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爱看别人的“推荐”

放心,这是一篇不会上热门、主页、推荐的小众文章,如果你能看到这里,纯属缘分

新闻类APP成了我们选择的第一站

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都不得不接受这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各种繁多的信息,其中碎片信息为甚。

记得有句话:你不知道什么是垃圾信息,我们给你推送后,你就知道了。

典型的就是各类的新闻APP,会在第一时间给你推送新闻,生怕你错过任何一件小事。这种推送的理由就好像,把它的用户都当做是这个社会信息的参与者,要是你不知道某些事件的话,你就OUT了。

新闻类APP将我们获得参与感的这种虚荣心满足之后,我们就成了垃圾信息的处理站,然后继续传播给下一批的受害者。

这些消息对于我们来说,真的重要吗?细细想来,越是碎片的信息,我们越是有种好奇心,然后不断地讨论其背后的故事,进而社会参与度的虚荣心就会更加得明显,到最后还觉得自己就是某些事件的亲力者,甚至在历史的进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当我们对某些事件津津乐道时,殊不知我们就是被消费的群体,在别人眼里,我们就成了笑柄,只是看客没有机会把我们揭穿。

排行榜是一把双刃剑

打开任何一个网页,我们看到的都是热门排行,各类信息都争先恐后地挤进我们的视野。

其实,这时的我们,宛若一尊皇帝老儿,端坐在龙椅之上,或是闭目养神,或是闭目倾听朝堂之下的大臣们的进言:

每人都拿着一摞排行榜,认真地介绍着自己金主的产品,这位一句“网易云音乐年度排行榜”,那位“豆瓣年度最佳电影排行榜”,旁边的“微博最佳电商排名”,还有没挤进大厅的“FB精选账号”……

临近年终,皇帝老儿的日子也不好过,除了看各家排行,还得亲自莅临现场为某些特定光环的获奖选手颁奖。

信息时代,最宝贵的是时间,这些排行榜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节约了我们不少时间。

就像走路一样,有些路我们不一定是第一个走的,但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人在前面留下了脚印。更好的是,还有有心人在路旁设置了路标,方便了更多的路人。

但读书这件事,你还是看看排行榜为好,避免走许多弯路、为垃圾书籍买单,如若是看不到什么适合自己的,还是买点童话书看看,弥补童年的书荒,暂且还能算是个读书分子。

话说回来了,有些排行榜还是不能看的,你看的越多,你就被带偏得越远,实在是得不偿失。要是灵魂书籍不能是你找到最终的归宿,你就该去找一些技能类的书籍。

这里的一句劝就是:凡是以“如何”、“怎样”、“为什么”开头的书都不要去看!

原因也一并说了吧:这些书籍大多是社会新书籍,属于干货类,部分中就能是你按部就班地实行操作的,做到其中的50%,你就会有新收获。但令人苦恼的是,凡是喜欢看这种推荐的人你,几乎静不下来去按照干货来做,只是在看的时候有种自我的满足感,或是看到标题后产生了一种获得奥秘的错觉。实际上,他们还是跟往常一般,收获的只是稍纵即逝的虚荣心。

自己不会选,难道是时代的错误

我们的选择能力的丧失,是时代的产物吗?

答案是肯定的,信息时代逃脱不了这种罪责,除非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身在其中,你就得学会一种会甄别的本领,从而不为大多数所迷惑,坚守自己的阵地。

别人把饭做好了,还会毕恭毕敬地端来给我们,我们要么被动地接受,要么自己去重新选择。

要是不会选择,还埋怨别人的不好, 你为何不问问自己,在别人会跑的时候,自己为何还坐在婴儿车里观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