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说“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这其实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格局高的家长知道哪些对孩子最重要而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因此,他们懂得如何平衡控制和放纵,这样既可以减少自身的焦虑也可以给孩子更多的自由。
另一方面,格局高的家长往往收入水平也会变得更高,从而给子女更优渥的生活条件,更优质的同龄人群体。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很多人之所以拥有很高的格局就是因为某些原因使得他们一开始就处于很高的位置,他们不得不更全面的思考问题,慢慢获得了足够高的格局。可太多普通人并没有这样的机会,因此我们只能在默默努力的过程中不段提高格局,让格局引领我们去往更高的位置。
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通过阅读来提高自身格局,而这篇文章就是介绍一些可以提高家长们育儿格局的书籍。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推荐的书籍都是我看过并且认为不错的书籍,肯定有一些很好的书籍我还没有遇到,也非常期待您的推荐:
我们家长太多的行为是没有效果的,比如言传身教并不能对孩子品格产生持久影响;
我们家长太多的选择是没有价值的,比如让孩子上辅导班并不能提高学习成绩;
我们家长太多的期望是毫无结果的,你不可能让有音乐天赋的孩子成为舞蹈老师......
如果我们掌握了教育的原则,减少控制孩子的时间,充分给予他们探索试错的自由,未来又会如何呢?接下来,我推荐一些我看过的非常优秀的教育书籍,希望对您有帮助。
精彩内容:
这是一本非常专业的书,不是指的难以理解,而是里面的结论都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总以为孩子是天真无邪的,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等着父母用教育的笔墨挥洒精彩。可实际上,孩子生下来就具备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能辨别大人们不同的脸庞、具备道德感和归属感。。。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会更了解孩子学习和思考的模式,从而让我们父母更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精彩内容:
父母一般都对孩子的身体了如指掌,是胖了还是瘦了,是高了还是矮了。但即使最有爱心、有知识的父母也往往缺乏儿童大脑方面的常识,这难道不奇怪吗?事实上,大脑几乎决定了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会做什么?
当你初为人父或初为人母时 ,有没有被右脑支配过 ?你是不是经常被卷入情绪的洪流中 ,让孩子被你自己的混乱和恐惧淹没 ?或者,你倾向于住在左脑情感荒漠之中,结果你的反应刻板,无法解读和回应孩子的情绪。而这本书可以让你了解孩子的大脑,以及该如何帮助孩子整合自己的左右脑~
精彩内容:
这本书是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在股东大会上倾情推荐的,本书通过介绍移民家庭如何学习英语、同卵双胞胎却性格迥异等真实案例揭露了“家庭决定论”的问题,之后通过社会学家、进化学家和心理学家等的科研数据分析出了对孩子人格、品质等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孩子的同龄人群。
这本书本质上讨论的是家长的边界:我们哪些行为是可以影响孩子,哪些则是完全无效。这对现在急躁、焦虑的家长帮助非常大,看完后你会对教育问题豁然开朗!
精彩内容:
这本书是哈佛大学教授托尼·瓦格纳所著,他一直抨击美国现在的精英教育,认为精英教育并没有培养出未来世界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所以呢,这本书主要分为这么两部分:批判美国现在的教育、揭示什么才是适应未来的教育。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会深刻理解应试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弊端——抹杀孩子的天性、热情和创造力,现在的教育体制意味着孩子一旦毕业就注定失败;同时,你也会看到一些创新型学校,比如美国的高科技高中。这类学校是以培养适应未来的孩子为目标,通过培养孩子诸如合作能力、批判思维、沟通表达能力、全球化视野等素质,让孩子能够适应未来多元多变的世界。
相信这本书可以让你以全新的视角来对待孩子的教育!
精彩内容:
同样是这位教授的书,可见他是有多么痛恨现行的教育系统啊。当然,他如此痛恨不是没有道理的,首先他长期游走于世界各地的学校,深入了解了各个国家教育系统的优劣势:芬兰彻底抛弃了考试,学校老师的任务就是规划一个个有趣的项目,通过让孩子参与项目来学习;日本和中国则非常强调应试教育,这个体系出来的孩子非常善于考试和竞赛。。。
同时,他采访了很多商届的CEO和高管,他发现类似于Google、Amzon等巨头企业已经改变了招聘策略,不在以学校和成绩为标准,而更看重应聘者的创新精神、基本素质、价值观和项目成果。而这本书则是作者对“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回答,相信通过阅读你会找到什么才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最好的方法。
精彩内容:
这是托尼·瓦格纳的第三本书,谁让我这么喜欢他的教育理念了。这本书是纪录片《更有可能成功的路》的理论版,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很多以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为理念的学校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如果说前面两本书更多的介绍先进的教育理念,那这本书更像是前面两本书的实操版。这对于有兴趣在教育领域创业的人很有帮助~
精彩内容:
这本书是同样来自哈佛大学的教授加德纳所著,哈佛的教育学院果然厉害。不管你是去早教机构上课,还是给孩子买一些教育玩具,你总能听到多元智能这个说法,而多元智能这个概念就是由这本书所提出的。
加德纳根据各种科学研究总结出了八大智能框架,比如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自然智能、身体—动觉智能等等,我们人类最多只擅长其中的1-2种智能,而这些智能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及终身学习,而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每一个智能都代表着大脑的一种信息处理方式。如果我们根据智能框架来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那我们一定事半功倍。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成绩怎么也提高不了,不如看看这本书,你也许就知道孩子适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了。
PS:这本书很厚也很枯燥,看不下去的人建议看下本书。
精彩内容: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上本书的完善和补充,主要说了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这么多年来的成就以及一些极为成功的学校或机构是如何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帮助孩子发掘自身学习潜力的。
同时,书中提到了另外两种可能的智能框架——存在智能和博物学家智能,总之比上本书容易读多了。
精彩内容:
这本书更适合希望在教育领域创业的人看,从商业创新的角度谈论了教育。本书作者之一是《颠覆式创新》的作者,因此,书里也从颠覆式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教育目前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看看还是很有价值的。
精彩内容:
是不是感觉有个莫名其妙的东西进来了,明明讨论的是教育,怎么出来一本《黑匣子思维》?其实,正如我在文章一开始提到的,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进行良好的自我教育。如果我们家长不清楚什么才是正确的,那就会随波逐流的给孩子学这学那,结果不但毫无效果,还让孩子失去了找到激情和天赋的时机。
这本书的目的就是给我们家长提高认知格局的,里面重新定义了错误的价值:由于世界过于复杂,变化过于迅速,几个精英聚在一起深思熟虑解决方案的思维已经过时。我们需要黑匣子思维,把犯错与试错当做发现规律的方法。通过在小范围试错的基础上,进化出最优秀的解决方案。
在未来失败是必然,而成功只可能来自于非常多的小失败。
精彩内容:
我们的教育系统、薪酬体系、医疗系统,都是建立在平均主义的思想下的。平均代表着最低水平的要求,如果一个人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下,就说明他这方面能力不行;
相反,则说明他有这方面的天赋。可如果我们回到源头,回到平均主义诞生的时代,你会明白平均主义的前提假设就已经错误——平均主义思想有效的前提是个体完全一样而且毫无变化。
可人类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天赋和目标,一味地追求平均主义,会抹灭人的特色,让我们变成没有梦想的行尸走肉。现在,平均主义到了终结的时候了,让我们拥抱新的“个体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