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秦王朝
吕苏生
年轻有为的秦王政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叫做秦王朝。秦朝以前,中国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那时候,全国各地同时存在着许多诸侯国。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秦、齐、燕、楚、韩、赵、魏,号称“战国七雄”。秦王朝就是秦国最后一个国王建立的。 他姓嬴名政,人们都叫他秦王政。
秦王政生于公元前二五九年。 他即位的时候,只有十三岁,还是一个小孩儿,大权完全落在太后赵姬和丞相吕不韦的手里。吕不韦不仅在朝廷上专权, 而且还同赵太后勾勾搭搭的,名声很不好。 秦王政一天一天地长大了,自然对吕不韦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怨恨。他暗暗地下了决心,到自己亲自处理政务的时候,一定马上除掉吕不韦, 把秦国的朝政大权夺回来。
公元前二三八年,秦王政已经二十二岁了。 按照当时的规定,在这一年的春天里,为秦王政举行了加冕典礼。从此,他就算是正式做了国王,可以亲自处理政务了。
这对吕不韦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吕不韦心里有鬼,整天闷闷不乐。 他知道,秦王政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国王,并不甘心做傀儡。从前,秦王政年龄小,不管什么事情,都可以由自己做决定; 如今,秦王政掌握了朝政大权,可就由不得自己了。 他想来想去,总觉得已经陷入绝境,'难以再继续保持自己丞相的地位和权势了。 于是,吕不韦就想了一条借刀杀人的计策,怂恿一个叫做缪毒(lao闭涝嗳)的宦官发动武装叛乱, 让他替自己干掉秦王政。
但是,秦王政早就有了准备。谬毒的叛乱一发生,秦王政当机立断,马上出兵反击。 两军在都城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大战了一场。结果,国王的军队打败了叛军,,谬毒吓得逃走了。 于是,秦王政立即向全国发布了一道命令:“生擒谬薅者,赏钱一百万; 杀死谬毒者,赏钱五十万!”没过几天的功夫,谬喜和他的二十多个死党,就被人逮住押解到咸阳来了。秦王政下令“车裂”了缪毒,灭了他的宗族。 同时,还杀了缪毒的那二十多个死党,把他们的脑袋悬挂在大街上示众。这一下,吕不韦的阴谋就落空了。
紧接着,秦王政又派人进行了调查,发现吕不韦与缪毒的叛乱有牵连。 本来,秦王政想杀掉吕不韦,但觉得他过去对秦国还有一些功劳,就只罢免了他的丞相职务,打发他回自己的封地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去了。
秦王政这样处理吕不韦,也算是够宽大的了。可是,吕不韦到了洛阳,仍然不老实,不断派人去拉拢六国的诸侯,企图借助外国的力量东山再起,推翻秦王政。 秦王政听说了,不由得勃然大怒,就马上下了一道命令,强迫吕不韦带着全家老小一块儿迁到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一带)去居住。吕不韦眼看着自己大势已去,即便是迁到蜀郡去秦王政也不会轻饶他,便喝了杯毒酒,自杀了。
这样,年轻有为的秦王政,终于除掉了吕不韦,牢牢地掌握了秦国的全部大权。 从此以后,他就朝着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目标迈步前进了。
同学杀同学
秦王政除掉吕不韦的时候,秦国已经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它统治的地方,占据了西半部的大半个中国,包括现在的陕西、宁夏、甘肃、四川、湖北北部和河南西部等广大地区。 秦王政决心凭借秦国的有利条件,消灭东方六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那时候,在东方六国中间,韩国的力量最小,又处于秦-国的三面包围之中。 因此,秦王政决定首先把韩国消灭掉。
有一天,大臣李斯上朝去商议出兵攻打韩国的事,却发现秦王政正坐在那儿聚精会神地读书。 李斯不敢打扰秦王政,悄悄地走到他跟前,毕恭毕敬地问道:“陛下(古代臣下对君主的尊称)如此专心, 读的是什么好书呀?”
秦王政抬起头,定了定眼神, 瞧见是李斯来了,便对他说:“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读的是《孤愤》、《五蠹》。这两篇文章写得真好,可惜不知道作者是谁。”
李斯莞尔一笑,马上对秦王政说:“这是韩非的文章。 说起这个韩非,当初同臣下还是同学哩。 他很有才干,文章写得也漂亮。如今,听说他正在韩王安手下做事。”
“您这位同学可真了不起呀!”秦王政露出一种十分爱怜的样子说,“寡人如果能见到韩非, 同他在一块谈几天,那有多美呀!”
原来,韩非是当时最著名的法家,秦王政信奉法家思想,自然也就对韩非格外推崇了。李斯听了,不由得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说:“陛下想得到韩非,这很容易。如今陛下不是正要派人去攻打韩国吗?依我看,只要咱们一出兵,韩王安无力抵抗,一定会派韩非来讲和。 到那个时候,陛下把韩非扣下来不就得了?”
于是,秦王政马上派李斯带领一支军队去攻打韩国。韩王安料想自己抵挡不住,果然派韩非去见李斯向秦国人求和。李斯的目的达到了,便下令退兵, 把韩非带回秦国的都城咸阳。
秦王政象得到什么宝贝似的,马上设宴招待韩非,并且还准备给韩非安排官职,要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做事。 但是韩非是韩国的公子,热爱自己的国家,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他在咸阳住着,整天呆在屋子里看书写文章,也不跟秦王政接近。 这么一来,秦王政对韩非也就变得逐渐冷淡起来了。
李斯虽然与韩非是同学,却非常嫉妒韩非的才能,因而,经常在秦王政面前说韩非的坏话。有一天,李斯见了秦王政,又对他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他不愿意为秦国出力而愿意为韩国尽忠,这是人之常情。如今陛下想用他而不能用,想放他又不能放,这么下去又该如何是好啊?依我看,不如趁早把他杀了,.免得遗留下什么祸患。”秦王政听信了李斯的话,当真把韩非关进监狱。后来,李斯就派人假传秦王政的命令,逼迫韩非喝毒药自杀了。
韩非死后不久,秦王政又派军队去攻打韩国。 韩王安失去了韩非,再也没有人替他出谋划策了,只好割让土地,向秦王政称臣投降。 但是,这种妥协退让的政策,绝不能挽救他必然灭亡的命运。 到公元前二三O年,秦王政还是派内史腾率领军队攻占了韩国的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县),俘虏了韩王安。 在东方六国中间,韩国最先被秦国灭亡了。
俘虏了赵王迁
同弱小的韩国不一样, 赵国是一个强国。 因此,秦灭赵经历了五、六年的时间,打了不少残酷的大仗。
早在公元前二三四年,秦王政就曾派桓埼(y丫椅)大举7攻赵,包围了赵国的平阳(今河北省磁县东)。 赵王迁急忙派扈辄(hù zhe户哲)率领人马去抵抗。 结果, 扈辄兵败身死,赵国损失了十多万人马。 第二年,桓崎又率领军队越过太行山,去进攻赵国的宜安(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南)。 赵王迁感到形势危急,只好调来李牧防守匈奴(古代我国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的边防军,与秦军决一死战。 这一仗,赵军取得了胜利,打败了秦军。 但李牧毕竞也损失了大批人马,严重地削弱了赵国的有生力量。
到公元前二三O年,赵国地方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房屋大半都倒塌了。 第二年,又接着闹灾荒,举国上下,人心惶恐不安。 趁这个机会,秦王政又分派三路大军去进攻赵国。一路由老将王翦率领,一路由杨端和率领,分别从西面和南面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另一路由羌沌(huí回)率领,协助王翦、杨端和作战。赵王迁仍然派李牧做大将,率领赵国的军队去抵抗秦军。
李牧不愧是一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他团结将士,严加防守,同秦军整整相持了一年。王翦感到李牧做赵军的大将,自己很难取胜,便派人带着大量的金钱,去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他在赵王迁面前说李牧的坏话。 郭开接受了秦国人的贿赂,就极力制造谣言,诬告李牧通敌谋反。赵王迁不知道这是秦国人的反间计,还当真听信了郭开的话,杀了李牧,改派赵葱做大将。
王翦听说赵军换了大将,马上命令三路大军同时展开猛烈的进攻,摧毁了赵军的层层防线。 公元前二二八年十月,秦军终于占领了邯郸,俘虏了赵王迁,把赵国也给灭亡了。
秦王斩荆轲
王翦灭赵以后,又遵照秦王政的命令,去平定北方的燕国。
燕国的太子丹得到了情报,便挑选了一个名叫荆轲的勇士去刺杀秦王政,企图借此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带着督亢(燕国一块富饶的地方,在今涿县东)的地图,以割地求和为名,到咸阳去求见秦王政。 听说燕国人要向自己投降,秦王政心中大喜,马上接见了荆轲。 当他打开地图观看的时候,却发现里面藏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荆轲抄起那把匕首,直朝秦王政的胸口刺去。秦王政大吃一惊,急忙闪开身子,才没有被刺中。 当时,秦国朝廷上有规定,任何人也不准带兵器上殿。群臣没有兵器,一个个都吓得手忙脚乱,眼睁睁地看着荆轲行刺。 事情发生得这样突然,也来不及宣召殿下的卫兵。 秦王政虽然佩带着宝剑,但因为他的宝剑太长,一时拔不出来,只好围着柱子转。 荆轲朝这边追,他就朝那边跑; 朝那边追,就往这边跑。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秦王政的医生夏无且急中生智,举起他的药盒子就朝荆轲的头部猛砸过去。 趁这点儿功夫,秦王政才抽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殿下的卫兵闻讯赶过来,一会儿就把荆轲肢解了.
