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这题目,多符合我的脾性,话不投机半句多,投机的话,随便咋说都行。刘震云这小说一口气36万字啊,嘿,但还挺有意思,也难怪是得过矛盾文学奖的作品,大气,沉稳,后劲很足。
全书分两部,《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上部“出延津记”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前期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吴摩西(原名杨百顺)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她,他不得不走出延津;下部“回延津记”记述了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走向延津的故事。一去一来,延宕百年。
网上评价说,《一句顶一万句》被称中国版《百年孤独》。这评价着实是高,《百年孤独》我也看过,虽也没太看懂,但确实是孤独透了,里面的人物要么把自己锁在屋里好多年不出门,要么离开家几十年不回来,还有那老太太,在一栋房子活了一辈子,即使是瞎了,都能让别人看不出来。这一家人百年里各有各的想法和行动,谁也没空搭理谁,真的是孤独得明明白白。
再说《一句顶一万句》,确实也有那么点孤独的味道,但中国人向来内敛含蓄,即使是孤独,旁人看不出,甚至自己有时候也不一定知道自己是孤独的。就像杨百顺,他喜欢喊丧的罗长礼,家人说他不务正事,他想上学,又被父亲用抓阄阴了,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跟杀猪的当过徒弟,去染坊打杂,去竹社削竹子,在大街上挑水糊口、认了传教士老詹当师傅,还改了名字杨摩西,之后又去县政府种菜……经历过很多人很多事,甚至被寡妇吴香香”娶“回了家,改名吴摩西,但唯一能说的来的却是吴香香的四、五岁的女儿巧玲。可好日子也没几天,还把巧玲弄丢了,找寻很久无果,去了陕西,改名叫罗长利。
在杨百顺的一生里,为了生存,让他干什么都能行,但内心还总是留有那么一块空地,一开始是给了罗长礼,之后还想找点什么填补,比如隔壁银匠老高、巧玲,但都落空了,最后家没了,巧玲也没了,他又是孤零零一人。
下半部的牛爱国,是丢失的巧玲的儿子,时隔半个多世纪后,也踏上了类似杨百顺找妻子的路途,当然也是个孤独的人,从小爹不疼娘不爱,结婚了和妻子也过不到一起,朋友吧有那么几个,但再好的朋友,环境不同,人也就渐渐疏远。母亲上了年纪,才爱跟他说话,聊聊以前的事,于是他从山西出走,踏上了寻妻、也是替母亲寻根的路,慢慢想通了很多事。
这部小说写的都是最普通的底层的人的生活,由于所处环境和各自利益的不同,人与人之间,能够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并不多。很多时候你想要敞开心扉,但最后发现自己像个笑话,最终只能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留在自己肚子里,独自上路。
当然了,一部优秀的小说能反映出的思想、观念当然远远不止这些,还是那句话,只有自己读到的感受才是最有意义的,读书不正是为了体验嘛,体验就是一个重过程的事,愿好书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