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号,今日星期二,平时在各个店面忙活的我们又聚在一起工作,事很忙,八卦的事也很忙,工作的焦虑,爱情的不顺,生活里的油盐酱醋,婆媳矛盾在这间屋子里来回穿梭,聊的很嗨,同时对未来更加迷茫。
看着他们,我借口肚子疼出来找厕所,想起来很久没联系的初中同学,不知道他这一年又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以前都是他主动打电话跟我聊天,有一句没一搭的,可今年却很少接到他的电话,我欣欣的拨打过去,问他:“老哥,忙啥呢?”,“没忙啥,工作呢”,“问你个事呗,你当时为什么不在我们公司坚持坚持”,“想回家呀,那像你志向那么远大,在北京”,“志向?那有啥~现在也就拿着七八千的工资给人家当牛做马,累死累活的,还被PUA”,“嗯嗯,就是这样嘛,大城市就这样”,我还想继续的时候,他问我:“老妹,你最近过的好这里不~”,“凑合吧”,“嗯嗯,行,好这里就行,你先忙”,我还想说话的时候,电话被突然挂断,这哥今天的情绪不对呀,从来没这样急急忙忙挂电话的时候呀,可能工作忙吧,本来还想问问回家找安安稳稳的工作的事,想让他帮忙问两嘴,介绍个,现在看来也没了戏,以后是否回老家,还得自己拿主意,回老家也还得靠自己卖脸找。
上完厕所回到充满八卦的屋里,想起下个月闺蜜的结婚典礼,我跟小领导提前做了报备,做好那个时间段没有任何工作打扰到我的准备。其实那是春节前的最后一周,很多工作也到了收尾阶段,基本用到我的时候并不多。我想直接请最后那一周的假,我给出的理由是太折腾,我还得回来上一天班,第二天大家打完卡也就基本撤了,回来的意义不大,我还不如直接从武汉飞回家,可领导没批,理由也很简单,不能跟国家法定节假日一起休。这个理由也太勉强了,好吧,放弃挣扎,毕竟我也没有那么多可休年假,要请假的话,还得扣钱,来来回回也就那么回事,折腾一天吧。
2025年1月21日,这一天闺蜜结婚了。凌晨五点我跟闺蜜的同事静静就爬起来,开始给自己洗漱穿衣,去照顾我这大大咧咧,安排不明白的闺蜜化妆。敲门进入她的房间,她很是惊讶,她想让我们好好睡觉,睡着六点半再来就行,可我有些不放心,拍耽搁最佳时间,让新郎等我们伴娘有些说不过去。房间里阿姨也在,看着我们两个半大的姑娘,有些不舍在脸上。闺蜜开始化妆,我开始捋等会堵门的小游戏,想想那个游戏在前那个游戏在后,了解了解游戏规则,设法让新郎伴郎掏出更多的红包。捋完游戏见阿姨开始收拾屋里的行李,大大小小的陪嫁品,阿姨一样样归置在行李箱里,把大红的囍字贴在每一个陪嫁物上,喜气洋洋的,可阿姨脸上还是没有一丝笑容。帮阿姨收拾完陪嫁品,归置好房间里的物品,闺蜜先让我们带阿姨去吃早饭,早饭是在酒店的八楼,我们吃饱饱后下来叫闺蜜的爸爸叔叔,姐姐侄子,弟弟弟媳,还有两位可爱的侄子,一个尚在襁褓之中,一个两岁多,已经可以跑跑跳跳,他们一家九口来了
堵门的游戏很顺利,氛围也被我们伴娘烘托的很开心,就是小游戏有些过多,耽误了些许时间,新郎跟家里人打电话商议是先典礼还是先上香,这两个环节还要更换衣服,时间会被拉长,赶不上好时间不太行的,新郎跟闺蜜抱怨着时间不够用,游戏环节被拖的太长,眼看着两个人马上要吵架,我赶紧插话,“你看那些小游戏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大家玩的多开心,再说玩一两个太不过瘾,挺好挺好,接亲环节挺顺利的。你就跟司仪说咱不换衣服直接先上香再典礼”,闺蜜附和到:“是啊,咱就先上香再典礼呗,上完香换完衣服再典礼,变通一下就行了呗,你这跟我一个劲的”,新郎也没有了气焰,嘻嘻的笑着,“快,快,给你媳妇道歉,你说媳妇儿,我错了”,我故作娇柔,大家嘻嘻哈哈不再提此事。