秦王政不由得勃然大怒,急令王翦加紧攻燕。 太子丹率军迎战,被打得落花流水。 第二年,秦王政又调来大批军队支援王翦作战。 王翦乘势发动进攻,一举消灭了燕军的主力,杀了太子丹,攻占了燕国的都城蓟(今北京市西南)。燕王收拾残兵败将, 吓得逃到遥远的辽东(今辽宁省辽阳市)去了。到公元前二二二年,秦王政又派王翦的儿子王贲(ben奔)率领军队远征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终于灭亡了燕国。
王翦伐楚
公元前二二四年,秦王政又把各路将领召集在一起,共同商议如何进攻楚国的事。
秦王政先问青年将领李信需要多少人马。 李信好象满有把握似地说:“有二十万人就行。”秦王政又问老将王翦。 王翦着了看秦王政,又着了看李信,非常冷静地说:“攻打楚国,二十万人太少,非六十万人不可!”楚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东方六国中力量最强,因此,王翦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没料到秦王政刚打了几个大胜仗,头脑有点发热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说:“王老将军上了年岁,到底是有点儿胆怯了,还是李将军年轻有为呀!”他当即指派李信做大将, 蒙恬做副将,率领二十万人马去攻打楚国。
王翦下朝以后很生气,不久就告病回家休息去了。
李信引兵南下,开始还打了几个胜仗,但由于麻痹轻敌,后来还是被楚国的大将项燕劫了营。 李信损失了七个将领和大批人马,只好下令撤退。
秦王政听说前方打了败仗,又气又急,连忙驾着快车赶到王翦家里,亲自请他去替换李信。王翦心里有气,就推辞说:“臣下上了年岁,又重病缠身,巳经不中用了,请陛下还是另选别的将军吧。”秦王政躬下身子,向他赔礼道歉说:“老将军,请不要生气了!前些天没听老将军的话,让李信打了败仗,这是寡人的过错。如今项燕就要攻打过来,老将军怎么能忍心丢下国事不管呢?”王翦见秦王政认了错,不好推辞了,就说:“陛下一定要老臣去的话,那还得拨给我六十万人马。”秦王政爽快地答应了,说:“请放心吧,寡人一定按老将军说的办!”他回朝以后,马上给王翦调拨了六十万人马,并且还选派蒙恬的父亲蒙武做王翦的助手。
王翦这才率领着六十万人马去攻打楚国。 楚将项燕听说秦国换了大将,增添了人马,急忙调集全国的军队来抵抗。可是,王翦到了前线,却命令军队在那儿驻扎下来,一连几个月也不出战。每天,他都和士兵们在一块儿吃饭,练武、做游戏。 楚军几次前来挑战,王翦好象没事似的,一概不理会。日子长了,项燕和楚军士兵都逐渐麻痹起来了。 秦军士兵吃得饱饱的,睡得好好的,早就憋足了劲头。有一天,趁楚军没有准备,王翦突然发出了向楚军进攻的命令。 秦国的六十万大军猛扑过去,楚军还没来得及摆好阵势,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四散逃命。 王翦乘胜追击,杀死了楚国的大将项燕。 到公元前二二三年,王翦便率领秦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寿春(今安徽省寿县西南),俘虏了楚王负刍。第二年,王翦又率领秦军渡过长江,消灭了楚国的残余势力,杀死了楚王负刍的兄弟昌平君,终于灭亡了楚国。
在王翦攻打楚国的时候,秦王政还派遣王贲等人去平定魏地和齐地。 公元前二二五年,王贲引军攻破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俘虏了魏王假。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王贲又率军攻占了齐国的都城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北),俘虏了齐王建,最后把齐国也灭亡了。就这样,秦王政终于兼并了韩、赵、燕、楚、魏、齐等东方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这就是秦王朝。
中国有了皇帝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王政刚刚取得兼并六国的胜利,国都咸阳城里,到处张灯结彩,钟鼓和鸣,呈现出一派节日的景象。文武百官欢聚一堂,纷纷向秦王政歌功颂德。 秦王政高兴得不得了,便向大臣们提出更换名号的事。 他得意洋洋地对大臣们说:“寡人如今消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也应该更换一个名号了。 若不更换名号,仍然称作“王',同原先六国的国王没有什么区别,怎么能显示成功,传之后世啊?请众大臣议论一下,寡人应该取一个什么名号才好啊?”
大臣们听说秦王政要更换名号,就在大殿上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李斯提议说:“过去不是有什么三皇五帝吗?其实,五帝管理的地方,也不过有一千里大。如今陛下兼并了六国,统一了天下,比五帝强多了!古时候的三皇,有天皇,有地皇,有人皇,其中人皇最高贵。 陛下要想更换名号的话,就改称人皇好了。”
秦王政沉吟了半晌,对“人皇”这个称号仍然不满意。 他觉得自己功德无量,远远超过了三皇五帝。 于是,就决定把三皇中的“皇”字和五帝中的 “帝”字加起来,改称为“皇帝”。因为自己是第一个皇帝,所以又在皇帝前面加了个“始”字,叫做“始皇帝”。他还说:“寡人是第一个皇帝,就叫做始皇帝。今后,寡人的子孙做皇帝就以世数来计算,叫做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一直到千世万世,传之无穷。”从此以后,中国历史上就有了皇帝;人们也就称秦王政为秦始皇。
秦王政做了皇帝,害怕有人起来造反,就下令把原先六国的兵器全部收缴到咸阳来。 当时的兵器,大多数都是用铜铸造的。 于是,他就派人把这些兵器全部回炉熔化,铸成了十二个大铜人。每个大铜人,重达二十四万斤。 秦始皇下令把它们树立在咸阳宫的两侧,用来象征自己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
可是,国家统一以后,又应该采用什么制度来治理呢?有一天,秦始皇专门召开宫廷会议,让大臣们讨论这件事。于是,朝廷上发生了一场针锋相对的大辩论。 有的人说,应该继续实行分封制,有的人说,应该实行新兴的郡县制。
丞相王绾(wn晚)说:“依我看,还是继续实行分封制好。如今天下刚刚平定下来,原先的燕国、齐国和楚国的许多地方,又离都城太远, 如果不分封诸侯,恐怕很难镇压住那里的老百姓。 要是分封几个皇子到那里去做诸侯,事情就好办多了。”廷尉不同意这种意见。 他站起身来,看了看王绾,又看了看秦始皇,对大家说:“依我看,实行分封制还是不如实行郡县制好。 西周初年,周天子曾经分封了一大批子弟、功臣做诸侯,指望依靠他们来辅助王室,统治天下。 可到后来,各国的诸侯彼此之间视若仇敌,互相残杀,即便是周天子也禁止不住。 如今统一了天下,正应该普遍设立郡县。 对于子弟、功臣,多赏赐一些钱财也就可以了。如果再分封他们做诸侯,恐怕到将来就不容易控制啦!”
听到这儿, 秦始皇不由得点了点头,说:“从前天下为什么苦战不休,就是因为分封诸侯王的缘故。 如今天下刚刚平定下来,再分封诸侯王,就会重新引起战乱。 到那个时候,再想天下安定,可就不容易了。所以,李廷尉的意见是对的。”大臣们见秦始皇也主张实行郡县制,也就不再发表什么意见了.
于是,秦始皇便委派李斯等人制定规划,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每郡设郡守一人,负责全部的政务。另外还设有郡尉和郡监,辅助郡守,分别掌管全郡的军事,治安和监察工作。一郡之内,又划分为若干个县。 大县设县令,小县设县长,负责全县的政务。另外,还设有县尉和县丞,分管全县的军事和司法工作。从郡守到县令、县长等等,这些地LA方官吏全部由中央政府或者上一级政府任免,一律不能世袭。在全面推行郡县制的同时,秦始皇还确定了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 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主要有廷尉、治粟内史、郎中令、少府等等。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 太尉掌管全国的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纠察百官和掌管国家的重要文书; 廷尉掌管司法; 治粟内史负责财政; 郎中令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和传达皇帝的命令; 少府掌管皇帝和整个皇室的财务。 这些官吏都直接由皇帝任免,同地方官吏一样,也不能世装。
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一整套从中央气到到地方的政治体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后来,历代封建王朝实行的基本上也是这一套政治体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秦始皇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每天,他早起晚睡,处理国家大事,从来也不懈怠。 据说,每天看多少公文,他都.13.第13页给自己规定了数量,看不完就不休息。 在刚统一中国的那几年里,秦始皇确实做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等。
战国时代,各国使用的文字是不一样的。 即便是同一个·字,往往也要有许多种写法,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针对这种情况,秦始皇下了一条 “书同文”的法令,委派李斯等人整理和统一全国的文字。李斯有学问,又擅长书法, 会写一手好字,对这项工作非常热心。 他同胡毋敬等人经过一番认真的调查研究,就以一种叫小篆(zhuan赚)的文字作为标准文字,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这样,不论是官府推行政治法令,还是民间传播文化、交流思想,都比以前方便多了.
