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半辈子,却找不到快乐的人生
台湾作家魏棻卿,在她的书《一只猫的生活意见-不要和自己一般见识》中,讲到了她的一位老友,年近50,却从未得到真正的爱。有一次,俩人约了吃饭。
隔着圆形餐桌,年近五十的老朋友,娓娓诉说着她自己的故事:
早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她就嫁给丈夫,陆续扮演起各种角色:人妻、人母、人媳,同时还要出外工作,在高压的职场舞台担纲演出。
一肩扛起众多角色,却独独遗漏掉了自己─那个真正属于她的身份,而且只能由她来扮演的关键角色。
很可怜吗?不,一点也不。在她所身处的那个年代,女人就像是一颗蒲公英,任风一吹,落到哪里就长到哪里。
加上家里人也是从小就灌输她,女人就应该勤俭持家,对婚姻尽心竭力。因此婚后的生活,纵使疲于奔命,她也从不认为那是什么牺牲,只不过是在做应该做的事情罢了。
夫家人也将她的一切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三个媳妇当中,只有她愿意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逢年过节,她一个人要负责张罗几十个人的团圆饭;嗜赌的婆婆不管家务,她便独自打理家中的大小事;婆婆晚年重病住院,也只有她像看护般细心照料。
“其实我一直很想通过这些付出,得到婆婆的爱,可是她却从没有真正爱过我。”
讲到这里,她的声音开始有些哽咽。
原来二十多年前,在她要出嫁的前几天,母亲突然去世,让她非常难以接受。为了弥补内心的空缺跟遗憾,她一直把婆婆当成亲生母亲来对待,也渴望能从婆婆身上得到亲情关爱。
无奈事与愿违。包含婆婆在内的夫家所有人,不仅从来没有肯定过她,稍微不合婆婆的心意,还得忍受恐怖的情绪暴力,因为婆婆会气得乱摔家里的东西。
如今婆婆过世,小孩也长大了,终于自由了。
她想,应该可以为自己而活了吧?但这时才发现,好难。
因为数十年来的委曲求全,她早就遗忘了自己真实的模样,以及何谓快乐的感觉。
她总是觉得自己委屈,但是又说不出来为何。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看。
委屈,是一种很隐藏性的感受,经常包裹着其他情绪外衣,像是愤怒或悲伤,让人一下子无从辨别。
故事中的女主角,看似逆来顺受,安分又认命,但其实长年来所积压的情绪,以及被对待的方式,早就在内心酝酿足了委屈。
想想看,一个因为失去母爱,只能借由不断讨好婆婆来乞求爱,结果却得不到满足的人,若你是她,怎么可能不会感到委屈呢?
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始终委屈求全,仿佛为了讨好别人而活,却始终没有感受到快乐,因为你的心情,总是随着你要讨好的人而定,怎么会有快乐呢?
那么,该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萨提尔怎么说。
维琴尼亚·萨提尔(Virginia Satir,1916年6月26日-1988年9月10日)是美国人。一位世界知名的心理治疗师,亦是家族治疗的先驱。她的工作成果后来成为了今时今日的身心语言学的三个根本模式之一。现时的国际家庭治疗机构AVANTA亦是由她所创立,以推动她的研究成果。
前文中的主人公,至今都还在压抑真实感受,并未直接面对,甚至很少表达自己的感受。
即使比起过往,她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劳心劳力为家庭付出,嘴巴上也说要开始为自己而活,然而从她的身上,却感受不到一丝轻盈或喜悦。
问题在哪里呢?
第一点,她的沟通模式就有问题。
美国家族治疗师萨提尔(Virginia Satir,1916-1988)曾经提出四种沟通型态,分别为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
你是哪一型呢?
讨好型的人,习惯以牺牲自己、取悦他人的方式来建立互动;
指责型的人,喜欢批评,把错都推到别人身上;
超理智型的人,看似冷静理性,但其实经常忽略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打岔型的人,经常顾左右而言他,从不正视问题。
上述这四种类型,都属于不一致的沟通型态,亦即外在的行为表现,并没有如实反映出内在真正的感受。
这种内外不一致的状态,广义来说,也是一种破坏性的沟通。即使过程看似平和,没有达到实质沟通目的,一段关系最终还是有可能走向决裂。
上文中的女主,就是典型的讨好型。
很多讨好型的人,内在其实也是指责型,把错误推到了别人身上,而忽略了自己的问题。
所以,累积了太多的委屈和不满,却不能表现出来,又不自我改变!
