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少年:18岁自闭症少年和他身边人的故事

我希望他能交到一个朋友

我希望他能清晰地交流

我希望他能自己离家

我希望他能好好上学

我希望他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做

......

这是山姆的妈妈在他5岁被确诊自闭症那年列下来的愿望清单。

18岁的山姆看到这份清单时,不解地说:“这些都很简单啊!”

妈妈笑了:

“这些曾经不简单,曾经非常难。”

这份愿望清单,可能会让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有共鸣。一个一个小小的、看似“正常”的事情,正是我们期待的未来。

在知名度高的自闭症题材影视作品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天才的成长,或者看到一些家庭的悲苦。今天我们想跟大家聊聊一部比较小众的电视剧——《非典型少年》

它没有天才,不浪漫;

它也没有凄惨,不伤感。

回归日常琐碎的生活,故事围绕一位高功能自闭症少年,讲述了他和他身边形形色色的人。

跳脱出聚焦于自闭症本身的视角,这部剧告诉我们,可以如何和自闭症患者相处。

▲ 山姆


不迷人的主角

一个穿着朴素,甚至基本只穿那一套衣服的男孩,背着双肩包,戴着大大的降噪耳机,神情紧张地走进校园。在学校他几乎没有朋友,同学们都三三两两在嬉闹,他却坐在角落拿着自己的记事本写写画画。

▲ 无法很好社交的山姆,只能“遥望”同学的互动


你可能不太会喜欢他

说话生硬、时不时抽动起自己的苹果肌、偶尔莫名其妙地笑、自顾自谈起南极企鹅就滔滔不绝、焦虑时不停拨弄手上的橡皮筋、遇到吵闹的情况就会突然掀桌跑开......

山姆自己也非常清楚,他说:“大家都说我是怪胎。”

▲ 一边倾诉,一边陷入自我刺激(拨橡皮筋)的山姆


还好他有自己的“小天地”。

山姆小时候看过关于南极的纪录片,他热爱南极,对企鹅尤其狂热。他可以守着看一般人觉得无聊的企鹅直播,只为了见证企鹅宝宝从蛋里钻出来的那一刻;他可以在海洋馆坐上一整天,记录企鹅的生活起居。

渐渐长大的山姆,有了自己的想法。虽然困难重重,但他想要独立地生活,想要体会爱情和性,这对于他来说,无异于一场大冒险。

尝试去朋友家过夜,却因为忍受不了噪音和招财猫不断挥舞的手臂而逃离,深夜走在马路上被警察当作不良少年逮捕;

尝试和一个倾心于他的“古怪”女孩谈恋爱,却因为不懂爱情,给女孩列出优缺点清单、嫌女孩吵把她关到衣柜、当着女孩全家人的面宣布“我不爱你”,让两人的关系陷入僵局;

尝试去读大学,但大学由于比较“松散”,要求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很高,他无法适应不规律的校园生活,也无法适应开放式的课堂,在挂科边缘疯狂试探;

尝试和朋友一起独立生活,却因为两人生活习惯大不相同,最终难以忍受,爆发争吵......

每一步都好难好难,但山姆在周围人的支持下,在自己的决心下,慢慢地往目标接近着。

▲ 努力练习“友好微笑”的山姆


不完美的母亲

在山姆妈妈的身上,相信不少母亲都能看到“努力干预”的自己的影子。

她给山姆精心设计了一套桌游,告诉山姆在外如何应对各种猝不及防的突发状况。

▲ 这个游戏挺有意思的,有需要的家长们不妨参考一下

山姆妈妈根据家周围的情况,画出了路线图,每掷一次骰子,就往前走多少步,然后就会出现一个“小状况”。

例如,山姆投掷骰子,走出4步,对应剧情为“听到了最害怕的狗叫声”,再给出几个选项“A.戴上降噪耳机 B.跑开 C.大叫 D.打狗”,让山姆选择恰当的行为。骰子的每一面都是数字“4”,因为山姆对这个数字特别偏爱。

不得不说,妈妈真是家庭干预的大师级别了~

她有一整套表情包卡片,告诉山姆如何辨认他人的表情和情绪,也引导他在不同场景下做出合适的反应。

山姆有自己钟爱的气味,所以妈妈给山姆准备了单独使用的洗衣粉

她还在镜子上贴上提示纸,告诉山姆要抹除臭剂。

这些物料、这些行为,大家是不是觉得挺熟悉的?

