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三国时期曹操手下大将,被曹操评价为“古之恶来”。
那么就会有人问道:典韦有多厉害?最早的是民国时期就有的说法:一吕 二马 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
后来逐渐出现了种种说法,第一种倒渐渐失传。
第二种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曹操排在第十位。
第三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
第四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魏九夏侯。
不管怎么说,典韦都是排在前三,可见其武力多高。
如果单举民间说法,众看官可能会有些不太信服,笔者就再举一人:许褚。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今安徽亳州)。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年轻时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曾有一次因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粮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许褚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
连许褚这么厉害的人物,跟典韦打一场架都需要数百回合,可见典韦也不会差到哪去。
不仅武力高,典韦还很忠诚,(不像某些武力高强却屡次背叛自己主公的一流武将……)死的时候还在拖延敌人让曹操逃跑。
典韦死于胡车儿之手。《三国演义》记载,曹操偷了张绣的婶子邹氏,惹怒了张绣,张绣用了贾诩的计策,先让人将典韦灌醉,再命偏将胡车儿偷了典韦的短戟,然后一拥而上杀死了典韦,曹操则乘乱逃走。
实际的情况和《三国演义》的记载有所不同。其实,那天胡车儿得到的命令是要杀死典韦,因为典韦已经喝醉了,如果真的像《三国演义》中记载的那样,张绣命令胡车儿去偷短戟,就不符合逻辑了。能够摸到营帐里偷戟,还不如直接顺手杀人。《三国演义》只是小说, 不可能完 全记载历史的真相。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胡车儿去偷袭典韦时,一定是发生了其他的事。
众所周知,胡车儿的体重外形甚至灵活程度都和典韦相近,现在世界上我们能够想得起来的人大概只有NBA里的奥尼尔和他们能够相比。所以当胡车儿悄悄走进典韦的营帐看到典韦时,不禁吃了一惊,他似乎像是看见了镜子里的自己。
难道真的要杀死这样一个人吗?胡车儿问自己,他犹豫了,他陷入到一种两难境地,一、杀死典韦。他实在不忍心,很少有人愿意动手杀死一个和自己长得如同双胞胎兄弟的人;二、放过典韦。这不可能,放过典韦等于同时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张绣军令如山,从来不宽恕完不成命令的人。
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是一个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胡车儿举起了刀……
死得有点窝囊……
一代名将,死得这么窝囊,岂不是太那个啥了,老罗觉得这样不行,于是就在书中自添了几笔,剧情就成了下面这样。
胡车儿趁夜盗走了典韦的兵器和 马匹 ,然后在营中放火,张琇率亲兵杀入,典韦身亡,曹操措手不及,大败在淯水。
但是正史也好,演义也罢,不管怎样,典韦这个曾和许诸一较高下,五步之内轻易杀乱大军的勇士,竟遗憾地因为曹操不良的过错而失去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