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货币也不一致,不仅形状不一样,而且还有的重,有的轻,有的大,有的小。 就按形状来说吧,秦国的货币是圆钱,齐国的货币象小刀,,赵国的货币象小铲,楚国的货币又象贝壳。 黄金的计算单位也不相同,有的国家以斤作单位,重十六两;有的国家以镒(益)为单位,重二十两。 秦始皇规定,全国通用两种货币。一种以黄金作为上币,以镒为单位,重二十两; 另一种以铜钱作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 铜钱呈圆形,中间还有一个小方孔。这样,也就完全克服了过去那种货币复杂、换算困难的混乱局面。
同文字,货币一样,战国时代各国的度量衡也不是统一的,不仅大小、长短,轻重不同,而且进位制也不相同。在这个国家是一斤重的东西,到那个国家可能就是十四两;在这个国家是一尺长的东西,到那个国家也许只够八寸。就按量来说吧,秦国以升、斗、斛(hú胡)为单位,齐国以锕(hé和)、釜(í辅)、钟为单位,魏国又以半斗,斗、钟为单位,如此等等,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在一个新统一的国家LA里,度量衡如此混乱,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可就太麻烦了。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度量衡,以原先秦国的度量衡作为标准,规定了全国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并且还颁布了标准的度量衡器。从此,全国各地的尺寸、斤两、斗升等等,也就逐渐统一起来了。
在公共交通事业方面,秦始皇也兴办了不少好事,下令拆除了战国时代遍布各地的堡垒和关塞,统一了“车轨”,兴修了“驰道”。原先,各国的车辆有大有小,道路也有宽有窄。于是,.秦始皇规定,车轨(就是车轴上两个轮子间的距离)一律为六尺;驰道(就是交通大道)一律宽五十步。路r旁,每隔三丈就种一棵青松。这样的驰道有两条,一条由咸阳往东,直达燕齐地区;另一条由咸阳往南,直达吴楚地区。后来,又兴修了“直道”、“新道”和“五尺道”(五尺宽的道路),分别从咸阳通向北方、西南和岭南等广大边远地区。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之间的文化往来和经济联系,也就大大地便利和密切了。
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是秦始皇的又一项历史贡献。
秦始皇祭泰山
秦始皇进行了这些改革以后,就开始到全国各地去巡游。一方面,为的是炫耀自己的威风,镇压六国旧贵族的反抗; 另一方面,则为的是游山玩水,求神拜仙,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 在巡游的路上,秦始皇干了许多荒唐迷信的蠢事。
公元前二二O年,秦始皇带着大批随从,首先视察了陇西郡和北地郡(今甘肃省东南部和东北部)。第二年,又下令东巡齐鲁故地,打算仿照古代帝王的故事,去祭泰山。
泰山号称东岳,坐落在山东中部,为中国第一名山。 它的最高峰海拔一千五百多米, 山势雄伟磅礴,峰峦突兀峻拔,景色极其壮丽。 据说,古代的帝王即位以后,`都要来这里举行封禅大典。 什么叫封禅呢?说得简单点, 就是祭祀天地的仪式。他们在泰山顶上筑一座高台子,在那儿举行祭天仪式,叫做“封”;然后再到泰山脚下一个叫做梁父的小山上清扫一块地方,在那儿举行祭地的仪式,叫做“禅”。举行了封禅仪式,算是正式承受了天命,从此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统治天下了。
可是,秦始皇来到泰山脚下,却并不知道怎样举行封禅仪式。 问了问那些随从的官员,他们也都答不上来。于是,秦始皇就派人从当地找来七十多名儒生,向他们询问这件事。这一班儒生,都是孔孟的信徒。 他们信奉的是儒家思想,而秦始皇信奉的却是法家思想,这在政治上是互相对立的。所以,这些儒生都看不惯秦始皇的为人,甚至于认为他根本不配到儒家的圣地来举行封禅仪式。 但迫于秦始皇的权势,他们还是装模作样地议论了一番。 有人还故意刁难秦LA始皇,对他说:“古时候举行封禅大典,那礼仪可就太隆重啦!据说,为了避免伤生,天子用的乘舆,必须用蒲草包裹住车轮。 上山的时候,还要特别小心,象树木花草什么的,一点儿也不能损害。如今陛下连一辆蒲车也没有准备,就这么走上去, 恐怕不太方便吧。”
秦始皇看出这些儒生是故意捉弄自己,心里非常生气,不由得当面把他们喝斥了一顿。 他不但不听儒生们说的那一套,反而命令兵士们斩木除草,开山劈路,带着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员,一块儿攀登泰山。 到了山顶, 秦始皇在那儿煞有介事地祈祷了一番,就算是举行了封礼。
然后,他又率领众人堂堂皇皇地走下山来,打算再到梁父去举行禅礼。 谁知天公不作美,刚到半山腰,就下起大雨来。霎时间,一行人都被浇成落汤鸡似的,非常狼狈。幸好山坡上长着五棵大松树, 暂时还可以避避风雨。 秦始皇躲藏在大松树下, 念其护驾有功, 当即封之为五大夫。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这五棵大松树叫做“五大夫松”
不一会儿,雨过天晴。 秦始皇这才带着那一班随从,匆匆忙忙地到梁父举行了禅礼。 这次封禅,虽然挨了一场大雨淋,可秦始皇心里总觉得自己象古代的帝王一样,完成了一件大事。所以,他又命令李斯等人撰写了一篇韵文, 派石匠.17.第17页刻了一块三丈多高的大石碑,把它立在泰山顶上,用来为自己歌功硕德。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泰山刻石。
渡海求仙药
奏始皇祭了泰山,继续游览了山东半岛的许多地方,不多日子,又来到了瑯琊山(琊琊l6ng y6狼牙;今山东省胶南县南),就在那里住宿下来。
瑯琊山滨临大海,山水相连,别有一番风光。 当年,越王勾践称霸中原的时候,曾经在瑯琊山上兴建了一座观海台。站在台上,可以眺望大海的壮丽景色。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就有人传说在瑯琊东面的大海里,有三座神山,叫做蓬莱、方丈、瀛洲。在那里,住着许多神仙。他们没有事儿,就整天用炉子炼制仙药。 谁要是吃上他们那儿的一粒仙药,就可以长生不老。 据说,.早先的燕昭王、齐威王等人曾经多次派人到东海里去寻找那三座神山和长生不老的仙药, 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 秦始皇来到瑯琊,也打算派人去试一试。
这时候,恰巧有一个叫做徐福的方士专门跑到瑯琊来给秦始皇上书,说他有办法得到长生不老的仙药。 他告诉秦始皇,在东面的大海里,确实有三座神山, 神山上也确实收藏着长生不老的仙药。 可是,派一般人到那里去, 神仙是不接见的,只有多派一些童男童女到那里去,神仙才肯把仙药拿出来,送给您几粒。
徐福说的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可是皇始秦这个神仙迷却相信真有其事。他马上派遣地方官员从附近征发了几千名童男童女,把他们分别装在十几艘大船上, 让徐福带着到大海里去寻找那三座神山和长生不老的仙药。秦始皇把徐福打发走了,又天天盼望着他快点儿回来,好给自己带来长生不老的仙药。
其实,徐福是一个大骗子,他知道根本找不到神山和仙药,就带着从秦始皇那里骗取的大量钱财,乘着大船从海上远远地逃走了。 秦始皇在瑯琊眼巴巴地等了三个多月,始终也没有得到徐福的任何消息。最后,秦始皇感到实在没有什么希望了,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瑯琊,继续到江南一带去巡游。
这么一来,那几千名童男童女就给扔到大海里不管了。人们失去了自己的亲生儿女,一个个都恨透了秦始皇。
火烧湘山祠
秦始皇离开山东,来到江南,又游览了许多地方。眼看着一年的时间就要过去了,他便决定停止巡游,先沿着湘江乘船到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市)去,然后再从那儿返回咸阳。
这些天来,因为没有得到长生不老的仙药,秦始皇的心里一直不痛快。 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他就要发脾气,训斥人。
有一天,秦始皇巡游的船队航行到湘山(今名君山,又称洞庭山,在今湖南省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脚下。忽然间,不知从何处刮来一阵狂风,掀起层层惊涛骇浪。 秦始皇等人几乎翻船落水,一个个都吓得心惊胆战,惶恐不安,船工们急忙将大船靠到岸边,在那儿抛了锚。
秦始皇站在船头,朝湘山顶上远远地望去,却发现那儿有一座古老的祠堂。他心里挺纳闷, 就问身边的博士(有专门学问的人,充当皇帝的顾问),那儿是什么地方。 博士对秦柱始皇说:“那一座祠堂,就是有名的湘山祠,是供奉湘君的地方。”秦始皇仍然不明白,又问湘君是什么人。博士接着向他解释说:“湘君本是尧的两个女儿,名字叫做娥皇、女英。她姐妹两个一块儿嫁给舜做妻子,非常贤惠。后来,舜在视察江南的时候,得病死了。娥皇、女英到江南来找丈夫,也因为悲恸过度死在湘山。 后人为了纪念娥皇、女英,就修建了这座湘山祠,尊奉她姐妹两个为湘君。”
博士的话刚说完,秦始皇又吹胡子又瞪眼地发起火来。他毫无道理地认为刚才那一阵狂风是娥皇、女英作祟,有意跟自己过不去,不由得厉声喝斥道:“娥皇、女英,不过是两个妃子,称得起什么湘君?寡人从这里路过,她们俩竟敢如此兴风作浪,真是岂有此理!”说到这儿, 秦始皇马上唤来随从的官员,命令他们立即从当地调来三千多名刑徒(罪犯),将山上的树木一律砍倒,然后又放了一把大火,把湘山祠烧成了一片废墟。 他发泄了心中的怒愤,这才下令启驾,按照原计划返回咸阳去了。
这次巡游,几乎经历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秦始皇到处游山玩水,求神拜仙,不仅浪费了国家的大量钱财,同时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从此以后,秦始皇就越来越不得人心了.
差点儿要了命
秦始皇找不到长生不老的仙药,总不甘心。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二一八年,他又决定到瑯琊去巡游。有一天,巡游的车队来到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境内的博浪沙附近。
秦始皇坐在乘舆里面,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突然,一声怪响,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一个大铁锤。 大铁锤不偏不斜,正好击中了秦始皇身后的一辆副车。刹时间,只见碎片乱飞,副车被砸得粉碎。整个车队被迫停了下来。 士兵们乱作一团,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秦始皇定了定神,瞧瞧身后那辆被砸碎的副车,心里明白这一锤是冲着自己来的。“快来人哪,给寡人捉拿刺客!”随着秦始皇一声令下,惊慌失措的士兵们这才清醒过来, 急忙奔向大道两旁的树丛里去捉拿刺客。 可惜已经太晚了。刺客早已逃走,树丛里连个人影儿也没有。秦始皇急得什么似的,立即下令在全国各地进行大搜查。结果,一连搜查了十天,搞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也没有把刺客捉到手。
那么,这件事究竟是谁干的呢?