在妈妈的努力和坚持下,山姆一点一点在进步。

比如,童年时期一生气就尖叫哭喊还打自己的山姆,在进入青春期后,总算有了相对可接受的“替代行为”:转圈踱步。妈妈已经很欣慰了。

很爱孩子,很懂孩子,山姆妈妈却也不自知地进入了另一个极端:过度保护

▲ 即使和丈夫出去约会,妈妈也很难松弛下来


在山姆逐渐成长后,妈妈却依旧摆脱不了“事事帮他”的想法,即使山姆想自己去服装店挑选一件衣服,她也要提前打电话给商店,强硬要求对方限制进店人数、关掉店内音乐等等。

结果,山姆倒是尽力克服着障碍在购物,妈妈却因为和商店人员沟通起冲突而被逐出。

在“帮助孩子”和“保护孩子”的矛盾中,妈妈慢慢失去了自我。她放弃了事业和爱好,她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山姆身上,当不那么被山姆需要时,她非常落寞。

她出轨了,和一个“无关”的人在一起时,她感到放松。

要求一个母亲在面对自闭症孩子时保持清醒的自我,太残酷,但看到迷茫的妈妈,也同样令人心疼。

从尽心尽力干预山姆,到一度成为山姆独立路上的“绊脚石”,妈妈承受了太多,她也需要被疏导。

▲ 妈妈在自闭症互助会上的坦白


不坚强的父亲

和很多不愿意接受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一样,山姆的爸爸在确诊之初选择了逃避

只是,他逃得很彻底。

▲ 爸爸向女儿坦白当年离家的原因


他不顾年幼的山姆和尚是婴儿的山姆妹妹,收拾行李离开了家。这一走,就把育儿重担全部留给了妈妈。这中间的辛苦,虽然剧中没有拍出来,但我们也不难想象。

尽管后来,爸爸还是回归了,陪伴在家人身边,但他并没有真的接受山姆。敏锐的妈妈也觉察到了这一点。

虽然爸爸在为自己辩解,但他的行为骗不了人——

他跟自己最好的朋友,隐瞒了山姆有自闭症的事实;

他几乎不懂自闭症干预中的种种“术语”;

他一直认为长大后的山姆“没事了”......

在和妈妈争吵、亲身经历山姆在外面揪陌生人头发等事情后,爸爸才真正醒悟:

我的孩子有自闭症,这将一直伴随着他

慢慢地,爸爸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山姆的教育中,和他一起探讨爱情、友谊、独立。他终于也可以大方承认山姆的自闭症。

在朋友笑谈“你的孩子有问题,小时候动不动就大喊大叫、大声吵闹”“我不可能让我的孩子和山姆玩”时,一向温柔的爸爸愤怒了,他告诉朋友:

“他有自闭症,真的有。”

“如果你让孩子和不同类型的朋友玩,他就不会变成一个粗线条的混蛋。”

朋友的儿子阿洛和山姆同岁,在学校里欺负山姆,骗取山姆的钱还侮辱他。

▲ 这里看得人太爽啦~解气!但愿我们在面对歧视时,都能拥有这份回击的勇气。


爸爸对自己的“出言不逊”,感到一种坦诚的、释然的轻松和快乐。

好朋友们

除了爸爸妈妈,山姆身边还有很多朋友,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另一个“不正常”面,但他们围绕在山姆身边,包容并支持着他。

