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相助》的一点感触

一段白人主妇和黑人女佣之间的爱恨纠葛,两种文明如何在冲突碰撞中艰难地走向共荣的历程,那些最令人动容的善良,温情,宽恕以及跨越一切阻隔的爱。
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南方小镇,那里有晴朗碧空和明灿阳光,林荫浓密,歌声回响。电影就是在这样轻松明快的基调中,用温和平稳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那些白人主妇和黑人女佣之间的故事。而女佣的痛苦、隐忍、坚强和善良,自然地从琐事中流淌而出,流进观众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始终不知道,女佣们要把内心包裹得怎样的坚强,才能应对生活中近乎无处不在的苦难。艾波琳对白人的孩子给予无尽关怀,自己的孩子却因肤色惨死于白人之手;米妮除了要忍受白人的侮辱,回家还要时时担心丈夫的拳头会不会突然落下;康斯坦丁将雇主的女儿视如己出,却被自私懦弱的雇主狠心赶走以保住前途……

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女佣们是底层的底层。但不管生活怎样艰辛,她们都不曾以受害者的姿态屈服于生活。恰恰相反,即使阅尽生活的黑暗丑陋,她们仍以英雄主义的姿态坚守着对尊严的捍卫,对自我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她们以女性的柔韧承受生活的重担,以近乎优雅的姿态与命运周旋,用勇气和智慧捍卫尊严和权益,用温善和爱与世界和解。
在经历那么多痛苦和不公后,她们仍愿意回赠世界以真诚的善良和爱。艾波琳会安慰被父母忽视的小莫布丽,用语法错误的英文一遍遍告诉她“你善良,你聪明,你重要。”;米妮会像对待幼妹一样鼓励单纯善良的西莉亚小姐,让这个出身贫寒却嫁入豪门的姑娘勇敢地面对上层社会的排挤歧视。但她们的善良宽容,绝不等同于软弱,当压迫使他们忍无可忍,她们也会奋起反抗。她们冒着入狱的风险,为斯基特小姐讲述她们的故事,让这个富有正义感的白人小姐,能够用真实的故事揭露社会的不公,能够让社会听到黑人的声音,看到公义的力量。


所有的善良和爱,都不会被辜负。米妮因为西莉亚的尊重而善待西莉亚,也正是西莉亚小姐亲手烹制的一桌美食,才让米妮有勇气带着孩子离开家暴成性的丈夫;艾波琳甘冒风险接受斯基特采访,而正是斯基特的鼓励和启迪,才让艾波琳有机会意识到自己的文字的力量,否则,她的作家梦,或许真的会随白发老去,再无生机;而正是那本出于正义感而写就的书,才让斯基特在她梦寐以求的出版社获得一席之地,得以北上纽约,在更为自由前卫的环境中打拼出自己的一份光彩。

生活不是童话里铺满花瓣的温床,恰恰相反,生活是一条荆棘路。她们迈出的每一步,都那样孤独艰难。但是,她们依然得到了生活的厚待,因为生活让她们遇见与自己不同肤色的朋友。她们如此不同,却又如此相同。性别或种族带来偏见与阻碍,但她们都迎难跋涉,不言放弃。因为觉醒,她们出发;为求自我,她们前进;因为携手,她们终将抵达。
那条荆棘路,她们相互扶持,一起走过。
“因为遇到你,我才有幸成为如今的自己。”

我坚信,善良是一种力量,它比什么都柔弱,也比什么都强大。因为善良永远能够唤醒善良,能够带来宽恕,能够让人们放下仇恨。惟其如此,人们才能携手同行。毕竟前路艰险,若无你们相助,我们怎能抵达远方。
不同文化在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势必会带来矛盾、纷争乃至仇恨,譬如当今的美国、中东等地,种族之争仍旧造成冲突、战乱、离散、甚至是死亡。人类想要前进,想走得更稳更远,唯一的选择是放下仇恨,携手同行。这不是要忘记过去,而是要我们牢记过去的苦难,牢记仇恨有害无益,牢记我们怎样才能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不同文明,带着各自的伤痕,想要真正跨越历史沉积的隔阂,真正走向和谐共荣,这会是一条很远很艰难的路。或许我们会走很久,或许会一路跌跌撞撞,但只要真心同行,我们就终将抵达。
愿以歌声回应曾经的伤害,愿不管前路如何、我们都能一起走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