原来,博浪沙行刺的主使者, 是一位在我国历史上颇有名气的人物,名叫张良。 其实,张良并不姓张,而是姓姬。他本是韩国姬姓贵族的公子哥儿, 祖父和父亲都做过韩国的丞相。 这位姬公子年轻的时候,韩国就被秦始皇消灭了。他眼瞧着自己的国家灭亡了,非常痛苦,就决心想办法刺杀秦始皇,为韩国人报仇。
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英雄好汉,姬公子变卖了全部家产。兄弟死了,他连丧事也没有办,就离开了家,到外边去结交朋友。 没过多久,姬公子终于认识了一个愿意替他卖命的大力士。这位大力士的力气大极了。他手使的那个大铁锤,有一百二十斤重。 姬公子就让他天天操练,准备刺杀秦始皇。 后来,姬公子听说秦始皇又到东方来巡游,就带着大力士,一块儿来到博浪沙,预先埋伏在大道旁边的树丛里。没想到在秦始皇经过博浪沙的那一天,大力士认错了目标,并没有击中秦始皇的乘舆,只砸碎了他身后的那一辆副车。姬公子眼见得刺杀已经失败,就趁着车队慌乱的功夫,带着大力士一块儿逃跑了。
从此,他就改名叫张良,在下邳(今江苏省邳县东)一带隐蔽起来.秦始皇在博浪沙遇刺,差点儿丢了性命,心里很不愉快。结果,他只去了芝罘(ú浮;芝罘,今山东烟台半岛)和瑯琊等少数几个地方,就匆匆地返回咸阳去了。
修筑万里长城
自从秦始皇消灭了六国以后,中原地区算是平定下来了。可是,匈奴人的骑兵却经常侵扰北部边境地区,严重地威胁着秦王朝的安全。
匈奴是当时的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 哪里水草肥美,就到哪里去放牧。 这种漂忽不定的游牧生活,使匈奴人养成了一种勇猛好斗的强悍性格。 战国末年,趁着中原各国都在打仗的机会,匈奴单于(匈奴君主的称号)便率领着几十万骑兵向南侵扰,一举占领了河套地区。 他们不仅破坏当地的农业生产,还把大批的汉族人抓去做奴隶。
公元前二一五年,秦始皇为了保障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就委派蒙恬做大将,率领三十万士兵去攻打匈奴。这一次匈奴人打了败仗,只好向黄河北岸撤退。很快,蒙恬就收复了河套地区。 接着,又率军渡过黄河,去寻找匈奴的主力作战。 匈奴单于料想自己不是蒙恬的对手,便率领着他的骑兵向北方远远地逃走了。 蒙恬乘势夺回了黄河以北一直到阴山一带的广大地区,在那里建立了三十四个县。 这样, 战国以来匈奴人的军事威胁, 终于被强大的秦王朝克服了.
匈奴人虽然被打走了,但一有机会,还有可能卷土重来。怎么办呢?秦始皇想来想去,最后决定还是采用修筑长城的办法, 把匈奴骑兵永远隔离在边界的北面。
早在战国年间,燕、赵、秦三国为了阻挡匈奴南侵,就曾经在他们同匈奴交界的许多地段修筑了长城。 燕国修的叫“燕长城”,赵国修的叫“赵长城”,秦国修的叫“秦长城”。这一次修筑长城,除了接连和加固旧有的长城以外,还要在许多地段増修新的长城。 这项工程的规模真是浩大极了。
为了修筑长城, 秦始皇下令从各国征调了几十万民工,让蒙恬担任总指挥。 那时候,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没有先进工具,一切都要靠人力来完成。 民工们有的开山采石,有的建窖烧砖,有的搬运垒砌,整天在监工的鞭打下从事极其繁重的劳动。手磨破了,腿摔坏了,肩压肿了,也不让休息一会儿。因此,在修长城的过程中,成千上万的民工都被活活地折磨死了.
就这样,经过广大劳动入民许多年的辛苦劳动,秦始皇终于修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东到辽东的长达五千多里的长城。 这道长城又高又厚又长,就象一条巨大的游龙,随着山势的高低起伏,蜿蜒曲折地屹立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虽然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加重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负担,但在当时的历史系件卞,确实起到了阻挡匈奴人南侵的积极作用。 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是古代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和高度智慧创造的结晶.
焚书坑儒
公元前二一三年,秦始皇刚刚取得了打败匈奴的胜利,心里非常高兴,便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文武百官。
这一天,咸阳宫里香烟缭绕,鼓乐喧天,异常热闹。大臣们端起酒杯,纷纷走向前去,向秦始皇表示祝贺。有一个叫做周青臣的大臣,首先向秦始皇赞颂道:“从前,秦国的地面不过有一千里大,只是依靠陛下英明圣贤,才兼并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如今又打败了匈奴,凡是太阳和月亮照得到的地方,全都属于陛下的统治了。陛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消除了战乱的隐患,让天下的老百姓都安居乐业,自古以来的帝王,真没有一个人能和陛下的功德相比啊!”秦始皇听了这话,心里觉得很舒服,一面得意地笑着,一面夸奖周青臣是朝廷的忠臣。
可是,博士淳于越对周青臣的这一番话却非常反感。原来,在大臣们中间,淳于越属于主张继续实行分封制的那一派。 他听周青臣说郡县制好,分封制不好,就不由地站起来对秦始皇说:“臣下听说,商、周两代的国王传了一千多年,这都是实行分封制,有各国诸侯共同辅佐的结果。 陛下统一六国以后,不仅没有分封子弟功臣做诸侯,反而普遍设立了郡县,要是出一个象原先齐国的田常那样的乱臣贼子篡夺皇位,连一个帮忙的也没有,又怎么能挽救那种局面呢?如果不按照古代的制度办事而希望长治久安,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现在周青臣当面奉承陛下,只能加重陛下的过错。 象他这样的人,算不上什么忠臣!”
秦始皇见淳于越又提出分封诸侯的事,不由得放下手中的酒杯,招呼大家再重新议论议论。
这时候,已经升任丞相的李斯便站起身来,对秦始皇说:“古今时代不同,实行的制度也不能一样,这是理所当然的。 淳于越说的,都是夏、商、周三代的事,巳经过去那么多年了,又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呢? 如今天下太平,法令统凹,老百姓赵该好好地种田做工, 读书人也应该努力学习现行的法令制度。可是, 就有那么一些读报人, 总觉得现在的制度没有古代的制度好,他们到处造谣惑众,利用古书上的记载来攻击现行的国家制度。 这种情况不禁止, 对陛下的统治可就太不利啦! 依臣下看,除了秦国的历史书以外,应该把所有的历史书,还有私人收藏的《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等等统统地烧掉!”
秦始皇想了想,也认为李斯讲得有道理。 于是,他就采纳了李斯的建议,马上向全国各地颁发了一道“焚书令”:
除秦国的历史书以外,所有的历史书,一律烧掉;除博士官掌管的国家图书以外,私人收藏的《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一律焚烧。焚书令下达的三十天内,拒绝烧书的,处以黥刑(在脸上刺字),罚做四年筑长城的苦役。两个人以上在一起谈论《诗》、《书》的,一律斩首示众; 借古讽今的,全家一律处以死刑;官吏知情而不揭发的,判处同样的刑罚。医药、算卦、种树一类的书籍,不在焚烧之列。
各级地方官吏接到“焚书令”以后,马上积极行动起来。他们派遣了许多士兵,去挨门挨户地收缴和搜查书籍。在差不多的时间内, 全国各地到处都点燃了焚书的烈火。秦国史书以外的许多历史书,民间收藏的许多 《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还有其他许多珍贵的古书,就这样全都被烧成了灰烬。
秦始皇焚书,是一件很不得人心的事。本来,秦始皇焚书的目的,是为了压制不同意见,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结果,同秦始皇的愿望完全相反,自从焚书以后,反对他的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不仅一般的读书人反对秦始皇,就是秦始皇最宠信的那些方士们, 也都在暗地发牢襄,骂他残酷无道。
焚书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二一二年,有两个替秦始皇寻找仙药的方士侯生和卢生,就在一块儿偷偷地说:“秦始皇这个人,一向刚愎自用,专横暴虐,统一天下以后,更觉得自己是一个最了不起的君主。他专门依靠残酷的刑罚来治理天下,喜欢利用杀人来逞威风,丞相和众大臣都吓得俯首贴耳,谁也不敢对他说真话。 国家的事情,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一切都要由他一个人做决定。 象他这样贪图权势的人,本来就不应该替他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他们两个商量了一阵子,就带着从秦始皇那里骗取的钱财,人不知鬼不觉地逃走了。
秦始皇早就听说有许多读书人说自己的坏话,如今又发现侯生和卢生也逃走了,不由得暴跳如雷,勃然大怒。 他马上下了一道命令,委派御史大夫去追查那些诽谤自己的读书人。结果,在咸阳城里一共逮捕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 这些儒生受不了严刑拷打,为了替自己开脱罪责,就互相告发起来。这个人说那个人攻击过秦始皇,那个人又说这个人漫骂过秦始皇。 秦始皇正在火头上,也没有详细查证核实, 就下令把这四百六十多名儒生押到咸阳城外,全部给活埋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 因为秦始皇焚书,秦朝以前的许多珍贵的古书就失传了。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次空前未有的大浩劫, 也是秦始皇的一条极其严重的历史罪过。 从此以后,秦王朝的统治就开始走上下坡路了。
阿房宫与骊山墓
在“焚书坑儒”的同时,秦始皇还为自己生前死后的享乐而大兴土木,修建劳民伤财的阿房宫和骊山墓。
本来, 咸阳是秦国的都城,早在秦始皇即位以前,这里就巳经布满了豪华壮丽的宫殿。 秦始皇兼并六国的时候,又仿照六国宫殿的式样, 在咸阳周围兴建了许多更好的宫殿。当时,他还命令把从六国抢来的成千上万的美女安排在这些宫殿里,供自己寻欢作乐。
可是,秦始皇并不因此而满足。 焚书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二一二年,秦始皇又决定在渭河南岸的上林苑中再建造一座规模更加宏大壮丽的朝宫。 这座朝宫的前殿东西宽五百步,南北长五十丈,里面能够容纳一万人,中间可以树立五丈高的大旗。因为这座宫殿离咸阳很近,所以人们就叫它“阿房宫”。“阿”,就是近的意思。"本来,秦始皇打算在全部工程完成以后,给这座宫殿起一个美名,但不久他就得病死了,也没有来得及给它取名。这样,“阿房宫”就变成这座宫殿的定名了。
在这座朝宫的后面, 秦始皇还兴建了一大批宫殿,称为后宫。 这后宫的规模也十分庞大,据说是五步一楼,干步一阁,一座宫殿连着一座宫殿,就象蜂窝一样的稠密。每一座宫殿,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甚至在同一天之中,"各座宫殿里的气候也不一样。 这样的宫殿一共兴建了七百多所,即便秦始皇一天换一个地方,一直到他临死的时候,也不可能住遍所有的宫殿.
