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一些临床的例子,那这篇接着讲临床应用方面的。
三:妇产病方面。
1、徐文伯针刺堕胎:泻足太阴,补手阳明,胎便应针而落。(《南史 张融传第二十二》)
2、徐文伯针刺堕胎:泻足三阴交,补手阳明合谷,应针而落。(《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下)
在这里,有一个很悲惨的故事。
公元420~589年,史称南北朝时代。以医学立业的徐氏家族,先后诞生了徐熙、徐道度、徐文伯、徐嗣伯、徐之才等七代共十二位名医,均精通医术,擅长针灸,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南北朝时期的史书,相继记载了他们的医学活动,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宋后废帝时期,一次,后废帝与徐文伯一起出游,途中碰到一位孕妇,懂得点点脉学知识皇帝技痒上前给孕妇诊脉,认定怀的是女孩,徐文伯诊后说:“怀的是双胞胎,还是龙凤胎,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性情急躁的皇帝硬是要剖腹进行验证,徐文伯赶紧阻止说:“让我用针灸,她就会马上分娩。” 皇帝想了想勉强答应。经徐文伯泻足太阴、补手阳明后不久果然分娩出一男一女。这里的泻足太阴是指泻三阴交穴,补手阳明是指补合谷穴。(每每看这个故事都要骂上几百遍这个皇帝,一句话就害死了两个未曾看到过这个世界的宝宝。)
如果不是徐文伯医术高超分分钟一尸三命,也从这个真实的故事得知泻三阴交补合谷是会堕胎的。
所以,怀孕后最后不要碰两个穴位,保险为上,切记切记!
如果产后胎衣不下,可以针合谷。(《针灸集锦》修订本 郑魁山)
3、妇人经脉不调:补合谷,泻三阴交,灸血海。(《针灸集要 盘石金直刺秘传》)
4、妇人气痛:灸合谷,泻三阴交。(《针灸集要 盘石金直刺秘传》)
5、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合谷穴、肩井穴,针刺治疗。【上海针灸杂志,1986(1):16】
6、经行吐衄:合谷穴、曲池穴针刺采用泻法。【江西中医药,1987(3):155-160】
7、乳腺增生:合谷穴、屋翳穴针刺治疗。【中医杂志:英文版,1988,8(3):157-160】
8、妇女无排卵症:合谷、三阴交左右各取一穴针刺,根据辨症分别施以补泻手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2):173】
9、经迟:取双侧合谷穴,于月经前3-5天,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之,连针3-5针。【上海针灸杂志,2001,20(5):44】
10、崩漏:取双侧合谷穴,双侧三阴交穴,毫针刺用补法。
难产:针补双侧合谷穴、泻双侧三阴交穴,有加强宫缩催产作用。【四川中医,2002,20(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