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年级组数学群里发了一道题。
其实我也没那么仔细地去想,就发到群里去让大家讨论一下,马上康老师就发出了作业帮搜索的答案。我发现这个答案不准确,有漏洞。随后石老师就发出了他的分析过程。
这样的解答很完善。
今天,在办公室,石老师说他改完试卷后,就思考这道题,还很自信地表达,小学数学无论多难都难不倒他。也顺带勾起了他的回忆和感慨。
他曾经属于成绩特别好的学生,每次都是第一名,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就只能去读师范了。我能听出他的遗憾。因为不善交际,怀才不遇。他说如果像某某同事一样有钱,他真的很想去坐在大学的教室里读书。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是另一个同事,姐姐成绩不好,就去读了高中,最后上大学,去了大城市。而那个同事因为成绩好,就去读了师范,当老师,不无遗憾。
人生很多时候面临很多选择,选择的背后是生活的实际。回想我过去的人生,中考全市第8名进入高中,高考之前我的人生都是很顺利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还考了班级第7名,全校17名。高考心态崩了,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但我不能再复读了,家庭条件不允许,原本我是想去华东师大的,最后只能选择江西师大。大四那年想考研,但家里发生巨变,加上自己给自己定位太高了,导致与研究生擦肩而过。
这么多年我对自己都没有清楚地认识,12年考编我准备考初中的老师,一出公告,只有高中和小学,我爸爸说考小学还不如去打工,于是我报考了高中,成绩出来总分143.5,排名第十,小学最高分136分。其中我认识的一个人从研一看到研三,那次终于排到了第5名。面试第七名,综合一下还是第十名,与前一名相差0.27分。因为这次选择,导致我13年才通过三支一扶进编,17年进城考试就没满5年。人生啊,总是处处“惊喜”。那一年只需要教师资格证能教初中就可以,后来的进城考试还规定了跟所教学段吻合。
再到2019年,本来我可以凭借30年教龄子女进城,脑残地去报考进城考试了,考了个第一名。本是件开心的事吧,没想到后来的一系列事情。
现在我已经放平了心态,我只想好好地教书育人,努力提升自己,人生走了很多弯路,但我还年轻,我有了方向,我相信,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