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亡鈇者,意者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 出自《吕氏春秋》
这个故事,是说一个人丢了斧子,觉得是自己的邻居偷了,于是邻居的一言一行都充满嫌疑。而后,自己又找到了斧头,再看到邻居的时候,发现邻居的所作所为一点都不像一个偷斧头的人。寓言结尾说,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
那么,从寓言到现实,主观成见在到底多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认知?
“我以为你懂的。”“我以为你会做这件事情。”“我以为你说着玩呢。”这样的句式在生活与工作中随处可见,造成的后果,细想来,不胜枚举,有可能是一场争吵,一次分手,一次操作失误,也有可能是一次项目失败。
而如果主观成见对我们客观地认知是如此大的一个坎,我们如何去克服它呢?
最重要的一点,我想是我们要学会承认和接受不同的人都是各自主观的,并尊重这样的差异,简而言之,便是“求同存异”。细到实践层面,我们首先要意识到,一把尺子丈量不了所有人的长短。
“我爱你。”是我爱你的意思,可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今晚的月色真好”,“余生请多指教”也是我爱你的意思。回想一下,当一个人对一个问题的答案是A,别人的答案是B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简单粗暴地告诉对方,A才是对的,B是不行的呢。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已经实践过了,实践结果也证明A是比B更好的,难道对方不应该与我达成一致选取更好的么。说实话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甚至于我自己搬出了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奥曼在1976年的传世论文《不一致的达成》(”Agreeing to Disagree”)中表达的观点来说服自己,他的观点是:“如果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二人达成一致。换句话说如果争论不欢而散,那么其中必然有一方是虚伪的。” 这个观点没毛病,我深以为然,我也时常督促自己,去注意追求和选择“更好的”,我确实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颇多,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我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人并不是单一理性的,人是具有差异性的。客观真理是只有一个答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大多数人们在生活工作中要做的选择,由于每个人的主观思维是不同的,答案并不是只有一个。甲选择了消防员,乙选择了金融业,丙去做了老师,他们三人之中,从维护人民安全的荣誉感来说,消防员是最佳选择,从挣钱的角度,金融更优,从教育人才的角度,老师无疑是最好的职业,我们能从这里比对出一个更好的选择同时说服三个人吗?不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更好的答案。
而且,在工作中,这样的主观还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结果都产生影响。大家10个人同开一个会,
由于自身思维习惯,工作经验的不同,也许对会议议题就有10种不同的理解,
无论是这件事情的轻重缓急,这件事情的执行方式,这件事情的影响程度,每个人的判断都有可能不一样。比如我觉得这件事不着急,我下周再做,他觉得这件事情着急,今天就做了,大家的进度不同,也就没有办法很好的合作。
认识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角度与主观思维,下一步的重心就是,如何避免自身的成见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同理心,设身处地,保持沟通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建议,我们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
要尽量在沟通中使用客观的信息。
什么叫客观的信息?
- 历史的销售数据。
- 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的销售数据。
- 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分月的销售数据。
这三条需求的客观度一目了然。当我们每一次做信息沟通的时候,要明白信息沟通的过程是有损耗的,我们心里想了100%,只告知和表达出来了90%,别人听进去的也许只有80%,别人再执行出来,可能就到70%。如果这个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加进去很多只有自己主观上知道的背景和设定,有可能他人听进去的意思,还不到我们本意的一半,甚至极端情况是,完全误解了。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信息的充分沟通,就要尽可能能少用模糊的带有歧义的语言,而尽可能多地用清晰的客观的语言去表达。
萨特说,“
Hell is other people.
”他人即地狱,道理和我们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偷斧头的故事其实是共通的,邻居每天只是在做一样的事,但是一天被我们当做了小偷,一天被我们当做普通人。但愿我们都不要成为别人心中的邻居,我们心里也不要住着太多这样的邻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