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是给不会阅读的人看的书。
这是吸引我们饶有兴致地跟随读安•华福•保罗聆听绘本故事创作心得的源动力之一。
身为创作者,我们都希望通过作品找到能够共鸣的灵魂,通过简单的故事和图画抓住那些连阅读能力都不具备的幼小心灵,获取她们的注意力,该是多么困难但又令人喜悦的事。
另一方面,创作者都希望心灵通透而嗅觉敏锐,能够发现平常生活中不为人知的美,从这个意义上说,向优秀绘本创作者学习绝对是一次有趣和有益的经历。
在安•华福•保罗的这本创作心得录里,谈到了他谨记于心的2~8岁孩子的特点,其中不乏值得创作者们借鉴的地方。
1、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
诚如作者所言,世界对孩子来说是奇妙的,但多数成年人已经对它厌倦了。
一朵路边的野花,孩子可以观察一个小时,生出许多的奇趣怪想,而成年人步履不停,已不记得泥土的气味。
是时候重拾对世界的好奇,探索熟悉生活里被遗忘的奥秘,将它写进故事里。
2、孩子活在当下
孩子没有太多等待的概念,他们时时刻刻活在当下,这一刻的欢愉悲喜对她们至关重要。
而成年人习惯瞻前顾后,不是后悔过去,就是追赶将来,真实的活在当下的感受,多久没体验了呢?
3、孩子没有多少经验
经验老道的人往往处变不惊,而没有多少经验的孩子则会将一件小事看得很大很郑重。
虽然生活中我们不太偏爱没见识,喜欢大惊小怪的人,可作为创作者,却多少需要一点这样神经质的敏感,将那些不起眼的小事放大再放大。
4、孩子有强烈的情感,并且有时,童年并不快乐
成年人常常有一种傲慢和不自知的冷漠,觉得孩子的情绪简单,觉得孩子懵懂无知,觉得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无忧无虑的快乐,哭和闹脾气不过是一种要挟的手段或者无足轻重不会留下痕迹的东西。
可事实上孩子的情绪比大人敏感多了,在年纪还小的时候,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