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记2022.4.28 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君子以人治人的意思是君子治人并非要另外给人一个什么道理,而是“促使人觉醒”。
君子治人不是强加一个外在的事物或道理给人。君子治人是触动他,是让他觉悟觉醒。因为一切孝悌良知人人本就具有,说难听的就是他自己心里都有数,只是往往因为夹杂了太多个人主观私欲私心在里面,那这孝悌的纯粹性就丢失了。就难以做到和颜悦色了,孔子认为孝悌功夫最难的是什么?最难的是色难!也就是脸部微表情管理最难,情绪管理最难。
所以还是那句话不需要重新学习,而是重新发现。成长并非是一个不断增加知识的过程,而是发现之旅和相信之旅。发现自己原来本自具足,相信自己一切所想皆可显现。
另一个哲人老子在《道德经》里也有同样的思想“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其为道日损的意思就有点像剥开一层层帘子,最后发现自己的光明明德之心,发现自己原来具足一切智慧,最终就止在那个明德至善上。
所以还是那句话,道不远人,人为道之远人,不可为道。道不下外面,就在你身上。别处没有。
张居正解:孔子说:“执着斧柄去砍斧柄,法则虽是不远,然毕竟手里执的是一件,木上砍的又是一件,自伐柯者看来犹以为远。若君子之治人则不然,盖为人的道理就在各人身上,是天赋他原有的,所以君子就用人身上原有的道理,去责成人,如责人之不孝,只使之尽他本身上所有的孝道。责人之不弟,只使之尽他本身上所有的弟道,其人改而能孝能弟,君子便就罢了。更不去分外过求他。推之凡事,莫不如此。这是责之以其所能知能行,非欲其远人以为道也。”
《雲记日感》·雲洋记录每天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