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溪05丨站在读者的角度进行图解#图形思考与表达20堂课#

【关键词】关键词、标题、结论、字典

大家好,我是致力于图卡精进的佩溪_love,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图形思考与表达20堂课》的第5课《传达与展示图解的秘技——图解时别忘了,要站在读者的观点上》

图解提升三大能力

1.图解有助于提升理解力

读书或看报时,以内容为素材进行图解,借由结构化与立体化的方式理解内容,有助于掌握内容本质。在制作商业文书时也一样,以图解呈现,问题的结构在图解的过程中就会浮现,从而使我们能以鸟瞰的方式理解整体。

2.图解有助于提升企划力

图解时,一边绘制一边思考“这个和那个要用什么方式连在一起?”“把这个和那个联结起来如何?”“这个空间具有什么含义?”通过思考,能涌出许多新思维。

随着图解思考变得越来越深入,新想法或新方案不断诞生,思绪会变得越来越宽广,这也是在图解的过程中企划新事物。

此外,随着我们仔细思考整体架构,解决问题的方案也能自然浮现。图解可以为我们的思考加上辅助线,对企划也有很大帮助。

3.图解有助于提升传达力

图解作为传达工具,让其他人了解或认同我们的看法,其效果出乎我们的意料。同时,图解也是促进沟通的工具,能引发讨论与沟通,使参与讨论者更容易达成共识。

不同对象使用表达方式

1.自己用来理解的图解

以理解或企划为目的图解,完全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进行图解。

2.给客户看的图解

将客户放在图解的正中央位置、使用的词语必须较为正式、选择较具冲击力的标题……而且,客户指的是大量采购的企业客户还是少量购买的个人消费者?传达对象不同,图解方式也会随之不同。给一般消费者看的图解,适当放一些插图,目标对象可能更容易理解。

我们每个人脑中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兴趣地图”,或是自己过去的“经验地图”,配合读者的“地图”绘制图解,能够提升图解的传达力。

图解的正确顺序

开始时,以呈现基本架构,让图解有足够深度为重心。当架构稳固之后,再思考信息的传达对象是谁,并进行一些促进传达的细节调整。

各种图解语言

1.圆圈

原则:依照放入圆圈中文字量的多寡,决定使用圆圈还是椭圆

强调:框线加粗或加入底纹、底色、阴影

假设:框线从实线改为虚线

2.箭头

强调:加大箭头的线条宽度、改变箭头的样式、为箭头加上底纹或颜色

假设:线条用虚线表示

说明:箭头旁加上“所以”“但是”“由于”等说明词语

3.其他

方框:给人安定感

三角形:表达组织的金字塔形结构

锯齿状的星形框:特别强调

对比:要素的外框形状统一

其他注意事项

1.明确标出顺序

框架很复杂,为让阅读顺序明确,可加上①②③等编号

2.绘制顺序

由左往右、从上到下

3.加入数字和图表

数字和图表增强说服力,赋予图解生命

4.使用插图

搭建框架、建构细节的阶段避免使用;整体架构完成后,依图解的制作目的点缀插图

插图更易传达意象,但可能导致读者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

插图不是图解的主角,只是在图解进入细节修正、发挥传达力的最后阶段,针对传达对象在表达方法上再多花些工夫修饰的配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