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本性与家风、世风有何冲突

  陶渊明,他出生在东晋时代,家庭条件也非常的好,曾祖父是东晋的开国大将,而外祖父则也是境界极高的人。

  在一篇文章中说道“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陶渊明少年时期就读琴书,非常的爱读书,每次读书都有很大的收获,读起书来,也能欣然忘食。陶渊明还喜欢大自然,喜欢树木,喜欢飞鸟。他常在五六月中,北窗下面躺着,吹着凉风,自称是伏羲那个时代的人。陶渊明的本性就是与天,与大自然合一,一切都顺其自然,也曾自己说过:性本爱丘山。但是当时候,世风和家风和他的个性都不是很相符。

  陶渊明这种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个性在当时其实就是偏道家的,而当时候的世风和他的个性其实是还是擦边的。那时候的东晋,儒家盛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时候的东晋,每个人都谈玄论道,佛教也兴起了,儒家已经没有很多人尊崇了。那时候皇帝就是天,就是一切的制度也过去了,现在更偏向门阀政治,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所以说世风其实就是已经是道家的天下了。

  但是陶渊明的家风和陶渊明的本性却不同。陶渊明他们家更偏儒家一点。一直都是抱着治国平天下的想法的。外祖父应该在家庭中也不是很融入,因为外祖父他和陶渊明一样,推崇性本爱丘山的,并不是儒家,还是道家的。曾祖父就是偏儒家的,治国平天下,会更符合家风。

  所以我觉得在陶渊明本性,家风和世风中,本性和家风更是冲突,因为尊崇的理念完全不同。而世风对于陶渊明的性本爱丘山,影响并不是很大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