到了新郎家门口,红毯铺了一路,两边都是乡里乡亲,车边上就是被点燃的烟花,嗖嗖的从耳边穿过,新郎把新娘抱下车,两人牵着手一步步向家里走去,前方是新郎的妈妈姐姐,他们开开心心的来迎接,把闺蜜拉进门开始第一个仪式上香,换衣服,进行结婚典礼。典礼就在老家的二层小洋楼的院里,塔建了台子,摆放了两人的结婚照片,写上了两人的结婚祝福语,两边圆桌做满了老老少少,小孩子来回穿梭。
其实在接亲的路上,这里的黄梅戏表演已经开始,司仪兜着一堆红包带动着现场的氛围,小孩子们已经疯抢了好几轮,热热闹闹的。典礼开始,闺蜜强烈要求挽着妈妈上台,当阿姨把闺蜜的手送到新郎的手上时,阿姨再也绷不住,转头下台就开始掉眼泪,我赶快把阿姨接到身边,安抚着她,转头再看看站在台子傍边的叔叔,叔叔刁着烟,望着台上的闺蜜,也开始默默擦拭眼泪。这个不合格的父亲这一刻我相信他是爱闺蜜的,只是平时说话太重,男子主义太大,让闺蜜从心底反感这位父亲所做的一切。后来我找了合适的时机把她爸爸为她哭的事告诉了她,希望她在今后的日子可以跟父亲和解,也放过她自己。
婚礼来到了高潮,新郎表达着对各位来宾百忙之中来参加的感激,感谢二十多年父母的养育,同时也感谢闺蜜这七年以来的陪伴。新郎敬礼感谢在场所有人,同时音乐响起,主持人说一边是国家,一边是小家,为我们这位舍小顾大的新郎鼓掌,同时为我们新郎的家人也送上最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背后的默默付出,培养了如此优秀的战士。我看着台上的他们,耀眼夺目,从此刻起也真正的扛起了一个家的责任。新郎要肩负的还有国家的责任,路遥远又艰辛,希望他们俩可以长长久久的相守一生。看看二层小洋楼,这是父母打拼下来的,看看门口的“光荣之家”那是新郎的。
婚礼结束,新郎安排了专车把我们送回了武汉机场,火车站,酒店,我们这群伴郎伴娘相识短短两天,也就这样消散在人群里。
短短一个春节,身边的朋友都发来了结婚邀请函,除了闺蜜,还有之前常联系的老哥,老哥亲自手写了请柬,拍照发我邀请,可惜上班的我对于25小时火车车程的家,只能叹息一声“哎”,老哥说:“别难过,等我结婚,他一定到”,可你结婚,我也想一定到,我想那是我逝去的青春,我一定到,我一定要看看哪位新娘子收编了我的青春。我想起那些爬在桌子上算数写字的画面,想起课间我们嬉笑打闹的瞬间,想起一起上台领奖的时刻,想起高中被分配到不同学校,早上上学,中午放学,一心想着偶遇的时刻,那时聊聊彼此的学业,聊聊目标,聊聊…就只是聊聊去寻找初中那些共同的话题,找到一个港湾可以放下彼此的某些东西。可时间还是无情的,他结婚了,我对青春的怀念也就只能到这儿了,它可以被我彻底的掩埋起来,等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可能更久之后吧,青春的故事才会再次打开。
高中的女同学也发来邀约,她跟闺蜜前后脚,要在老家办答谢宴,那个时候我正好在北京回武威的路上,没有办法参加,只好一个红包送上我的祝福,希望他们真的可以长长久久,朋友圈的订婚宴,婚礼照都看过了,就当我已经参加过了吧。
这么多结婚的,真的有些感慨,我拿起手机给高中的同桌发去新年的祝福时,看到了他的朋友圈,“婚礼,礼成!感谢亲朋好友的支持!也谢谢各位的祝福!”,也是在回老家的那两天,他为啥没有邀请我呢?我想入非非,发出去的祝福语又很快撤了回来,怕是有了新娘子,为了避嫌不愿意再跟我这些女同学来往,想着想着就放下了手机。那时的我还抱着他的手臂因为喜欢的人跟别的女孩子搞暧昧而哭泣,记得他没心没肺的笑话我,记得他摆升学宴那天陪我走的小路,要给我邮寄的大桃,记得他说的那句不管在哪里何时都会跟我保持联系,记得大学时睡不着跟我互捧互逗的夜晚,记得初来北京工作最疲惫那天给他打的电话聊的天,可时间过得可真快,他们都已成家,只有我还在苦苦挣扎,我选择的这条路高不成低不就,真成了脱不下来的孔乙己的长衫。
他们都结婚了,那个时候的快乐再也不能复制,外前看是一眼无尽的陷阱,黑咕隆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