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来自原生家庭的伤

文/王乐乐

郑爽给我的感觉是心疼。

从不自信为爱整容、因为太自卑跟张翰分手、到胡彦斌在微博上表示跟郑爽是最后一次见面,以后不会再见。每次看到她的新闻都有心里一紧的感觉。


从小郑爽妈妈对她要求特别高,对郑爽使用军事化管理:

两岁起学习才艺,五岁开始各种比赛;

每天练钢琴,弹错音就会被妈妈打手;

数学94、语文91,还被妈妈大骂一顿……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多,非常注重孩子外在的表现,用学习成绩和才艺来定位孩子,却往往忽略了真正对孩子有帮助的爱是倾听、理解、沟通和无条件的接纳。

在郑爽妈妈这样的高标准下,小爽的内心没办法感受到妈妈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会自然地认为只有达到妈妈的标准,才会被爱。这样的教育方式已经为郑爽今天自卑、不认可自己的性格埋下隐患。


郑爽12岁的时候,家里为了郑爽能“出人头地”,把她送到成都学舞蹈,远离沈阳的父母和家。在成都学习期间,又被同学孤立瞧不起,当成东北小乡巴佬欺负。

我同事跟我说过她妹妹上初中时被父母送到市里的学校去寄宿学习,她父母的本意是希望她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她妹妹不这么认为,在小孩子的心里,她会认为是父母抛弃她不要她了,所以才会把她送离家。她妹妹那时候对父母是有恨意的。

同样,这种做法对当时才12岁的小郑爽的伤害就可以理解了,那是一种被抛弃的孤绝感,她感到孤单无助。

在学校又被同学孤立,这就更加深了对她的伤害。郑爽现在自卑、孤僻古怪的性格,里面其实是一个小小孩被深深伤害没有痊愈的心。

 

帮妈妈实现梦想。郑爽妈妈上台湾综艺节目,主持人问她:“如果重返十八岁,您最想做的事儿是什么?”郑爽妈妈回答:“做演员啊!”。郑爽妈妈还说道:“培养郑爽,就是实现我的梦想嘛。”

记得美籍华人心理学博士黄维仁在他的书里写过一个案例:一个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医学院学生,在一次重要考试上突然把考卷撕毁,监考老师非常不解,又给了他第二次补考机会,但是在第二次考试中,他突然呕吐晕倒……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原来他喜欢的是文学和音乐,最大的梦想是成为《纽约时报》记者,读医学是父母的安排,因为他父母最大的遗憾是年轻时没有机会读医,所以逼儿子替自己完成心愿……

在我国,有这样心态的父母太多了: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志和喜好。父母过去没有实现的梦想,孩子有义务替父母去实现,因为父母养育了TA对TA有大恩,如果TA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就是不孝(我想告诉这样的父母,这不是爱,这叫自私)。

结果孩子的天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越来越压抑,越来越不快乐。

郑爽不快乐。她的放飞自我只是为了宣泄,因为她的内心太压抑了。

另一方面,从心理学上说,那些在原生家庭中未能被满足的需要,会在亲密关系中加倍讨回,内心不够安全的人情感路会相对坎坷。也就明白了郑爽的感情路总是不顺的原因。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很多无奈,总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没办法掌控和决定的。比如会有怎样的原生家庭,父母会用怎样的方式教养我们,他们爱的表达方式会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他们有自己的局限性)。

我是这样开导鼓励自己的:顺天命,尽人事。接受无法改变的,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改变可以改变的。


希望这个可爱的姑娘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可以勇敢自信做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虽然很多是由中国出钱,俄罗斯去打,但还是要佩服普京。在现代的世界中,普京大帝又展现出了另一种机智,在历史上...
    山风溪水炊烟阅读 123评论 0 0
  • 做有星星的梦 第二章孤井 门锁了吗,窗帘拉紧了吗,都好了啊,那我们把灯关了,钻进被窝里,今天的睡前故事开始咯。 ...
    五谷拌杂粮阅读 466评论 4 1
  • 小桥 文/岐麟散人 风雨无情地侵蚀 你仍然伫立中间 你凝视流水 流水潺潺 你俯看白云 白云漂过 你侧目花木 花木笑...
    岐麟散人阅读 274评论 0 0
  • 有好多话 我要当面和你说 还有些话 适合当着面沉默 我只默默 在人间行走 任秋月在眉间添色 再氤氲到灵魂的超脱 惝...
    我是秀啊阅读 24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