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一品温如言

题目是一本书名,我没有读过,也不了解它的内涵。但每当想起他,这几个字就会不自觉地跳入脑海中。


书生气重、温文尔雅、沉着冷静――这是大部分人对他第一眼的印象。

而对于和他同桌了初中一半时间的我来说,一切都是假象――真实的他根本不是这样。


他是初二下半学年转到我们班的,个子矮矮的,面容普通,脸色苍白,有点儿呆,走起路来像个鸵鸟。

不过说实话,当班主任老师把他安排到我旁边时,其实心里还是有一点小happy。

毕竟人家是大城市里来的,见过大世面,跟我们这些小县城的人眼界当然不一样。

既然这位男同学那么文静,我也不好意思再咋咋呼呼的,也学着他做起了一个沉静的淑女。

我觉得我的言行够得体的,说话轻声细语,浮夸的动作也收敛了许多。

可据他后来说,他一开始以为我是个boy。

他说,我的名字很男性化,很疑惑地听大家念“哥”(鸽)

这我可以理解,客观事实嘛。

但他接下来望着我,一字一顿地说:“而且,我们那边的女生没有剪你这种头发的。”

他的语气,认真、坚定且诚恳。

我强笑着忍住气白了他一眼,随手摸了摸不到耳际的短发,不屑地想:你懂什么!这可是今年巴黎最流行的女孩发型!


我们俩最初的交往很枯燥,很单调,因为他总是不说话,而我天生又是个耐不住性子的人。

上语文课,我转过头,眨巴着亮晶晶的眼睛问他:“你语文好吗?”

他看都没看我一眼,冷冷的说:“不好。”

我没事找事儿,常常发表长篇大论。即使讲得热火朝天,他只是略微地尴尬地点点头,表示听到了。

而当他难得开口说一句话,有时我就能生追究个半天。

例如,一次放假,他自言自语:“真不习惯你们把周末叫做大休。”

因为他在以前的学校是走读的,每天回家,放不放假没什么特殊意义。

于是我就抓住时机,高谈阔论了一番,仔仔细细向他解释了一天半的假期对于我们这些闷在学校五天半的孩纸的重要性。

这种“刻意的讨好”在有些人看来也许会有些犯贱,但我不觉得丢人,因为我是真心想和他交朋友。

有时候我会觉得,其实友情的建立就是需要一份勇气,去打破冷局,让两个人慢慢靠近。

我也从未后悔和他认识一场,后来时间也证明,他是一个很在乎友情和朋友的人。

这我成功了,临近毕业的时候,他认真地对我说:“如果从此分开,我会记住你的。”

我怎又会忘了他?


后来,有一次小组讨论,我们对各自写的时评发表看法。

他明显写偏了,侧重点不同。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他们那儿从来没有写过,在我们这些不知写了几百篇的老司机面前算是个新手了。

可我天生喜欢开玩笑,于是,看完后我指他作文说:“你写的真够离谱了。”

结果他居然真的翻脸了,他就这件事,对我进行了一顿狠狠的批斗,一连好几天怨怨地看着我,脸上的怒气真的把我吓呆了。

虽然后来这件事在我的不断道歉、忏悔中结束,但我还是觉得这个人脾气喜怒无常。

怎么会被一个玩笑给惹恼了?

他确实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很较真,所以不适合开玩笑。他对别人对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无比在意。曾经因为一个词,硬是又推桌子又拽书,逼着我火冒三丈地说出:“对不起!”

可他自己的用词似乎也不是那么合乎其然,一件小事就道我”没心没肺”“不识好歹”“伤天害理”,但一看他毫无恶意的样子,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也许是他沉稳的性格,让各科老师对他尤为喜爱,觉得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每天除了表扬还是表扬。

他很有逻辑性,说话是板上钉钉,一字不多一字不少,从不长篇累牍、絮絮叨叨,说了上句忘了下句。

而且半字不带一丝情感,就像个死人般平静、漠然。

可他的家庭教育很好,或者说是班上最有素质的一个。

当时我们的体育课就是一场闹事纷争,体育老师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皮肤黝黑,老实巴交,根本压不住我们这群毛皮孩子。

