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人在找工作时,都会经历面试这一关,可谓生死攸关。近日,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一段视频:“一男子去某公司面试,在面试快要结束的时候。回去等通知吧!话音刚落,一女面试官问道:对了,刚才你进来的时候,看见垃圾桶旁边掉的废纸了吧?面试者轻描淡写的答:看见了啊。面试官问:看见了为什么不捡起来呢?这时,面试者不紧不慢还带点理直气壮的语气说:面试的时候捡起地上的废纸,然后被你们录用,成为你们公司的保洁,最后因为工作认真努力被老板看中,一路提拔?那要是按照你们这个逻辑,我们以后出来找工作,是不是还得带上扫把!这种脑残狗血和工作能力无关的看似励志事件啥时候变成了录取员工的考核标准了,就你们这一个月3500的工资事还这么多。面试是双向选择,你们在招聘员工的同时,我也在考虑是否选择你们公司,像你们这种日常卫生都不达标,地上到处都是废纸的公司,哥们我不稀罕。说完随即起身离开,面试官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通过此段视频,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高二时候的班主任,她的经历和视频雷同,她就是因为进门时,在扔垃圾的同时,顺手把地下的废纸捡了,最后被录用。我不能说她的面试很成功或很失败,但她的成功也许有捡了废纸的功劳。相信这样的事件大家都有所耳闻,那么,究竟是专业知识能力重要呢还是慧眼识地的品德素质重要呢?
具备专业知识能力是职场的看家本领。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不论从事哪方面的工作,专业知识能力就是地基一般的存在。专业知识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丰富专业知识和理论以及博古通今的学识,去更好的掌握人际关系,让对方相信自己的技术特长,最终达到和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不就是我们的目的吗?举个再普遍不过的例子,一个好的推销员除了要自己亲身去体验所推销产品的功能和效果之外,还要去熟知与之相关的所有数据和资料,在推销中运用自己纯熟于心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使用后的体会来向用户推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专业的相关知识丰富,在说出去的时候才能有自信,面对任何可能提出的问题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出反应并及时回答,给客人一种专业,可信度高的感觉。相反,如果专业知识不丰富,在介绍产品的同时无法详细说明产品的功效是不是会令用户感觉到不自信,既然推销员本身对自己推销的产品都不自信,那又怎样让用户相信产品的真实效果?如果面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时,那还会有人去买吗?所以,没有专业的知识的支撑,事件只会地动山摇。
《武林外传》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各个行业的专业知识对企业和经营者的成败是性命攸关的。说一个我在简书上看到的例子:十几年前,有个刚刚当了父亲的男子,听说上海蔬菜严重短缺,于是就想去捞上一把,在苏州市郊整整进了十吨机船的小青菜,当船至上海时,小青菜却烂了一半,出售后亏了60%的钱,心有不甘,再向友人借了些钱又贩了一船的西瓜,想借此拉回苏州扳本,谁知西瓜刀苏州时正值台风来临,天天雷雨,气温大降,一船西瓜又是烂了过半,真可谓是屋漏偏遭连夜雨,后师更比前师惨,上海一个来回亏了他的大半生积蓄。查其原因,很简单:外行,想当然。根本不懂得蔬菜运输,保鲜以及天气预报对经营的重要等等……所以说外行如果不去掌握专业知识,你就永远成不了内行。所谓的360行,行行出状元,应该只有掌握和运用了知识的行家才能出状元吧!
知识之于精神,一如健康之于肉体。知识就是力量,作为医生学习专业的救人技术并且技巧熟练于心,通过专业知识去救死扶伤,就是力量;作为教师,学习专业的教育知识并且不断创新,通过专业知识为下一代引好路,带好头,就是力量;作为消防员,学习专业的消防知识,用专业知识服务于大众,就是力量。一个人掉进河里,你没有游泳知识和本领怎么去救人。进入职场,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能力,又如何立足,如何让大家信服,如何站稳脚跟,可能仁慈点的老板会留下你做保洁员吧。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要对自己的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只有自我的专业知识丰富,才会在人际交往中取得别人的信任和欣赏,反之,往往会被误以为是欺骗,不诚实,不专业,不敬业。
良好的品德素质是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习得的。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职场里,专业的知识能力偏重于思想道德素质。有人说,品德素质和人格是知识的基础,此言错矣。试问一个人没有知识作为基础,那么怎么来分辨是非?古人早就说过,读书为什么?无非是分黑白明是非而已。假如我们来大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思想品德素质,来塑造人格,那么我们完全没必要来大学,何不去社会上呢?那里也能塑造人格。来到大学,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习,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学习不就是知识的积累。“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技术创新人才,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不断增强我国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而不是单单具备良好品德素质和人格就可以的。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是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学生,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最重要的是专业课程知识,一个人要是连最基础的东西都没有掌握,怎么能谈得上在社会上立足,就拿我们现在的社会来说,每个工作岗位都是有具体要求的,而大多数人的单位都会在最基本的要求上写:**学历以上,这也是考证我们是否专业的一种手段,更说明了一个人的专业知识有多么重要,也说明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在校大学生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我们不排除个别特殊情况,某些企业看重那些有丰富经验的人,但假设你去应聘,张口就说,我专业知识不行,但我有经验,你招我吧。我们且不说面试官可不可能收纳这样的人,如果他侥幸进入了公司,但是他不具备这个公司需要的专业技术,试问这个时候公司是请他回去学习专业知识呢?还是留着他在公司里面发挥他的社会经验。这就说明了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对一个人面对社会竞争的重要性。这是显而易见的。要是连最基本的地基的不重视,你如何能将房子盖好,如何稳定。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句俗语大家的耳熟能详,它告诉我们,在观察理解一个事物时,拥有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前几天,我们班的男女篮球迎新杯比赛刚刚结束,我很荣幸当了替补,那天,由于主力中有一个人员不舒服,我便上了场,对于篮球,我除了会投篮,啥也不会,果然,由于对规则的不明白,不了解,我除了万分紧张,还有万分慌张,最后因为我的犯规而叫了暂停。看吧,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生疏,结果就是失败,就如,一个篮球专业知识丰富的球迷,会比普通的观众,更为迅速有效的总结和评论一场比赛,也更能深入的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而不是像我们一样除了喊加油其他的什么也不会。电影对于我们来说也不陌生,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电影,并非仅是通过景框看到的世界,而是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编剧、生产需求、制作成本和许许多多其他的因素。看完电影,如果想写出专业出色的影评,那就不能像普通观众一样,只追求看电影时表面的热闹和快感,而需学习,积累与电影相关的专业知识。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阶梯。品德素质即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在这里,并不是说品德素质不重要,我们在知识的教育中已包含了对品德素质道德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撷百家之长,陶冶情操,方得人格之正果形成。正如古人云:“知书而达理”。高尔基也曾说,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的爱人,尊重人的劳动,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有理性的人。
培根曾说:“除了知识和学问外,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在认得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没有专业的知识你就没有好的工作或者是相对好的工作,所以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专业知识远远比品德素质来得重要。一个善良心细的大学生和一个具备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同时去公司应聘,公司会选择谁呢?品德素质是砖,专业知识是水泥,砖是基本,可没有水泥,砖是码不成高楼的。所以,在职场里,是专业知识能力还是品德素质呢?当然是专业知识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