如果说秦始皇建造阿房宫是为了自己生前享乐的话,那么,修建骊山墓可就完全是为了死后的享乐了。
秦始皇找不到长生不老的仙药,知道自己总有一天要死。 但是,他幻想在死后继续享受人间的富贵荣华,所以就派人在骊山北麓为自己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坟墓。 墓坑挖到深深的泉水之下,里面修建了各式各样的宫殿,装满了无数的珍珠奇宝。 同时,还用明珠做成日月星辰,用水银制成江河湖海,用来象征天文地理。 为了防备盗墓,墓道里还装置了许多弓弩。 只要有人进入墓道,这些弓弩就会自动地放出利箭,把人射死。 陵墓的封土高达五十多丈,沿陵根走一圈有五里多路。 因为这座巨大的坟墓修建在骊山北麓,所以历史上就叫做骊山墓。
在骊山墓的周围,还筑有内城和外城。 内城为方形,周长二千五百多米,·在东、西、北三面建置城门。 外城为长方形,在东面建置城门。 当时,秦始皇还派人专门烧制了成千上万的兵马俑,组成一排排严整雄伟的方阵,埋在外城东门外的北侧。 武士俑身穿铠甲,手执各种各样制作精良的武器。陶马四匹一组,后拖战车一辆。 人马相间,显得非常整齐威武。 秦始皇把这些兵马俑埋在骊山墓的附近,一来为的是象征自己征战南北,统一六国的功绩,二来也为的是在死后让它们替自己保卫陵园。
为了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 秦始皇从全国各地一共征发了七十多万民工, 耗费了无数的钱财物资,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沉重的社会灾难。 那时候,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用的大量石块,都是从咸阳西北二百多里的甘泉山运来的。 当时,劳动人民曾经编了这样一首歌谣:
运石甘泉口
渭水为不流。
千人歌,
万人吼,
运石堆集如山阜。
这首歌谣,反映了搬运石头的艰苦情况,唱出了积压在劳动人民心中的满腔悲愤,是对秦始皇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这一暴虐行为的有力控诉。
天上掉下一块大陨石
秦始皇焚书坑儒,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 专横跋扈,穷奢极欲,必然要遭到强烈反对。.全国各地,到处都酝酿着反抗秦王朝暴虐统治的斗争。
公元前二一一年,在东郡(今河南省濮阳一带)就发生一起咒骂秦始皇的严重事件。
那一年,有一颗大陨石(陨,yün允)落到了东郡。.有人痛恨秦始皇,就偷偷地在陨石上刻了七个大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广。人们象瞧宝贝似的,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这一颗大陨石。 有人念了念陨石上的文字,还十分开心地说:“陨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七个大字,大概也是老天爷写的吧。 老天爷说'始皇帝死而地分',看样子,秦始皇恐怕活不了多久啦!”
这件事传到咸阳,可把秦始皇气坏了。他马上指派御史大夫到东郡去,追查是谁在陨石上刻的字。 老百姓们都说不知道。御史大夫在那里追查了许多天,始终也没有找到一点线索。 秦始皇非常生气,索性下令把陨石附近的老百姓全都抓起来,统统地杀了头。
那颗大陨石,也给扔到火里烧毁了。但是,严酷的刑罚并不能吓倒人民群众。过了不久,在秦始皇的眼皮底下,又发生了一件更加奇怪的事。
东邢落陨石的那一年秋天,又有人在华阴的平解道(今陕西省华阴县附近)上截住秦始皇的使者,对他说:“今年祖龙死。”使者询问其中的缘故,谁知那人连头也不回,大模大样地走了。秦始皇得到使者的报告,心里很纳闷,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了弄清这件事,他问了许多人。有人猜测着对他说:“'祖'是人的祖先,包含有开始的意思;“龙'是天子的象征,只有皇帝才能称作真龙天子。把这二者合在一起,'祖龙'大概也就是指始皇帝您说的。”
这么一说,可把秦始皇吓坏了。他心里想,既然“祖龙”是指自己说的,那么,“今年祖龙死”这一句话,不就是说我要在今年死去吗?本来,秦始皇这个人就很怕死,如今听了这一句话,更加害怕起来,连觉也睡不着了。秦始皇疑神疑鬼的,整天坐卧不安。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就请来一个算卦先生,让他给算了一卦。 算卦先生对他说:“这一年,陛下犯了灾星,很不吉利,只有搬家或者到外边去巡游才能消灾避难。”秦始皇听了,喑暗地寻思着:到外边去巡游,这还能办得到;要是让自己搬家,那可使不得。自古以来,帝王就住在京城,怎么能搬家呢?他想来想去,最后就下令把三万户老百姓从内地迁到北方的边郡去居住,算是替他搬了家。
秦始皇之死
在咸阳宫里,秦始皇又提心吊胆地度过了一年。 只要想到 “今年祖龙死”那一句话,身上就不由得冒凉气,出冷汗。虽说让那三万户老百姓替他搬了家,可心里总觉得不牢靠。为了消灾避难,公元前二一O年,秦始皇又开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巡游
陪同他一块儿去的,有丞相李斯、中车府令(掌管皇帝车马的宦官)赵高,;还有他平时特别宠爱的小儿子胡亥。秦始皇离开咸阳,通过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首先到达长江边上的南郡。.然后,又从南郡改乘大船,沿着长江东下,到江浙一带去巡游。不久,他们就渡过钱塘江,来到东南海边上的会稽山(今浙江省嵊县西北)。秦始皇登上山顶,在那儿举行了祭祀大禹的仪式。 接着又下令在大海里乘船北去,打算再一次到瑯琊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
这时候徐福正在瑯琊住着。听说秦始皇又要到这里来,直吓得他魂飞魄散,惶惶不可终日。 这些年来, 徐福花了秦始皇不少的钱, 也没有找到仙药。要是秦始皇怪罪下来,那可就没命了。他翻来覆去地琢磨着, 忽然灵机一动,又想出一个蒙骗秦始皇的妙主意。发心等秦始皇来到瑯琊,徐福不但不躲避,反而主动地去求见,对他说:“那一年,我们为陛下到东海里去讨仙药,眼看着到了三神山,可就是有许多大鲛鱼在那儿兴风作浪,挡着我们的大船不让通过。 如果陛下多派一些弓箭手,跟着我们一块儿去, 把那些大鲛鱼射死,就能找到仙药了。”这又是骗人的谎话。 可是,秦始皇很迷信,竟对徐福的话深信不疑。 他马上配备了几百名弓箭手,亲自乘船到大海里去寻找大鲛鱼,要同它们见个高低。 一直航行到芝罘附近的海面上,总算碰到了几条大鱼,朝它们猛射了一阵箭雨。秦始皇指挥着船队在大海里逛来逛去, 仍然找不到三神山。
由于长途跋涉, 劳累过度,他感到支持不住了,只好下令从山东半岛登陆,踏上返回咸阳的道路,共 六月间, 秦始皇率领众人来到平原津(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的时候, 就得了重病。 随行的医官开了一付又一付药方,全不顶事儿。 李斯等人真是又着急又担心。 要是皇帝在半道上突然死了,后事应该怎么料理呢? 皇位又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本来, 这些大事都应该及时向秦始皇请示,可是,秦始皇平时最忌讳说自己死的事,大臣们谁也不敢去找他。七月里,到达了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城北),秦始皇病倒了。他料想自己是凶多吉少了,不由得想起了远在上郡的大儿子扶苏。 原来,就在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的时候,扶苏曾经由面劝阻过他。 当时,秦始皇不但不听扶苏的劝告,反而把他撵到上郡去监督蒙恬修长城去了。 这时候,秦始皇又觉得应该尽快把扶苏叫回来, 向他安排一下继承皇位的事。于是,秦始皇召来李斯、赵高等人, 有气无力地对他们说:“快写信给公子扶苏, 要他把兵权交给蒙恬,马上动身回咸阳。 万一寡人好不了,就由扶苏主办丧事,继承皇位。”李斯等人马上遵照秦始皇的旨意,给扶苏起草了一份诏书。秦始皇挣扎着身子看了看,就吩咐他们盖上玺印, 尽快派使者33.第3页给扶苏送去。 可是,话还没有说完,秦始皇就闭上了眼睛,结束了他既大有作为又残酷暴虐的一生。秦始皇一死,李斯可就慌了神。
他心里想,沙丘离咸阳还有一千多里路,几时才能赶回去呢?万一秦始皇死亡的消息传了出去,准会引起天下大乱。 他想来想去,最后决定暂时保守秘密,等回到咸阳以后再说。李斯又找来赵高、胡亥,同他们两个商议了一下, 就把秦始皇的遗体安放在一辆能够遮阴通风的·“温凉车”里,放下车帷,外面的人什么也看不见。 除了他们几个人以外,其他大臣都被蒙在鼓里,以为秦始皇还活着。每天的饭菜,照常由知道内情的宦官送去。 百官奏事,也由他们在中间负责传达批示。 经过这一番精密的布置,李斯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他一面命令车队加紧赶路,一面让赵高尽快派人把秦始皇的遗诏给扶苏送去。胡亥登基同李斯不一样,赵高可不甘心让扶苏来继承皇位。 原来,赵高是一个宦官,只是因为善于察颜观色,才讨得秦始皇的欢喜,当上了中车府令。 扶苏为人正派,根本瞧不起赵高这号人,见了他总是爱答不理的。 因此,赵高就千方百计地同胡亥拉关系,一味地怂恿他胡作非为。 胡亥是一个昏庸·的家伙,同赵高正好臭味相投。 这么一来, 他们两个就勾搭在一起,成了一伙。所以,秦始皇一死,赵高就想趁机杀了扶苏,立胡亥做皇帝。