只好不断在内心上演小剧场,不仅苦了自己,还可能闷出心病。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故事女主角可以为自己过生活了,却开心不起来,主要还是在于,内在委屈没有得到理解和疏通。
怎么办呢?第一点,是改变自己,勇于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二点是:正视你的情绪,试着去拥抱她,就像拥抱你自己的孩子一样。
内在小孩治疗法是近年来颇为引人注目的心理治疗方法,内在小孩治疗法的主要治疗目标在於提升案主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减少自怜自恨、增进自爱与自我抚慰的能力。
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把内在小孩称之为“圣童”,认为这是主导人思想的。
下图:卡尔·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
荣格认为内在小孩是从潜意识,人类本性的深处所诞生,而意识却对他一无所知,他代表的是所有存在中最强大的冲动,努力地想了解自己,而这种想要自我了解的力量是一种自然律,因此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
对荣格而言,圣童象征着未来的希望、幼小的心灵、生命的潜力以及自我的新生,但同时也很轻浮妄动,乐天顽皮,以及永远不以长大成熟为目标。
换句话说,所谓回归内在的赤子之心,可以是变得更自由、开创、有活力,但也可能变得撒野、忽视他人与逃避责任,而掌控好内在小孩,是人生成败的关键,更是幸福快乐的源泉。
内在小孩,成为一种疗法,特别适合下列人:
(1)没有具体的原因,却觉得生活无聊、不愉快、缺乏活力;
(2)只是有一种模糊的难受的感觉,却找不到任何与此感受有关的记忆;
(3)隐约觉得和人有距离,无法亲密,难以体会被爱或感动;
(4)觉得心理疲倦、对生活及未来感到缺乏意义;
(5)因为个人禁忌,不便或不愿说出事件的经过,但仍然因为感到痛苦而需要被帮助;
(6)在团体中因担心泄密或被批评而拒绝陈述问题内容的成员;
(7)生活的困难牵涉层面甚广,一时难以解决,需要学习在困难中生活。
想要让情绪“真正的过去”,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正视,并且接纳它。
笔者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验,也有过心情低落的时候,笔者就是借由自我对话的方式,主动拥抱内在委屈的小孩,珍惜她,并且告诉她:
“想哭就哭吧!你所承受的一切委屈,我都知道。放心!别人可能会漠视你的感受,但我绝对不会。”
然后用想象的方式,给内在小孩一个充满疼惜的深深拥抱,并且经常这么做。每个人都一样,内在小孩多少背负了过往的生命创伤,有些你不曾意识到的,内在小孩都记得清清楚楚,就像人体细胞也会有创伤记忆一般。
你还可以运用感性,想象内在住着一个天真无邪,但容易受伤、需要被保护的小孩。
拥抱、自我对话完成了,等于内在创伤又修通一部分。那些因为创伤而发展出来的自我保护机制,也才能适时退位,让原先不敢冒险的你,开始愿意主动挑战一下自己,或者不敢再投入感情的你,愿意试着建立一段新关系。
跳脱原有的生命框架跟模式限制,才有机会迈向一个崭新的未来。
牵着你的内在小孩的手,过好这一生
让我们把焦点再次回到故事女主角。当有一天,她也能够拥抱内在那个委屈的小女孩,笑容便会同时回到她的脸上,而且特别灿烂,因为那是发自内心的微笑。
拥抱自己内在那个容易受伤、需要被保护的小孩,每个人都一样。
通常得等到类似的生命事件再度发生,触动内心痛处,或是被自己的反应吓一跳,我们才会发现潜意识里某些积压已久的创伤。用灵性观点来解释,这个透过外在环境显化出来的创伤,就是你当下的灵魂功课。
内在小孩多少背负了过往的生命创伤,
有些你不曾意识到的,
内在小孩都记得清清楚楚,
就像人体细胞也会有创伤记忆一般。
透过外在环境显化出来的创伤,
就是你当下的灵魂功课,
完成了拥抱和对话,等于内在创伤又修通一部分。
人,终其一生,都不停地在问?
我是谁?
我在哪里?
我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
牵着你的内在小孩的手,你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过好这一生,成为自己的传奇!
本文参考书目:
《一只猫的生活意见-不要和自己一般见识》-作者,台湾魏棻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