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二日寒柳贴
晨跑过千亩湖,同行的军人看见路边依依垂下的柳树,几乎覆盖了1/3路面惊呼:杨柳!我告诉他这是寒柳也!
其实,我也是在古人的诗词中得知,最初在清.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里邂逅,有着惊鸿一瞥的美丽。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柳絮杨花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厚厚的冰雪摧残了。五更时分夜阑风寒,这株柳树也显得凄冷萧疏。皎洁的明月无私普照,不论柳树是繁茂还是萧疏,都呈现一样的关怀。
纳兰性德这首词,曾被那位对纳兰词评价不高的陈廷焯赞为纳兰词中的压卷之作,也是纳兰集中得后人推誉最力的佳作之一。
我们回头再看千亩湖这些寒柳,树枝的线条简单洁净,好像生命摆脱了那些多余的琐碎,回到最原始最本质的单纯静定。虽枝条渐疏,但仍然是飘拂生姿,云淡大雾,暖阳即出,一树寒柳随风轻舞,摇曳飘荡,成冬日里的一抹亮色。
许多人常常感叹柳树的衰败与萧条,却不知道它的生命力是如此的顽强,每当叶子纷纷落下的时候,新的嫩芽已经悄然屹立在枝头,只等春姑娘轻轻唤醒它,这种坚韧和生机才是真正属于寒柳的高贵品质吧。
烟雾沿河朦胧,寒柳坚定驻守。大雪时节,气温骤降,一棵树要在严寒冷峻的风霜雨雪中生存,必须舍弃他自己所有的叶片,把养分全部储存到根和主干,才能安全度过寒冬,用数个月的隐忍等待来年春天的“复活”。
我想:在一次又一次的冬日晨跑中固守和坚持,不久应该可以看到满眼枝头的那点点新绿吧。
吉光片羽之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