于是,赵高背着李斯, 把秦始皇的遗诏藏起来, 悄悄地去见胡亥,对他说:“先帝归终的时候,只给公子扶苏立了诏书。 扶苏一回来, 马上就是新皇帝了,没有公子您的份儿。这该如何是好啊?”胡亥哭丧着脸说:“这既然是先帝的遗命,我有什么办法呀?”赵高压低了声音, 露出一副十分狡诈的样子,说:“不,不,给扶苏的诏书我还没有发出去呢! 如今天下的大权, 就掌握在公子、丞相和我赵高的手里。 只要咱们想个法儿,还愁公子您继承不了皇位吗? 在这个关键时刻,公子千万要拿定主意啊!”听说自己能够继承皇位,胡亥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可又有点儿害怕。 他十分担心地问道:“不知丞相有什么意见?如果丞相不同意,这件事是办不成的。”赵高奸诈地冷笑道:“这件事由我来办,公子您放心好了。”
赵高找到李斯, 对他说:“先帝临终前立诏书的事,别人都还不知道。 如今诏书和玺印,都在公子胡亥那儿, 到底由谁来继承皇位,全凭您我二人的一句话, 丞相您看怎么办好啊?”李斯听了这番话,大吃一惊,不由得板起面孔, 责问赵高说:“由谁来继承皇位,先帝临终前已经做了安排。 您怎么敢说出这种罪孽的话来?这难道是做臣下的应该议论的事·吗?”别看李斯声色俱厉, 可赵高一点儿也不害怕。 他陪着笑脸,继续对李斯说:“丞相您先别生气, 我说这话也是为了您好哇! 请问丞相, 您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吗?您的功劳比得上蒙恬吗?您同扶苏的交情比得上蒙恬吗?”李斯不知道这话里暗藏着什么意思, 随声回答说:“我哪儿能跟蒙将军比? 当然不如他喽”赵高见李斯入了圈套,就接着说:“要是扶苏做了皇帝,必然要拜蒙恬做丞相。 那时候,丞相只好让位回老家去,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找在宫里做事二十多年, 知道公子胡亥心眼儿好, 对待大臣们仁慈厚道。先帝所有的公子,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 如果丞相立公子胡亥做了皇帝,他必然要报答丞相的恩德, 那么丞相这一辈子也就能够保住自己的地位了。”这时候,李斯仍然不肯答应,他说:“我本来只不过是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的一个普通老百姓, 先帝提拔我做了丞相, 子孙也都做了大官。 事到如今, 我怎么能做对不起先帝的事呢? 依我说, 还是应该由公子扶苏继承皇位,您不要再胡思乱想了。”赵高一听, 立刻翻了脸, 不由得露出一副凶狠阴险的样子,冷冷地说:“如今大权全掌握在公子胡亥手里 丞相不同意这么办,一定要惹下大祸的。 丞相也应该替自己的子孙着想啊! 否则的话, 到那个时候,恐怕再后悔也就来不及了”这一下,李斯倒害怕起来了。他愁眉苦脸地考虑了一会儿,终于长叹了一口气,答应了赵高的要求。 六新由”于是,赵高就拉着灰溜溜的李斯,一块儿去见胡亥。
三个人经过一番密谋,就假造了一份秦始皇的诏书, 规定由胡亥继承皇位。 同时,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 要他们两个马上自杀,不可违命。末了,赵高就找了一个心腹儆使者, 把这份假诏书给扶苏和蒙恬送去。 他们做贼心虚,不敢直接回咸阳,就向北绕了一个大圈,以便拖延时间,等待着扶苏和蒙恬那儿的消息。那时候,正是大热天,秦始皇的尸休开始腐烂发臭了。为了保住“温凉车”里的秘密,赵高就派人在沿途购买了大量的鲍鱼,放在秦始皇巡游车队的所有乘舆里面。这么一来,整个车队到处都是鱼腥味儿,人们就不会注意“温凉车”里尸体的臭味了。不久,赵高等人派出的使者到了上郡,把那份假诏书交给了扶苏和蒙恬。
扶苏是一个孝子,向来不敢违抗秦始皇的命令。他看了诏书,不由得痛哭了一阵子,拔出宝剑来就要自杀。蒙恬拉住扶苏,劝他说:“皇帝交给我三十万人马守卫边疆,委派公子来监督,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哪能随随便便地自杀呢?再说,谁能保证这份诏书就一定是真的呢?我看,不如向皇帝请示一下,如果是真的,再死也不晚。”扶苏摇了自摇头,流着眼泪说:“父亲叫儿子死,儿子就得服从,不用请示了。”说完,他就抹脖子自杀了。蒙恬不愿意这么胡里胡涂地自杀,就让使者把自己押起来,关在阳周(今甘肃省真宁县北)的监狱里,等待处理。胡亥、赵高、李斯听说扶苏已经自杀了,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地返回咸阳。他们马上公布了秦始皇死亡的消息,给他发丧出殡。 紧接着,胡亥就即位做了皇帝,号称秦二世。赵高升官当了郎中令,李斯依旧做丞相。
疯狂的大屠杀
秦二世做了皇帝,瞧着满宫的美女和金银财宝都归属了.自己心里真是高兴极了。他笑嘻嘻地对赵高说:“人生在世,不过一眨巴眼的功夫。 如今寡人做了皇帝,打算痛痛快快地玩乐玩乐,您觉得怎么样啊?”:赵高挤了挤眼睛,马上逢迎着秦二世说:“对,对,对!贤明的君主就应该尽情地玩乐。”接着,他把话头一转, 又皱着眉头说:“不过嘛····陛下虽然做了皇帝,可还有许多心头之患没有除掉呢! 不除掉这些心头之患,陛下就想玩乐,那可就太危险啦!”秦二世听说还有什么心头之患,不由得吓了一大跳,急忙问赵高是怎么回事。 赵高阴沉着脸,诡秘地说:“陛下的第一个心头之患,就是蒙家兄弟。,我听说,先帝本来早就想立Y陛下做太子,只是因为蒙恬、蒙毅的反对,这件事才没有定下来。 如今蒙恬虽然关在监狱里,可他兄弟蒙毅手里还有兵权, 陛下难道就不怕他们起兵闹事吗?依我看,陛下要想痛痛快快地玩乐玩乐,首先就得把蒙家兄弟杀了。
秦二世听信了赵高的话,马上派人去给蒙毅送信,逼迫他自杀。 使者到了代地(今河北省蔚县),见了蒙毅,向他传达了秦二世的命令,说:“当初先帝想立陛下做太子,您不同意,这就是不忠, 本来, 您犯了这么大的罪,就应该满门抄斩。如今陛下不忍心这么做,只命令您一个人自杀,您就瞧着办吧!”蒙毅争辩起来,说:“我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件事,陛下这么说,可就太冤枉人啦!”使者奉了赵高的密令,不管蒙毅冤枉不冤枉,马上把他处死了。紧接着,秦二世和赵高又派人去阳周,给关在监狱里的蒙恬送去一杯毒酒。 蒙恬知道这是赵高的主意,`非常气愤地.38.第8页说:“我们蒙家祖祖辈辈都是秦国的功臣,为国家立了许多功劳。如今我虽然关在监狱里,但只要招呼一声,我手下的那几十万士兵就会起来跟着造反。 可是,为了不辜负先辈的教导和先帝的恩德,就是死了我也不肯背叛朝廷。 我死了倒没啥,只是陛下如此昏庸残暴,可怜天下的老百姓都要跟着他遭殃了。”那个使者看了看蒙恬,冷冷地说:“我奉命而来, 就为的是让您把这杯毒酒喝了, 别的事情管不着!”蒙恬没有办法,只好端起那杯毒酒, 仰了仰脖子,一下子灌进自己的肚里。蒙恬和蒙毅,就这样平白无故地给秦二世和赵高害死了。大臣们都知道蒙家兄弟死得冤枉,可是谁也不敢说一句公道话。
秦二世害死了蒙恬和蒙毅, 接着又开始屠杀自己的兄弟姐妹。原来,尽管秦二世和赵高等人采取了许多保密措施,沙1丘纂改诏书的事,还是慢慢地传出去了。 扶苏虽然死了,可秦二世还有二十多个哥哥。 这些公子心里不服气,免不了在背地里发牢骚, 说一些指责的话。
秦二世心里有鬼,就召来赵高商量这件事。他对赵高说:“如今公子们都知道了沙丘的事,想跟寡人争夺皇位,这又该如何是好啊?”赵高说:“先帝本来有二十多个公子,陛下最年轻却继承了皇位, 他们能服气吗?依我看,只有把他们全杀了, 陛下才能高枕无忧。”秦二世连连点头, 把这件事交给赵高去办理。于是,赵高便捏造了种种罪名, 首先逮捕了六个公子和十个公主,把他们押到一个叫做杜(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的地方,统统地给杀死了。接着,又逮捕了十二个公子,把他们一块儿押到咸阳的大街上斩首示众。有一个叫做将闾的公子,还有他的两个同胞弟弟,也给囚禁在内宫。 公子将闾不服, 责问官吏为什么要逮捕他。秦二世就派来一个使者,,命令他说:“公子对陛下不忠,犯了死罪,本来就应该杀头的!”公子将闾争辩道:“朝廷上有事,我从来没有失过礼; 宗庙上有事,我从来没有失过节;奉命应对,我从来也没有说过错话,这怎么能说对陛下不忠呢?”使者说:“陛下怎么说就怎么办,我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公子再说别的也不顶事。”公子将闾知道自己难免一死,同他的两个弟弟抱头痛哭了一场, 就一块儿拔剑自杀了。
秦二世还有一个哥哥,叫做公子高。眼看着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就要被杀绝了,'公子高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天坐立不安。 他打算逃跑,可又怕连累了家室。 怎么办呢?他想来想去,觉得总归是个死 倒不如主动一点儿,还可以保全自己的妻子儿女。于是,公子高便给秦二世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先帝死后,在地下一定非常寂寞。 当初, 先帝活着的时候,不但管我吃饭穿衣,而且还赏给我一匹好马。如今,为了报答先帝的恩德, 我情愿以身殉葬,到地下去服侍先帝。”秦二世见公子高主动求死,心里非常高兴,马上批准了。同时,他还假惺惺地赏给公子高的家属十万钱,用来料理丧事。
后来,连朝廷上那些不听话的大臣,一个个也都撤职的撤职,处死的处死。就是丞相李斯,到这个时候也没有实权.
