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1)?”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2),赐也闻一以知二(3)。”子曰:“弗如也。吾与(4)女弗如也。”
【注释】
(1)愈:胜过、超过。
(2)十:指数的全体,旧注云:“一,数之数;十,数之终。”
(3)二:旧注云:“二者,一之对也。”
(4)与:赞同、同意。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他。”
或:
”孔子说:“不如啊,我和你都不如啊。”
【评析】
“女”即汝、你,
“回”指颜回。“孰”,谁,哪个。
“愈”有多种含义,如病好了、更加、越发、胜过等,这里的意思是胜过。
“孰愈”就是哪个更胜一筹。
“回也闻一以知十”,子贡说,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领悟十件事。
“一”是认识事物的起点,指单一、局部、表象,“十”是认识事物的全过程,指广泛、全体、本质。闻一知十,就是触类旁通,把整个道理领悟透彻了。
“赐也闻一以知二”,子贡说,我听到一,只能知道二。“一”是此,“二”是彼,子贡认为自己领悟了某一件事,可以由此及彼,推导到事物的另一面。相比之下,颜回的“知十”,是已经深入到事理之中,360度全方位扫描过了,足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子贡的“知二”,还只能推导到事物的对立面,尚未达到周全地洞彻事物本质规律的程度。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勤于学习,而且肯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推知全体,融汇贯通。所以,孔子对他大加赞扬。
子贡天份高,才华横溢,却有一个习惯,喜欢比较、议论、评判别人,所以《论语》中说他好“方人”。这个习惯,对孔门心法的实践颇为不利。喜欢评判别人的人,难免高傲,因为评判者一般会自觉不自觉地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或者是智慧制高点上,指点江山,臧否人物。人一高傲,那就容易得少为足,固执己见,听不进他人的良言相劝,再进步,就难了。孔子洞察到子贡的这个问题,于是便给出了这剂猛药,你不是爱比较、议论别人吗?好吧,那就挑一个牛人颜回比一比吧,颜回是孔子亲点的学霸。孔子说:唯有颜回可以做到三月不违仁,其他的学生呢,只能日月之间偶尔做到。夫子此举是想以颜回的高明来折服一下子贡的傲气。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学业上尽可能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