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相遇,难得的一天。
昨天下午见到他已经八点多了,他买了只大公鸡,准备今天来婆家过双节。
我们到家的时候已经将近九点了,匆匆忙忙做了点面条,就算晚餐了。饭后他又去买月饼将近一个小时,回来九点半!
好累好郁闷啊!
早上,熬点大米粥,摊了几个鸡蛋软饼,吃饱后他收拾餐具,我去洗了个澡。接着准备回婆婆家了。
九点出门,25公里路程到家已经将近11点了。车水马龙!过一个红绿灯就要停下来等下一个红绿灯,看对面,车队看不到尽头,你就知道自己身处的位置了。
到家后,婆婆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热热昨天炖好的鱼,再用高压锅炖上昨天已经剁好的鸡块,还需要炒两个青菜就万事俱备了。
叔叔两口还没来,这“东风”看来也被堵在了路上。
爷爷开始嘟囔:这么大岁数了,还得侍候你们,不愿意来,以后过十五谁也别来了……
我不说什么,在客厅收拾收拾,倒上水。婆婆和先生在厨房忙活,也说着类似的话,我没往心里去,这样的话只要相聚就能听到,公公一般不在他俩面前说,只是守着我们嘟囔。
过年过节一般都是我的主战场。婆婆做准备,我上灶。这次不知道为什么,先生主动做起了主厨,我也乐得省心。
期间,大姑姐和姐夫放下礼品,坐了一会儿,回他们老家去了,下午回来吃过晚饭再走。
我们进门的时候,公公一听是活鸡,就不满意,对着先生说:你说昨天晚上宰了呢……意思是你说话不算话,食言了,有明显的不满。其实,先生是准备宰了的,是我觉得有点晚也累了,在楼上宰鸡太费劲儿,也不干净,就没让他做。这才早早的出发,想来到后到楼下宰,毕竟婆婆住一楼,上下方便。
先生把话压下来了,没有做声。我知道他觉得有点委屈,也便找机会说了没宰的原因。看公公脸崩崩着,丝毫没有谅解和缓解的意思,我也没有理他,其实也没法再理他了。
没想到,公公的邪风这次竟然又发到了小叔子身上。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几次,都以公公的失败而告终,这也是公公婆婆对小叔子和妯娌不满,只在我们面前嘟囔的原因。
你的脾气大,我比你的脾气还大!发起火来爹不是爹,儿也不是儿!我只认自己!哈哈,我都想笑!
果不其然,公公耷拉着脸没说几句,小叔子立马火了!三言两语过招之后,公公摔门而去,小叔子躲在卧室生闷气。妯娌没事人似的,坐在客厅,喝水,吃水果。
先生炒熟了菜,公公也回来了,却躺倒了卧室,婆婆叫不出来,先生叫不出来。小叔子也坐下了,可是我们怎么吃啊!老的不在场,小字辈怎么吃饭?小叔子一看,一摔门也到楼下生闷气去了!
什么人啊,这都是?
婆婆没办法,坐在那里不出声,妯娌只是静观其变,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车堵了,出不来。其实公公婆婆就是怨她这么近还非等去接,自己走过来或者骑车过来就行。而她们又不敢把矛头指向儿媳妇,只能指向儿子,儿子不但不接,还要回击,儿媳妇正好乐得自在,当做没事人儿。
我有点生气了!
好好的一家人,没事找事,太平日子不过,闹别扭玩儿。让我们也过不愉快!
我蹭蹭蹭到楼下,把小叔子连推带搡弄上楼,到阳台,把公公拽出来,按到餐桌旁……
说了几句健康就好,相互包容的话,无奈公公任性惯了,又说了几句,不吃饭,去卧室了……真是岁数不代表成熟啊!有台阶不下,奈之若何?
其实这个事太简单了,公公只要大大方方地说给小叔子两口子听,告诉他们自己的诉求,一次不行多说两次,就没事了,就因为爷儿俩都不会好好说话,挺好的一次聚会弄砸了不说,关系也会越来越僵!
吃饱饭玩了一会,他两口子就走了,临走,叫了一声爹,说走了,公公在屋里闷着回了一声“唔”,算是和解了?
送他们回来准备热热菜给他,说是胃不舒服,晚上在吃——那好吧!
唉,和平年代,和睦相处,人人有责啊!不会做事儿毁东西,不会做人毁三观,不会说话,那也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