叔孙通说假话
秦二世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尚且.如此,对天下的老百姓可就更加凶狠暴虐了。 他不仅征发成千上万的民工来继续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而且还制定了比秦始皇时期还要残酷的刑罚,拼命地搜刮和镇压全国人民。 沉重的赋税和徭役,逼得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公元前二O九年七月, 终于在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县西南)爆发了以陈胜、吴广为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但是,秦二世这个狂妄昏庸的家伙,根本不相信天下会有农民起来造反的事。 有一天,关东某地的官员派人来报告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秦二世听了竞然大发雷霆,把那个人关进监狱。 从此以后,各郡县的官员谁也不敢报告实情,秦二世照旧过着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后来,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军占领了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县),声势十分浩大。
朝野上下,一时议论纷纷。秦二世仍然不信,就召来三十多个博士,问他们是真是假。博士们走上前去,指手划脚地说:“这些农民真的造反啦!请陛下立刻派军队去镇压!”秦二世听不进这种话,马上板起面孔,要发火儿。 见此光景,博士们不由得倒退了几步, 吓得再也不敢多嘴了。这时候,有一个叫做叔孙通的博士,却笑嘻嘻地站起身来, 不慌不忙地对秦二世说:“这些人完全是胡说八道!如今陛下圣明,天下合为一家,,人人安居乐业, 怎么会有人起来造反呢?陈胜、吴广那些人,不过是小偷小盗罢了,没有什么了不起。 陛下不必担忧,让郡县官吏把他们抓起来就是T.”听叔孙通这么一说,秦二世才转怒为喜,连声说:“对,对,对,是这么回事。”
当时,秦二世还提拔了叔孙通的官职,赏给他二十匹布帛和一套新衣服。那些碰了钉子的博士,私下里直骂叔孙通,说他向秦二世讨好,睁着眼睛说假话。其实,叔孙通是一个聪明人,早就看出秦王朝马上就要垮台了。 等领了奖赏以后,他就偷偷地逃出咸阳,投奔了农民起义军。过了不久,陈胜的部将周文就率领农民起义军的主力攻进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东北),一直打到离咸阳只有一百来里的戏(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这时候,秦二世如梦方醒,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少府章邯对秦二世说: “现在到别处调兵巳经来不及了,不如把正在骊山做苦役的几十万囚犯释放了,发给他们武器,组成一支军队。”秦二世同意这个意见,马上任命章邯做大将,让他率领这支军队去镇压农民起义军。章邯作战很有经验,他接二连三地打了几个胜仗,就把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镇压下去了。
腰斩李斯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以后,项梁、项羽和刘邦等人继续领导农民起义军进行反秦斗争。
公元前二0八年七月,他们.42.第12页在东阿(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打败了章邯。不久,又一举攻占了雍丘(今河南省杞县),杀死了守将李由,掀起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新高潮.李由是李斯的大儿子。 他作战阵亡, 也算是为秦王朝尽了忠。 可是,赵高不仅压下这件事不向秦二世报告,反而诬陷李由私通农民起义军,打算趁这个机会除掉李斯,由自己来做丞相。
有一天,赵高打定了主意,鬼鬼祟祟地跑进宫里,对秦二世说:“陛下身为天子,可知道天子怎样才能显得尊贵吗?”二世答不上来, 就问赵高:“您说呢?”赵高接着说:“天子要想显示尊贵,无非是深居简出,不能轻易地和大臣们见面。如今陛下年纪轻轻的,不一定什么事情都懂。 象这样整天和大臣们面对面地说话办事, 免不了有言差语错的地方。 万一在大臣面前露了短, 那陛下还能显得尊贵吗? 依我看,陛下就不必天天上朝了。 朝廷上的事情,交给我来办理,天天给陛下报告。陛下什么时候考虑好了, 什么时候再做决定。 这样的话,就不可能再出现什么差错,大臣们也就不会钻空子小看陛下了。”
秦二世听了赵高的话,就当真躲进宫里,再也不上朝了.:接着,赵高又去找李斯, 假惺惺地对他说:“近来, 关东的强盗越来越多, 可陛下还是照样地征发老百姓来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我老想着去劝说劝说陛下,可惜官儿小,说了也不顶用。 按说, 这是丞相应该做的好事。丞相怎么老坐在家里,也不去劝说劝说陛下呀?”:李斯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说:“说真的,我早就想同陛下谈谈这件事了。无奈陛下老是不上朝没有见面的机会。
赵高见李斯巳经上了钩儿,又进一步引诱他说:“只要丞相愿意去劝说陛下,那还不好办吗?我瞅着陛下什么时候闲着没事儿,就派人来报告,好不好?”李斯不知道这又是赵高的阴谋,便点头答应了。同赵高说得完全相反,有一天,正赶上秦二世和官女们在一块儿玩的时候,他才派入去唤李斯,说:“现在陛下正闲着没事呢,请丞相快点儿到宫里去。”李斯来到皇宫,却发现宫门紧紧地关闭着。他再三请求入宫,但秦二世正玩得兴致勃勃,哪里肯见他? 就这么着,李斯接连吃了几次闭门羹,不但没有见到秦二世的面,反倒招惹得他很恼火儿。有一天,秦二世召见赵高,怒气冲冲地说:“这些日子,寡人闲着的时候丞相也不来,.ー到寡人忙着的时候丞相就来。您说,这不是故意跟寡人闹别扭吗?””赵高故意装出一副很吃惊的样子,说.“要是象陛下说的那样,可就槽糕了!”秦二世不知道其中有什么奥秘,催他快说。赵高接着说:“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当初,沙丘的事情,丞相是参与了的。如今陛下做了皇帝,丞相还盼望着陛·下赏赐土地,封他做诸侯王呢。陛下一直没有对他封赏,他能不对您怨恨吗?再说,丞相原先也是楚国人,同陈胜吴广那些人都是同乡。丞相的大儿子李由防守三川(今河南洛阳一带地区),不但不发兵攻打他们,反而还和他们有书信来往。听说,最近李田又银项梁,项羽私通上了。事情到了这种地步,陛下再不好好官教営教迟相,用不子多久,'他们父.44..第14页子两个恐怕也要造反啦!”二世信以为真,就吩咐赵高派人去调查李由通敌的罪状.这时候,李斯才知道自己中了赵高的奸计。 他觉得事关重大,急忙去找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请他俩出主意。他们三个人商量了商量,就联名给秦二世上了一封奏章,要求撤除赵高的职务,停止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减轻赋税和徭役。但是,二世已经被赵高的花言巧语迷住了心窍。他看了这封奏章,不但没有査办赵高,反而把李斯三人关进了监狱。冯去疾和冯劫非常痛心,不久就在监狱里自杀了。
李斯没有自杀,他总觉得自己功劳大,再说又确实没有通敌,只要有机会见到秦二世,把事情说清楚,一定能够申明冤屈。于是,赵高便天天派人去拷打李斯,逼迫他承认和李由通敌谋反是事实。 李斯实在忍受不了毒刑拷打, 就招了供。到后来,他瞅机会又给秦二世写了一封信,表白自己的功劳和忠诚,要求査明事实, 宽大处理。 可惜,这封信没有传到二世那里,反而落到了赵高手里。 赵高当着李斯的面,,一把撕烂了这封信,还挖苦他说:“你现在是囚犯,还想给陛下写信,真不知趣!”事后,赵高恐怕李斯不服,万一有机会把实情说给秦二世,自己的阴谋就会落了空,便找来几个心腹,让他们装扮成秦二世派遣的官员,到监狱里去轮番审讯李斯。 只要李斯不承认, 就加劲地拷打。 这样反复试验了许多次,李斯忍受不了疼痛,就再也不敢说实话了。
后来,到秦二世派人来审查定案的时候,李斯仍然认为是赵高派来的人,就照供不讳,承认了通敌谋反是事实。 二世听了很高兴,对赵高说:“要是没有郎中令,寡人差点儿吃了丞相的亏!”不久,派去调查李由的人也回来了。 他告诉赵高,李由确实阵亡了。 李由一死,无人对证,赵高就放心大胆地随便捏造了几条李斯父子通敌谋反的罪状, 去向秦二世报告。二世马上下令,把李斯和他们全家老少押到刑场上,一律处以死刑。 李斯眼看着自己落了这么一个悲惨的下场,不由得拉着他二儿子的手,放声痛哭起来。只听得监刑官一声号令,李斯就给刽子手们拦腰斩断了。
李斯被害以后,秦二世认为赵高立了大功, 马上提拔他做了丞相,提拔他的弟弟赵成接着做郎中令。 同时,又从全国各地抽调了大批人马去支援章邯,要他尽快地把项梁、项羽和刘邦等人带领的农民起义军镇压下去。章邯投降农民军公元前二O八年冬天,章邯从全国各地抽调了大批人马,在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偷劫了农民起义军的大营,把项梁也给杀死了。 他认为农民起义军的主力已经被摧毁了,便率领着数十万秦军渡过黄河, 往北面去进攻盘踞在巨鹿的赵王歇。这时候,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又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他们兵分两路, 向秦王朝的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一路由项羽率领农民起义军的主力到巨鹿去打章邯,另一路由刘邦率领着去进攻咸阳。
项羽是原先楚国的大将项燕的孙子,作战非常勇敢。 他率领农民起义军来到巨鹿,马上同围城的秦军展开了决战。在一天的时间里,双方犬战了九个回合。结果,秦军打了大败仗。秦将苏角被杀,王离被擒。可是,在离巨鹿不远的棘原,章邯还有二十万军队驻守在那里。 项羽率军紧紧追赶过来,驻扎在漳河南岸,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秦二世和赵高听说前方打了败仗,非常恼火儿,专门派人来追查责任。章邯害怕受责罚,急忙派部将司马欣到咸阳去报告情况。司马欣到了咸阳,首先去向赵高请示。可是,赵高借口有事儿,一直让司马欣等了三天,也不接见他。 司马欣找熟人一打听,才知道赵高正在想着法儿陷害章邯。他觉得事情不妙,只好连夜逃出蔵阳。当时,他还多了ー个心眼儿,担心赵高派人来抓他,就没有再从原路上回去。
