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哭泣的老人
昨天的继续
还有一件事情比较戏剧化,是发生在一个短途大巴车上。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双邪恶的手伸向一位老人。当这双手消失后大家讲这个消息告诉老人,从心里发出的哽咽无声的在控诉着。
有一件大家众说纷纭的关于老人的事,那就是在公交车上应不应该给老人让座。一种说法的理由是:现在年轻人每一天承受的身体和身心的高强度压力,是需要在公车上放松一下的。这辆驶向终点的车没有座位,老人完全可以不上车等下一辆,何必倚老卖老寻求舒服。另一种说法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带给我们的道德要求我们这样做。
在农村甚至于城市,有这样一个老人群体。他们带了儿子带孙子,见了重孙喜笑颜开。但由于新时代的年轻人害怕老人带孩子以后对孩子会有所影响,用最官方的言语限制了老人。他们为数不多探视重孙子的机会满足不了内心的喜爱,就这样一些小小的角落里留下了一个个佝偻的小身躯。这些老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敏感,敏感与自己的多余。
......
他们也有过年轻的时候,有的甚至经历了战争年代。他们看尽世间繁华沧桑,进入人生的最后季节,却收获到来自于年龄的鄙视。
抚养与赡养是我们从中学开始就学会的词语,并且知道关于他们的法律条款。但这两个词用在不同年龄上却如闹笑话一般。一把屎一把尿的抚养换不来一把屎一把尿的赡养,这是比较狭隘具有针对性的说法,血缘关系是连接的纽带。还有一种宽泛的说法,一个话语的关心换不来一样话语的关心,这就真是两代人之间对于爱这个词汇的理解了。
一双妙手选择的对象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弱势群体。因为他们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他们属于弱势,打不用担心输赢,跑不用担心速度,他们有成百上千方法在即使暴露也可以轻松逃离。老人们一般都是打碎牙往嘴里咽,息事宁人是他们的选择。可是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看客们上不会这样惹上无妄之灾的,那么他么有凭什么拿什么来斗争,道德在这里成了最可笑的了。
社会发展与福利速度跟不上大家道德上转变的速度。在这里没有排队一个个,一哄而上,你让老人用怎么样的体力同青年的你们争抢这为数不多的座位,当下一辆车,继续是这么多人,这么少的位置。那么即使等到无业梦回恐怕依然是没有位置。时间对于我们是金钱,但时间对于他们去是血液,流失一点就意味着在这趟生命旅程的结束。
我们做了爸爸妈妈才明白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剩下的时间我们会孝敬他们。但等到我们做了老人才知道老人的不容易,那么我们用什么来宽恕我们曾经犯的错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美国这位社会学家的体验知道关于老人的多少漠视呢?
岁月的年轮,四季的变迁,不会因为我们而停下。在关于一生的这样信用卡中,年轻时我们透支过多,到了垂暮之年我们拿什么偿还,你曾经都没有用你的道德观点去影响下一代,你又凭什么在垂暮之年要求其他人拥有一点的道德观。只能是自己种的因自己来收这个果。
从前什么都慢,车、马都慢,慢的我们用一生去爱他们。慢到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慢到我们知道礼仪孝悌。为什么善良的他们却因为现在快而得到属于他们的不公呢?谁来给与他们答案。
大雪纷飞的大街上、公交车的摇晃中、一双妙手的针对、鲜血淋漓的一双手、窗前佝偻的身影......有你我的一双助推手,让这些老人无论站在哪里,都在无声的哭泣。而最悲哀的是我们都还没有认识到。
我所写的老人属于他们老年群体的强者,他们没有全部依赖于我们,甚至于他们还在为我们忙碌。那么那些全部依赖于我们的老年弱势群体呢?他们的悲是现在的我不敢想象的。
兄弟姐妹们,能在我们还有用的时候为他们做一点事情。虽我们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但真的就要让中华的文化消失在我们的漠视之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