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这是一本献给父母的书,书中并没有大段的关于教育理论的描述,而是采用小说体的形式,通过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案例,将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传达给了孩子们,这是极考验教育者功力的,但是兰海做到了。在兰海面前,青春叛逆的孩子变得听话,内向寡言的孩子愿意沟通交流,早恋的孩子身心健康,爱打架的孩子成为弱者的保护神,胆小自卑的孩子开始胆大自信,不爱学习的孩子渴望知识,调皮捣蛋的孩子创造力惊人......
只因为,兰海懂孩子!
先来介绍一下作者:兰海,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拥有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硕士学位,2002年回国创办上濒教育机构,致力于将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和中国传统教育方法融会贯通,推出了“无痕教育”、“青少年通识教育”、“青少年拓展训练”等教育项目,并针对教育现状,开发出了青少年成长顾问项目、父母成长课程和教师培训课程。担任多家杂志、机构和网站专家顾问,并在2013年出任《超级育儿师》节目中的育儿师,出版著作《嘿,我知道你》、《孩子需要什么》。
教育既要有道,又要有术。兰海,恐怕是能同时驾驭这两点的为数不多的专家了。读这本书感觉像是在读一个个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每一个案例背后都是作者对孩子某种心理机制的透彻剖析。大人们总是指责孩子:打架、不懂礼貌、不学习、不自信......但我们是否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呢?我们总是习惯于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不去探寻行为背后的原因,所以总是治标不治本,孩子的问题会层出不穷的呈现出来。就如同我们只看见了露出海面的冰山,而根本不在意海平面下那厚重万倍的部分。我们把大量精力放在指责孩子行为上,希望制止或者改变他们的行为,可我们却没有花时间去研究那埋藏在下面的秘密,而找到这些秘密才是改变行为的法宝。
渐渐懂得,如何正确爱孩子是我们父母都应该补上的第一课,少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有多少是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爱,更需要方法和技巧。书中第一个案例是一位全职妈妈的故事,妈妈带着“内向”的儿子前来咨询,可孩子与作者的交流过程中,作者发现这孩子是个“话痨”,孩子的欢声笑语让妈妈也大惑不解。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在家里说话?一个人在两个环境下的表现不一样,那只能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家”的环境有问题,妈妈塑造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没法表达。深究家庭的原因,全职妈妈把孩子的优秀作为她对自己价值的体现,也容不得孩子有任何的问题出现,孩子出现问题,那妈妈的安全感就不存在了,所以孩子在家的一举一动便在妈妈的“监视”之中了,这样的环境造成了孩子的沉默。妈妈把一心都扑在了孩子身上,那是“爱”孩子吗,这是妈妈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呢?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妈妈。有时,我们打着“爱孩子”“为孩子好”的名义,其实满足的是我们自己的某种需要,如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满足我们的虚荣心。
所以作者在文中提出爱孩子,就需要视孩子为独立个体---他只是年幼时才需要和你在一起,作为父母只是在尽一份社会责任。只有内心不把孩子狭隘地当成附属,才能做到大爱!孩子成年后,他可能是一名技术工人,可能会是一名科学家,也可能会是一名城市清洁工,但那就是他,他自己的幸福。作为父母你能否骄傲地告诉所有人,这就是我的孩子!你能否承认那是独属于他自己的幸福呢?当你不再认为孩子是仅属于你的附属物时,你就会开始学会尊重他、宽容他所犯的错误,不再因为他身上有了你的基因而把自身的压力转嫁到他身上,你甚至会开始仔细琢磨和他交流的遣词造句,因为你能体谅他的处境,也能直指他的错误,你会按照一个社会的标准来要求他、指导他。
当你有了这样的爱,你也就给了他自由!给了他生长的自由,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那到底什么是自由?对成年人来说,自由意味着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需要有生存的能力、挣钱的能力、寻找幸福的能力。这些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自由度,决定了他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这自由的获取来源于他们每一秒的成长。这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不是挥霍无度,而是一种独立思考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在帮助孩子们获得自由的路上,他们需要规矩、需要赏识、需要磨练、需要痛苦、需要难过、需要刺激、需要失败、需要胜利......当我们心中拥有这样的爱时,我们就能平和地给予孩子们成长中所需的一切,让他们拥有自己的世界。
兰海说,想要看到感受到孩子的世界,我们就必须忘掉自己是谁,而用孩子的思想去体会孩子在想什么。显然,现实生活里,我们从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感受,我们总是把自认为正确的标准、规矩、经验强加给他们,认为他们还小,什么也不懂不明白,我们说的,让他做的,都是正确的,我们还在为塑造出很听话的孩子而沾沾自喜。孰不知这样也许扼杀了孩子的天性,错误的引导了他们。我们的判断也可能出错,所以我们需要的是让孩子听取正确意见,而不是要求孩子听话。我们总在抱怨孩子不自信、抗挫能力差,可是我们有没有给予孩子培养自信、体验挫折的机会?我们不仅不会主动创造这样的机会,甚至会把来自真实社会的威胁帮孩子屏蔽掉,而这就是我们大部分人自以为是的爱---帮孩子遮风挡雨,挡掉明枪暗箭。真正的爱是给予孩子机会---给孩子认识世界、体会人生、成功失败、开心痛苦、寂寞孤独、团结合作的机会。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忍”和“狠”。 “忍”是指我们能够忍受孩子做的效果不如我们,但是是他们自己做的,放手让孩子做,还要接受效果不好的结果。“狠”是明明知道孩子会失败,也仍然要孩子自己承受这个结果。只有经历过失败,他们才能学会成功,学习失败比成功更重要。
很喜欢兰海对教育的真知灼见,她说教育最重要的是意识和思想上的教育,唤醒意识远远比教会某一种技能更具有长远意义。她说,万物皆可为教,世界上所有出现的一切,只要它对你产生了影响,那就是教育,教育就是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教育并不仅限于课堂、书本,教育无处不在!
仅以此文与大家共勉共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