● 山姆妹妹

无疑,作为一个自闭症患者的妹妹,她身上获得的来自父母的关注,实在是太少了。

妹妹在被家人的忽略中长大,被要求要帮助哥哥。叛逆的、冲动的、陷入同性爱情烦恼的妹妹,仍然对哥哥保持着最大的温柔。

她会在山姆言行举止怪异时,直接给他一拳;也会在山姆被同学欺负时,勇敢地去保护他。即使在因为分手而闭门不出时,也不拒绝山姆“教我学车”的邀请。

● 教父

扎希德是山姆的好朋友,他们一起在一家电器店打零工。扎希德自封为山姆的“教父”,因为他总能给山姆提供很多人际关系上的“指点”。

也许从某个角度看,扎希德不是一个“好好青年”,他沉迷女生、吸大麻,偶尔满嘴跑火车,但他却非常体贴。理解、尊重、接纳(竟然完美执行了邹小兵教授的三原则~),扎希德包容着山姆的种种“怪异”,也陪伴着他一点一点独立生活。

▲ 扎希德对意外上台发言的山姆比出小心心


● 女友

山姆的女友不是讨喜的类型。妹妹常常吐槽她一副“英国女王作派”,拿腔拿调,略显做作;她也因为自身的性格原因,被同学孤立、被霸凌。

但她很爱山姆,她接受山姆的“边界”,两人在磨合中不断升华着这份宝贵的爱情。

在高中毕业晚会上,她非常有创意地提出了“无声舞会”的策划案,并完美执行,只为了给山姆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她可以和山姆共舞。

▲ 舞会上的接吻


● 治疗师

山姆社区里提供治疗师咨询服务,山姆常常去找他的治疗师茱莉娅聊天。

茱莉娅并不高高在上,她非常认真地聆听山姆絮絮叨叨的讲述,帮助他提炼重点,解决问题。她敏锐地捕捉山姆的每一丝进步,大胆地鼓励他继续去“冒险”(尝试谈恋爱就是她的主意),推动山姆往前走,而不是在妈妈的怀抱中停滞不前。

▲ 专业的治疗师茱莉娅,其实背后对爱情有着很重的“疑心病”,有一个恋爱的烂摊子


被善待的山姆,也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角色,不能一味是被保护,他学着去保护他人。

▲ 山姆学着去照顾妹妹


一些“坏人”

当然,生活并不总是如此美好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接纳和帮助自闭症人士。山姆必定会碰到很多磕磕绊绊。

当山姆的女友致力于为他办一场无声的毕业舞会时(每个人戴蓝牙耳机共享音乐),有家长非常愤怒地反对,认为自己的孩子精心打扮的发型不能被耳机压垮。

▲ 学校里反对无声舞会的家长,告诉山姆妈妈,他们不肯为了山姆一个人而妥协


有同学在山姆的毕业手册上,写下污言秽语,导致山姆当场崩溃,砸了学校的桌子。

▲ 同学在山姆的毕业手册上写“怪胎”“变态”“失败者”“笨蛋”


有人利用山姆的单纯和善良,骗他积攒的零花钱,事情败露后还当众打他。

总有人嘲笑他这,嘲笑他那。

“有病”这个标签,被贴在山姆身上。只要走出家门,山姆就承担着受伤害的风险,辱骂他的语言,常常像蚊子一样在他耳边环绕重复。

这个不可避免的阴暗面,是这部剧里散不开的乌云,时不时就会飘来。山姆还是得面对,但还好他不是独自面对。

▲ 在山姆被骂不正常后,妹妹的男友安慰山姆:嘿哥们,这世界上没有人正常。


这部剧的每一季评分都几乎在9分以上——

不“神化”主角,不渲染苦难,不刻意煽情;

既有童话般的美好,也有真实生活的写照。

它并不只讲山姆一家,还讲了很多其他自闭症家庭,有人因为十几岁的孩子终于能说5个字的句子而欢呼,有人因为孩子死活不肯剪头发而烦恼;

它还花了很大力气去关注山姆周围的人,去用他们的视角看自闭症,去展现他们各自的问题和难处,让普通人也能有代入感。

所以,无论是不是自闭症,都可以看看《非典型少年》(每集只有20分钟左右~)。

如果是,那么可以从中看到有趣的家庭生活,也能通过这部剧来审视自己的当下,还能学到很多干预的理念和方式;

如果不是,那么这部剧会让你更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拓展对世界的认知。

星儿守望者拍着胸脯向你推荐,好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