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经过半年紧张的学习终于结束了。我每天除了把他的知识“学一遍”,还要给他辅导监督,有时候还要顺带讲讲“大道理”发发牢骚,甚至来几声“震天吼”,就在他放假的这一刻,终于可以舒缓一口气了。
以前一位朋友家孩子上了小学,她表现很紧张,甚至比孩子压力还大,特别孩子考试,那更是如临大敌,当时因为没有身处地的境遇,并且觉得她小题大做,不以为然。
好多家长可能都深有体会,我们小时候当娃时候,别说家长督导作业了,甚至有的字都认识不了几个,作业爱写不写,你要是不上学还多个劳动力,还能省一部分钱。
至于考试爱咋咋地,考100分没奖励,没啥可骄傲的,也不炫耀,考20分的父母也没有磨磨唧唧,拳打脚踢,都一样。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没有任何人管。
如今自己当了家长,我才知道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境况大为不同。现在的家长越俎代庖,帮忙削铅笔,整理书包,给孩子背书包(儿子班里有个女孩现在还叫家长帮忙穿衣服),接送,辅导作业,还有代劳孩子写作业的,作业稍微马虎就是家长不负责的表现,比起父母那一辈操心几十倍,真是事无巨细 面面俱到。
但是我至少不像别的家长那么操心和焦灼,不是我学问高,也不是我心态好,而是我深知孩子不能拔苗长。同时我也不断在学习,努力的配合孩子的成长,但是没有那一本教科书会有方法叫你怎么教育孩子,每个孩子性格不同,就像这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所以只能是摸索着前进。
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以分数论成败,只要你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或者得了100分,老师高兴,家长也皆大欢喜,如若不然,你就是成绩不好的表现。
就像临考试进校门前,听到的都是同样的话:“好好审题,认真写字,一定考个好成绩……”甚至有的家长还威胁孩子,考不好就如何如何,考好了奖励什么,这不是给孩子无形的压力吗?
在看考试走出校门,听到千篇一律的话:考咋样,能得100分吗?都考完了,说这些话还有用吗?像我这样考试完了连问都不问的貌似就是异类了。
我对孩子只说一句话:“考试只是检查你半年来掌握知识的程度,多少分都不重要。”当然我也很笃定孩子不会考太差,因为综合他平时成绩就能心里有数,何必考试时再给压力?
但是也认识一位家长,她在临考试前充满了担心,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唉声叹气,殊不知孩子也感受到了她的情绪,已经造成紧张状态了,孩子内心焦灼,考试临场发挥都会心里都会有阴影。这样能考好吗?
我们知道成绩不等于能力,也明白将来孩子人生不会按照我们设定的轨迹发展,但是却愿意阻断孩子的创造力,“指导”孩子这事能干,那事不能碰,叫他不能自己体会遵循内心的发展,把许多自身潜力的东西都泯灭了,所以我们的孩子有那么多高分低能了。
孩子考100分,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家长和老师只是引导教化作用。不要把他自己的付出抹杀掉。而且我们的家长有个通病,最爱问孩子考试成绩,考的好的一脸骄傲,不好的就倍感羞愧。
孩子考试成绩平平,也可能自身动力不足,没有发现吸收所学的东西,或者平时教育孩子方式方法不对,或者学习积极性没有被挖掘。
前几天一位朋友说起他的儿子满脸自豪。孩子考取的学校是南开大学和厦门大学。因为是男孩,小时候也没少操心。他说孩子小时候学习成绩很一般,也没啥上进心,那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可他就是一副我行我素,事不关己的态度。
后来他自己像是开窍了,愿意努力的时候,那成绩简直就是飞跃,老师和同学都大跌眼镜,连他们夫妻都觉得孩子真是质的变化。
他归结这是孩子的内在动力被挖掘了,对知识有渴求,有了一定的原动力,才开始上进。这个过程也属于一个感知的过程,只要有兴趣了,才有欲望为之努力。
我记得有句话说:分儿分儿,学生的命根。可见分数一定程度上还是不能避免的成为当下孩子努力的目标,因为我也是俗人,不可避免落入俗套,但是我绝对不会逼孩子必须考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