全班每次上体育课,都乱做一团,说话的说话,大笑的大笑,打闹的打闹。

可是只有他,自始之中一直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立正不动,头顶是骄阳的灼烤,一句话也不说

这被体育老师大为称赞,甚至好几次跟班主任提到这件事。

他自己不以为然,似乎是处于一种本能。


我们之间的交流仍然不多,我感到他的沉默寡言是与生俱来、不可更改的。

可时间是一只神奇的手,不经意间悄悄改变着一切。

一段时间后,我们到底还是熟了,他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而我的惊喜热情也逐渐减少。

他其实性格很开朗,很爱说话,特别喜欢发发牢骚抱怨几声。

我渐渐发现,他看起来很缜密,实际上挺马大哈的。

尤其是考试的时候,也许是因为过度紧张吧,总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例如初二的时候我们有两篇作文——有一篇小时评。可他居然直接没看到那个题目,全篇都写了大作文,写到最后才想起还有时评没写,又在作文末尾写上了。

可这两篇是分开批的,这不就乱了套了!

数学是他的硬伤,答不完卷空个二三十分是很正常的事。

可在一模考试的时候,他居然在涂选择题的时候,本该横着涂,他因着急答卷涂成竖的了,除了第一道和最后一道对,其他全错了。

当老师笑着问他考多少分,这个班级70个人中考前15名的人冷静地说50来分的时候,向来对他尊重有加的老师强忍怒意笑意更深地揪着他的耳朵,“多少?”

而我在一旁笑死死捂着嘴,不笑出声来——大高冷,你也有今天!


当时临近地生会考,地生是大头目。最后一周,其他课全停了,每天不是地理就是生物。

当时的课程表,我记得班里有大神编出来段子:地地生生地地生生地生,生生地地生生地地生地,横批——地生会考。

我们俩的地生都不差,但我的生物选择题直到中考也从未满分,总要扣那么一分,可惜呀。

而他,却气死人的一直满分。

由于我们的成绩相差较大,没有可比性,所以很少攀比,但有时心血来潮也会在感兴趣的科目上一分高低。总体而言,学习并不是我们最常谈及的,虽然彼此都不言而喻:这很重要。


体重一直是我们之间最敏感的话题,大概因为他一个男生手腕居然不及我,细的感觉一掰就断。

他个子比我高一个厘米,可我总觉得他比我矮半头。

我问他多重,他如实相告,让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是苗条啊!。反过来他问我,我却支支吾吾说不出口——我怎么好意思说!

他是个文弱书生的样子,可我偏不懂“怜香惜玉。”偶尔被他的玩笑惹得半怒,偶尔想让他闭嘴,甚至有时毫无理由,就一提手,狠狠掐一把他的胳膊。

其实这可以理解,谁让他胳膊细容易掐呢。不过我是真的用上了力,甚至可以感受到他的颤抖。

话说他也真够咬牙,紧闭着眼,抿着嘴,脸色苍白但就是一动不动。

我问他为什么不反抗,他认真地说:“我不打女的。”

……

又是那副诚恳的样子,我真是看不惯这种豪侠气迈,何必装什么潇洒!想必是不疼。

我试着掐自己,稍一用力便赶紧松手,不疼才怪。再用另一只手去掐我另一个极其社会的同桌,他即刻面目扭曲,哀嚎出声,胳膊使劲往回缩。

我猛地转头看着书生同桌:“你到底疼不疼?”

他泪眼朦胧地看着我,委屈又坚定地说:“疼。”

疼死也得忍是吧?有骨气,小呆子!


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男生欺负一个女生,女生哭了,男孩子会觉得有意思,很得意。

可如果是女生让一个男生哭了,那又该怎么算呢?

事实上,我就是那个女生,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

可我不是打他,我是气哭他。

原因有很多,不借他课堂笔记啦、骂他“骗子”啦、侮辱他人格啦、出尔反尔啦……

第一次看他哭,还有些不安——我怎么就这么作啊,好好的把人家弄哭有意思吗?

后来……后来也就习以为常了。

有一次我正儿八经地含着根牙签,像大爷似的瞄着他:“我说,你除了哭还会点儿别的吗?你觉得我会因为屡次三番把一个男生弄哭而觉得骄傲吗?”

他有些尴尬:“这……”

“我要是狠下心就不借给你笔记看,就不尊重你呢?”

