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是吵吵闹闹想要快点离开的地方。
长大了,家,是日思夜想分分秒秒想回去的地方。
小时候,暗地里偷偷流的眼泪,大多数是因为被父母责备,心中委屈,偷偷躲到一个地方哭泣。
长大了,深夜在被窝里默默流的泪水,是因为想家想父母,恨自己的无能为力,怕父母的快速老去。
小时候,和父母赌气,不吃饭跑到房间生闷气,过不了多久,妈妈就会一边责备一边把热乎乎的饭菜端到房间里。
长大了,工作不顺心,跟自己生气不吃饭,坐在宿舍里,哪怕是坐到天黑地暗,肚子咕咕叫,不会有人嘘寒问暖,冷冰冰的空气中,只能出门觅食。
小时候,想要的东西如果父母不给买,就会吵吵闹闹,整天板着个脸,等到东西出现在眼前才开心。
长大了,工作了,自己想要的开始节约,能不买就不买,不是生活必需品,一律pass掉。有时候看到觉得适合父母的东西,往往因为囊中羞涩,难以下手。孝心有,能力不足,才开始明白父母当年的不易。
小时候,家里需要帮忙家务活,年轻任性的自己要么以学习为借口,要么就说和朋友约好了出去玩,赶紧溜走。
长大了,常常想要回家,帮着多做点家事,让上了年纪的父母可以歇歇。奈何这样的时间实在太少太少,才开始后悔小时候不愿意多帮点忙。
小时候,父母一唠叨,心里就开始烦,要么充耳不闻,要么给他怼上几句,气得父母不知该说啥好。
长大了,出门在外,一切自己负责。没有人会提醒什么事不能做,没有人会指导你哪件事该怎么做,一切靠自己摸索。有时候某些事应验了父母昌唠叨的话,方明白那是两人大半辈子积累的人生经验,可以让自己少走好多弯路,才开始后悔在家的时候怎么就没多听点多学点。
小时候,常常羡慕能够到处游玩的人,回来后听他们讲述丰富多彩的旅程,巴不得马上放下书包跟他们一起走。
长大了,偶尔也有了出去旅游的机会,却想起父母一辈子都没有走出家乡小小的土地,一辈子看的山水风景,也就局限于家乡的那点田园风光。想带他们出去,他们从来不答应,什么怕晕车、不喜欢统统都是借口,一切只是为了给我们省钱。因为这些,自己也就不敢有说走就走的任性。
自踏入幼儿园的校门开始,小学、中学、大学,家——就成为了一次次的转身,告别。每一次似乎都是毅然决然,从不犹豫。个子越长越高,离开的时间越来越长。从每天回家一次,变成一周一次,后来变成一学期一次,再到后来,就是两三个月一次了。
每次回家,等待我们的,对我们翘首以盼的,是身体日渐佝偻的父母。只要带点东西回家,就一定会听到他们在唠叨:怎么浪费了这么多钱?人来了就好了,买这些做什么?又不是外人。
然而,每次离家,不仅背包,行李箱,全部都被塞得满满的。大到好几斤重的柚子,小到牙刷牙膏,父母总是仔仔细细放着,绝不会漏掉任何一点东西。回家的时候背一个书包,离家的时候不仅书包鼓得没法背,手中也多好几个大包小包。
我喜欢吃辣条,全家人知道。每次要离家,妈妈总是唠叨着这些东西不能吃,对身体不好。一边又让小妹去买了一大袋,偷偷塞进行李箱中。
小时候的我不是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的我不是出色的子女。我的心中充满愧疚,只能谨记这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我能力不大,只祈求在有生之年,能够尽自己所能,报父母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