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标题党,只有快递和伤害两个词与本文有关。
第一次使用国通快递,感受并不怎么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经历的委屈比别人更委屈。
表姐用国通寄给我的快递4号显示到的武汉,可是到了7号都没有安排派送,打总部电话好几次才打通,打通了之后给了我一个号码让我联系湖北分部这边,可是作死都打不通。再打全国客服,又重新给了我一个号码,依然打不通。又给全国客服打电话,她们说帮我解决,两个小时之内给我回电话,结果并没有,直到9号我打总部电话催了之后才收到快递。
在这个过程中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国通快递的口碑,显示并不怎么好,甚至有的网友说这是最烂的快递,蜗牛的速度加上牛逼哄哄的客服。看到这些评论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委屈有了发泄的端口,好像找到了队友一样,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受到这种恶劣的服务。于是,我也在网上吐槽了一下国通快递。吐槽了一下并不过瘾,我又想这个快递我第一次用就这种感受,是不是最差的快递,于是搜了一下“国通,最垃圾的快递”,的确显示有很多人都评论国通是最垃圾的快递。
这下更加坚定了我的判断,这个山寨快递,听都没听说过,果然最垃圾。愤愤不平的心情逐渐平息之后突发奇想,搜一搜“申通,最垃圾的快递”,结果真的显示好多人吐槽申通是最垃圾的快递,然后我又挨着把“三通一达一顺丰”搜了个遍,结果无一幸免,都有被称为最垃圾的快递。
瞬间醍醐灌顶,经常强调自己要活得通透,这次却被自己的情绪所欺骗了。每个快递可能都有服务不完善的地方,而那些体验感不好的用户很有可能就在网上吐槽某某快递是最垃圾的快递,大家今后都不要用这个快递。我们都认为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是最糟糕的,我们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我们的评论似乎是最正义的。这种普遍的受害者心态看似是在发泄情绪,表达感受,实则被自我所蒙蔽。用佛家的话来讲叫“我执”,自我意志太强,执着于自我的想法和经历。
《论语》里面的讲“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从来不干的四件事儿,第四件就是“毋我”,孔子从来不自以为是。可惜我们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之前听到过一个观点,70%接受调查的司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于平均水平(自称老司机的我也这么认为)。这很明显不合理,我相信如果做一个“自己受过最委屈的事情排行”的调查,也会有大多数的人认为自己经历过的委屈、痛苦高于平均值。这种对于自我的执着,会不断加重我们的痛苦,我们会在脑海里不断演绎,编故事来强化和放大原有的痛苦。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怎么破掉这个干预我们理性思考的心中之贼呢?我自己实践的第一个方法是极端对比。
在某篇鸡汤文章里面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当你在还在为自己没有买到新款的鞋子而焦虑,痛苦的时候,你没有发现有些人根本没有脚”。不论鸡汤与否,内在的机理是用一个极端事件来干预自我执着的过程,将自己拉回到正常世界。
第二个方法是,保持全然的觉知。
这就是佛教正念的概念,我们对要养成对自己情绪的觉察能力,我们生气的时候能够观察到自己在生气,郁闷的时候能够观察到自己在郁闷,感觉委屈的时候能够察觉自己在委屈。当我们能观察到自己的情绪,我执的时候,就不大会继续陷进去。
第三个方法是,保持认知升级。
说白了就是不断学习,颠覆过往的认知。现在的自己看自己年前的自己,觉得很幼稚,下个月的你,看现在的你又会有很大不同。翻一翻自己朋友圈就会很明显地发现自己的认知有没有升级。保持认知升级,就是在不断带领着自己的意志在登高,升级越多,看到事物的角度越多,看到的层面也就越多。
别人的痛苦和感受,我们无法真正体会,我们的感受和经历别人也都未必了解。所以“大家都不容易”就变成了我听过的最和谐的一句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