考的还算不错的成绩和新得到的奖状,物质和精神世界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那时候很快乐,那时候我们还小。快乐很简单,满足很容易。
终于上完了学,辗转上班几年,积蓄不算太多,但房贷也接踵而至,日子过得不紧不慢,生活依然继续向前。
这年我25,嫁了人,肚子里孕育着自己的宝宝,也迎来了第一个“独立”的新年。时而庆幸自己不必过年被七大姑八大姨追问恋爱状况,婚否,甚至连何时要宝宝这样的问题都被我完美的规避掉了,而眼前这样的新年对我而言却是既欣喜又充满未知的。
离开了待了25年的家,从高中毕业以后的新年家里的年夜饭都是我来做,我熟悉家里每个人的口味,知道年三十儿什么时候需要开始筹备年夜饭,妈妈熟练的打着下手,爸爸和老弟在客厅嗑着瓜子看着电视,一切是那么的轻车熟路,一切是那么的自在满足,三十儿的晚上老爸依旧会伴着春晚熟悉的调调和桌上丰盛的菜肴给我俩每人发上一个红包,从小时候的10块,20,到50,100,与年龄一起增长起来的还有不断增值的压岁钱。还记得那会我爸时常说“等你结婚了,爸就不给你发红包了!”以前以为只是一句玩笑话,而转眼,我真的就结了婚,嫁了人,今年的年三十儿也不能再收到老爸的压岁钱了……今年,我25,不再会收到老爸老妈的压岁钱了,家里的年夜饭也不用我做了,而我成了家里初二拜年去的“客人”了,那个我曾生活了25年的家成了我的“娘家”。
来到了我先生的家,也算是我以后的家,因为怀孕,年前所有的准备工作都不用我来做,只是偶尔我会跟着去备些年货,贴春联,贴福字,打扫房间,准备春节期间要用的吃食,忙碌但却有些手足无措,很多东西很多习俗还不是很熟悉,需要学习和适应,我开始拘谨的像个孩子,而当先生跟我说起今年过年需要给他的外甥们多少压岁钱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今年,我25,我开始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出现在未来的家庭关系网中,而曾几何时,我还是那个伸手讨福包的孩子。
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想或者不想,生活总会推着你向前,孩子总会拉着你跑。今天恰逢西方的情人节,看到街上往来情侣互相缠绵相互嬉戏亦或是手捧鲜花礼物的,大多是面容稚嫩的,朋友圈里抑或呼唤爱人情人抑或大秀恩爱的大多是90后的“中年人”,而依旧在紧锣密鼓进行着春节最后准备的恰是那些过了25的……
这一年,我25,新年对我而言,更多意味着新的开始,对家的责任,对未来的期许,思念和感恩我的原生家庭,期待和憧憬我的新生家庭。
生命中总有些时间,会被标注成特别的日子,25岁的年,就是这样一个注定了会具有仪式感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