后来,赵高果然派人来追司马欣。 那人追了半天, 也没有看到司马欣的人影儿,就回去向赵高交差去了。司马欣回到军营,见了章邯,连声说:“糟糕!"糟糕!”章邯不由得大吃一惊,急忙问他出了什么事。 司马欣把去咸阳的遭遇一五一十地交代了一番。末了,他劝告章邯说!“如今赵高在朝廷上专权,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了。要是打了败仗,咱们少不了要受惩罚; 即便是打了胜仗,赵高心里嫉妒,也会捏造罪名陷害咱们,最后总免不了一死。事到如今,请将军还是另作打算吧。”听了这话,章邯心里七上八下的,难就在章邯进退两难的时候,项羽手下一个叫陈余的人,早先同章邯是朋友,派人送来一封信,劝他反戈一击,向农民起义军投降.章邯捧着陈余的这封信,反复地看了好几遍,越来越觉得有道理。 夜里,他悄悄地找来司马欣,一块儿商量这件事。司马欣也觉得,除了投降以外,已经无路可走。
他们商量到深夜,就写了一封信,派了一个心腹带着去见项羽,请求向农民起义军投降可是,那个人刚走到半路上,项羽就派军队渡过漳河,偷袭了章邯的大营。 章邯抵挡了一阵子,连夜收拾人马逃到汙水(汙,wu屋)。项羽乘胜追击,杀了秦军的大批人马。章邯万般无奈,只好再一次派人去找项羽请求投降。项羽召集部将商议,问他们允许不允许。 有的说:“章邯杀了咱们那么多人马,怎么能跟他讲和呢?”也有的说:“章邯打了败仗,咱们打过去把他杀了就是了,用不着跟他讲和。”项羽笑了笑,对众将说:“本来,章邯杀了我叔父,这个仇还没有报,是不应该跟他讲和的。 可是,章邯手下还有二十万人马,一下子把人家消灭掉也不容易。 再说, 咱们的军粮又快吃完了,也不利于长期作战。 所以, 只要他真心投降,还是答应了好。”商量到后来,大家都同意了项羽的意见。
第二天,项羽就派人召来章邯和司马欣, 在洹水南岸的殷墟(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共同订立了和约, 让他带着刚投降过来的人马,跟着农民起义军一块儿去进攻咸阳。
指鹿为马
项羽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刘邦也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了武关,打开了通向咸阳的东大门,消息传来,秦二世和大臣们都吓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坐立不安。可是,赵高这个大野心家,却想趁机会杀了秦二世,自己做皇帝。他害怕大臣们不服气, 就想先耍一个花招试验试验。
有一天,赵高去上朝。同往常不一样, 他既不坐车,也不骑马,却牵着一只梅花鹿上了大殿。秦二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是怎么回事赵高看了看秦二世,又看了看众大臣,一本正经地说:“这是臣下刚得到的一匹好马,打算献给陛下。”秦二世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说:“丞相真会开玩笑,这明明是鹿,怎么能说是马呀?”赵高挤了挤他那双奸邪的眼睛,好象是向大臣们示威似的,连声说:“是马!是马!这明明是马,怎么能说是鹿呢?如果陛下不相信,请让众大臣说说,这究竟是鹿还是马?”听赵高这么一说, 秦二世更加莫名其妙了。 他吩咐众大臣都过来仔细瞧瞧, 看看这玩意儿到底是鹿还是马。 许多大臣不知道赵高在要什么鬼花招,都围着那只梅花鹿看来看去,什么话也不敢说。有几个无耻之徒,明明知道这是一只梅花鹿,但为了向赵高讨好,就附和着他说:“是马!是马!这哪儿是鹿?”也有几个正直的大臣,坚持说;“是鹿,是鹿! 这哪儿是马?”
事后,赵高便捏造种种罪名,把那些说实话的大臣都关进了监狱。 这么一来,大臣们就更加害怕他了,赵高又精心策划了一些日子,感到准备得差不多了,就派女婿阎乐和弟弟赵成带着一千人马去杀秦二世。 他们包围了皇宫,不由分说,上去就捆绑守门的卫兵。卫兵大吃一惊,质问他们想干什么。
阎乐说:“刚才有强盗闯进了皇宫,你们为什么不管?”卫兵一边挣扎着,一边跟他们分辩,说:“这里防守得很严密, 根本没有什么强盗闯进来。”话音刚落,只见阎乐挥起宝剑,一下就结果了那个卫兵的性命。接着,赵成便命令那一千人马弯弓搭箭,一齐朝宫里乱射。宫里出来几十个士兵跟他们搏斗,也都给杀死了。
秦二世听说出了事, 吓得浑身直打哆嗦。 他死乞白赖地拉住一个宦官,埋怨道:“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呀?以至于弄到这种地步!”那个宦官一甩袖子,扫了他一眼,说:“我以前敢跟您说实话吗?要是把实话告诉您,恐怕您早就把我杀了。”说完,那个宦官就逃命去了。说话之时,阎乐已经带着人马闯进宫里。他指着秦二世的鼻子破口大骂,说:“你这个无道的昏君,杀了那么多人,办了那么多坏事,实在是罪大恶极。如今,天下的老百姓都起来造反了,你打算怎么办,也应该好好地考虑考虑了!”秦
二世还想拖一下时间,哀求着说:“我想跟丞相见面,一块儿商量商量,行不行?”阎乐板着面孔,恶狠狠地说:“不行!丞相不在这儿!”“既然如此, 请丞相即位做皇帝,给我一个郡的地方,让我做一个诸侯主行不行?”“不行!”51.第20页“那就让我做一个万户侯吧?”“也不行1”秦二世仍然不甘心,又说:“那么,给我留一条活路,让我和妻子儿女一块儿去做老百姓总可以了吧?”阎乐抖了抖手中的宝剑,很生气地说:“你别罗唆了!我奉了丞相的命令,要替天下人除掉你这个昏君。今天要是杀不了你,回去还没法交差呢!这时候,秦二世才知道上了赵高的大当。 可事到如今,巳经无法挽救了,只得摸了把宝剑,战战兢兢地自杀了。当时,他只有二十三岁。
赵高的下场
阎乐和赵成逼死了秦二世,急忙拿着秦始皇留下来的传国玉玺,去向赵高报告。
赵高拿到了玉玺,高兴得什么似的,”立即召集文武百官,要进宫做皇帝。可是,大臣们都不同意。 他们就象商量好了一样,一个个都站在大殿的外面,谁也不肯土朝。赵高害怕大臣们联合起来反对自己,只好改变主意,跟大臣们商量说:“如今二世已经自杀了,需要另立新皇帝。我看子婴这个人还不错,又是二世的亲侄子,可以由他来继位。
秦本来也是一个王国,始皇帝统一了天下,才改称为皇帝。现在,东方六国纷纷自立, 也都有了王,秦剩下来的地盘已经不多了。 如果再让子婴继续称皇帝,恐怕有点儿不合适。我看,还是象从前那样,先让子婴称王吧。”大臣们议论了一番,最后都同意了赵高的意见。
按照当时的制度,他们决定先让子婴斋戒五天,然后再到宗庙里去举行即位仪式。子婴听说赵高要立自己做秦王,心里非常不安。 他想,赵高是一个心狠手毒的家伙,如今又让自己来继位,,这里面肯定没有安什么好心。 于是,子婴就找来心腹韩谈和自己的两个儿子,跟他们商量对策,他说:“赵高杀二世的目的,本来是想自己当皇帝,只是由于大臣们反对,才不得不立我做秦王。他野心不死, 过些日子还会杀我的,.这又该如何是好啊?”韩谈说:“赵高这个家伙无恶不做, 什么坏事也干得出来。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与其等着让他来杀咱们,还不如先把他杀了呢! 只是赵高这个家伙非常狡猾,咱们得想一个妥善的办法。”
子婴考虑了半晌,忽然灵机一动,说:“我想这么着:过几天,该我到宗庙去即位,我如果坚持不去的话, 赵高一定要亲自来请我。 到那个时候, 咱们就下手把他杀了, 您们看怎么样?”韩谈和子婴的那两个儿子,都同意这么办。到了第五天头上, 赵高和大臣们一齐来到宗庙里,迎立子婴即位。 可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 赵高派人请了几次,子婴推辞说:“我生病了,今天不能去。”赵高很生气,果然亲自来请子婴。 见了子婴,赵高没好气地责备他说:“公子好不懂事! 今天是公子即位的日子,大臣们都在那里等着您,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去?”话音刚落,冷不防子婴举起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 一下子将赵高刺倒在地。韩谈等人也跳了过来, 用宝剑往赵高的身上乱砍。赵高这个祸国殃民的家伙,终于落了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
秦王朝的末日
子婴杀了赵高,人心大快。 文武百官纷纷赶来向子婴表示祝贺,一致拥立他即位做了秦王。可惜好景不长。 子婴刚刚做了四十六天的秦王,刘邦就率领农民起义军打到了霸上(今陕西省长安县东),离都城咸阳只剩下几十里路。秦王朝的末日巳经来临了!
秦王子婴面对这种形势,心一筹莫展。 身边的大臣们也都吓得惶恐不安,谁也想不出挽救局面的好办法。 子婴心里暗暗地琢磨着:打吧,明摆着不是农民起义军的对手; 逃吧,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军,也无法脱身。 想来想去,最后只剩下、了投降这一条路。
于是,子婴便下令打开咸阳的城门,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去迎接刘邦。 他们一个个都穿着白色的丧服,仿佛一支出殡的仪仗队。 子婴的脖子上还系着一条绳子,表示自己有罪,情愿被勒死。就连随行的车马,也象是带孝一样,全都半路上,迎面碰上了刘邦。大臣们赶紧弯下腰, 静静地候立在大路旁。 子婴毕恭毕敬地走向前去,向刘邦献上了秦始皇遗留下来的传国玉玺和兵符、节杖。 刘邦派人把子婴看管起来,马上率领农民起义军开进了咸阳。项羽也率领农民起义军来到了咸阳。 他一心一意要报仇雪恨,把巳经投降的秦王子婴,还有皇室贵族和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都给抓起来杀了。咸阳的大街上, 到处都是尸体和血污。 项羽觉得这样还发泄不了心中的愤怒,就命令士兵们放火焚烧咸阳城。他今天烧一处,明天又烧一处,直烧得咸阳城内外浓烟四起,火光冲天。
这场大火,一连烧了·三个月还没有熄灭。宏伟壮丽的阿房宫,还有那无数金碧辉煌的宫殿楼阁,全都变成了一片废墟。秦王朝就这样被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 从公元前二二一年建立,到公元前二O六年灭亡,秦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