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去的是法国的汉斯(Reims)。还是6点多用早餐,8点多出发。一路上我们充分领略到法国乡村的美丽,即使我们从大巴里面这么随便一拍,也能拍到这么好看的一景。
童话般的法国乡村:
到达汉斯后,我们的大巴就停在了汉斯大教堂的后面。
然后绕到它的正面去,自然经过侧边,看到了这个:
据说这些雕像缺胳膊少腿的,都是二战留下的,法国人决定保留不做修缮,以彰显法西斯的罪恶。二战时,不管是同盟国还是轴心国,大家都是同一个宗教,所以很多城市,尽管大部分建筑被摧毁,但教堂大都保存的不错。
所以法西斯太坏了,连这些女人也不放过:
阁楼里面的雕塑好像说是使徒们:
来到正面一看,正在修缮,据说教堂几乎常年进行清洗和修缮。看来那些被毁的雕像还真是有意保留的。
来到教堂的里面,依然是一片的肃穆。
依然是哥特式教堂所必需有的彩色花窗玻璃。
哥特式,听到这个名词不知有多少年了,只有今天亲眼看着它,也有了具象的理解,除了那尖尖的顶,和这个窗花,外壁的雕像据说也是一个特点,穷人们不识字,用这些形象的东西,给他们讲圣经的故事要省事儿些。
我还很喜欢看到这柱子上的年代感。这种感觉小时候在家乡的祠堂见过,现如今的中国太新了,根本看不到这个。
汉斯大教堂的地位,在法国要远远高于巴黎圣母院,原因之一是,汉斯大教堂是法国皇帝登基加冕的教堂,教堂边上这就是皇帝来接受加冕时下榻的地方:
看完教堂当然也顺道看看汉斯的街景,小城市给我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有让人想留下来生活一段时间的强烈程度。
尽管这些感觉不是这些照片能表达出来的。
当然,我们还是得走的,下一站是去卢森堡(Luxembourg)。
卢森堡是个只有50多万人的小国家,或者都不算是个国家,是欧洲唯一保留下来的公国,要知道全欧洲以前可是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公国组成。导游说,卢森堡字面的意思是最后的城堡,远征人们回家的路上,经过这最后的城堡就会回到家乡了。历史上夹在德国和法国之间,打来打去,几经易手,倒也好,反正打不过,谁来我投降谁,也不用担心挨骂,因为只能这样。所以二战中它是零伤亡的国家。而且今天的卢森堡也是排在世界前列的富裕国家。
不过我在想,能这么幸运,还是因为打来打去,其实是兄弟的原因,大家都尊奉一个罗马教皇,打仗是争霸权,不是为了屠杀,甚至都不那么过分掠夺。所以才造就了这些没有血性,却是幸福的小国人民。大国肯定比小国更拉风,但是大国的某个小民,就未必比小国的小民们更幸福了。
一路上还是这些美丽的乡村景色。我以为中国古代诗人们所说的田园风光,大概也就不过是这样:
终于到了卢森堡,到了他们公国大公的宫殿前:
转个弯到了威廉二世广场(Place Guillaume II)
看到了这位大公的雕像,对他的故事,也不是太搞得明白,因为那个时候,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还是一个国家,他是卢森堡的大公,但又是荷兰的国王,是生在荷兰海牙的荷兰人。
搞不清楚就算了吧,看看这两个警察,都这么庸闲,真羡慕卢森堡人的生活:
跟着导游走,去看看真正有年头的东西:
看见了吧,1963年的时候就已经在纪念这个古迹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欧洲的古迹不是教堂就是城堡,这个是城堡,叫做Bock,不知道咱们怎么翻译的:
看着这墙壁,绝对有年代了。转头朝这边,这现代化的道路和比较现代的房子,都和这古老的城堡那么的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还有那古堡下草坪上休息的人,让人羡慕不已:
转回头来到了二战纪念碑(Monument of Remembrance-Place de la Constitution)下,看到了这个雕像,正在向人们诉说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
纪念碑的上面是这个样子:
远处还能看到这些古建筑,也忘了导游说是什么了。
还有这个教堂:
无意中我们还看到一架飞机,正飞过这些古建筑:
我们还顺着阶梯走下去,看到别有洞天的过去。城市的中心地带,能有这么一片地方,真不错!
然后回到街道上,去了一家土耳其烤肉店,吃了晚餐,结束了全天的游览。
当晚下榻的酒店是希尔顿大酒店,是这次旅行中住的最好的一家,在山里,周围的环境很好,应该去转转,只是玩了一天太累了,于是很快就睡下了。
这是第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