“那我再哭……”

我真的很无语,莫非自己还真击到他的“伤心处了?”


我们经常吵架——这我必须承认,纯属是我的无理取闹,没事找事。

可我也是好意,毕竟生活不能是一汪死水,怎么着也得来点儿波澜啊!

于是时不时我就出其不意地骂他一番,在他的怒气冲冲大批判下潇洒甩出一句:“我乐意。”

他的胸膛因怒气起伏着,嘴唇紧闭,半天才懊恼地喊一声:“好!你很!”一把拽下眼镜,便偏过头去不再看我,最后在我的百般乞求和死缠烂打中勉为其难地同意和好。

有一次他冷冷地说:什么时候我也能像你一样没心没肺,不用去生气……

这……我感到有些尴尬,骂人不带脏字啊。


其实我们两个挺像的,性格里都有一份孤僻。

但我们又是不同的。当我孤独时,会千般万般委曲求全,哗众取宠融入集体,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孤单影只。

而他,有一份傲骨,宁愿一个人,也不愿加入根本不感兴趣的群体。

元旦前夕室外排节目的时候,当我强压心中的无聊和舍友讨论那个根本不感兴趣的剧本,假装很融洽时,我无意中瞥到远处墙角旁独自踢着石子的他,一个人,很孤单,很落寞。

因为不喜欢,宁愿独自一个人,不怕别人的看法。但他的头为什么一直低着,为什么总要背对着欢闹的人群?

那一刻我甚至觉得,我们的灵魂都有一线相似。


中考成绩下来后的当晚,他给我发消息,“喂!出来!”

我刚打完工下班,开玩笑似的回了句:“蔑视,完完全全的蔑视。”

许久,他才回——“没事了。”

我隐隐觉察到了他的不快,他保准没有琢磨出那句话背后的玩笑意味,于是便继续以从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对抗他的冷漠。

最后他发来了两份资料,我们又聊了两个多小时,有调侃,有倾诉。

在我每天干活累个半死回来觉得时间不够用时,他在家居然养起了花,十多株,真有闲情逸致。

直到现在我都在想,要是那天在他较真的时候,我也较真,硬碰硬,是否会错过许多的宝贵时光?

如果两个人的友情,一个人注定傲娇、偏执、高冷,另一个是否愿意厚脸皮去哄、去求和?

我想我会,因为我认为他值得。

和他相处这么久,我深知他是一个值得我深交的朋友,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返校拿通知书那天,我们没有见面,我去早了,他去晚了。

也许这就叫错过……

分在不同的学校,未来三年注定没有交集,关系终将变淡。

我希望将来可以再见,但为何这希望在心中竟如此之小,几乎趋于……0?


(后记:这两天一直在回忆,本篇加上昨天的《我那极其社会的同桌》,都是我对两位好朋友的怀念。初中时班里人多,三人一大排,他俩一左一右,我们度过了很多宝贵的时光。这里的每一件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和他们的故事,真的说也说不完,勉勉强强列了满满一大张提纲,还有很多没写到。时光如水东流,愿勿偷走我们的真挚记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for 循环命令 domo1 从文本中读取,以空格隔开 demo2从变量中读取列表 demo3 从命令行读取值...
    lmem阅读 3,644评论 0 0
  • 很多人以为是去发财的, 其实是被骗去卖货的~ 很多人以为是去卖高利润货的, 其实是被骗去囤货的~ 很多人以为囤货可...
    安娜持续精进的人生阅读 1,482评论 0 1
  • 我拥有一个朋友圈,我们从孩子上幼儿园时开始玩儿,一直玩儿到现在,我们一起去过泰国,去过马来西亚,去过哈尔滨。玩儿遍...
    Jacob521阅读 981评论 0 1
  • 三天假期结束了,我赚了1500元,看了一本书,写了一篇文章,免费逛了旅游景点。 我爱做手工,属于半个民间艺人,逢节...
    花妖呀阅读 4,603评论 20 16
  • 遥想红原大草原(组章) 文/冯琳(重庆) 红原的月亮湾 唯一的牦牛,开始停下来。 最后的蒹葭,对着河岸远眺。 没有...
    重庆风铃阅读 2,31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