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师说绘画心理学day35

所谓的“早恋”

现在的孩子有的在10岁左右就已经开始两性的情感懵懂了。在小学里,很多孩子就认定谁是谁的白雪公主,谁是谁的白马王子。

这阶段常常能看见孩子画出这样的画面,一对身体紧紧依偎的男孩女孩,或是深情对望的男生女生,或者隐秘一点,把一对男女画在树的后面。无论他们怎样表达,掩饰还是不掩饰,我们都看得出来,这是在画情爱。

只要画出这样的画,就显示他们的情窦之门已经开启,但并不代表他们已经开始在谈恋爱了。这样的表现说明他们的情感能力很健全,是件值得欣慰的事。

这个时期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并不成熟,也非常敏感,从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就可以看到,这些两性懵懂的画面多半都充满浪漫的气息,这也说明他们对爱情的理解还处于最纯真浪漫的想象阶段。

隐藏表达的孩子,展现出个性的羞怯和内敛,而直接表达的孩子,有可能接受的家庭教育相对比较开放,父母面对这个问题的心态也很健康,很正面。

正确的做法是,对孩子们的各类情感需要致以最大限度的尊重,因为一个人情感的部分是他最真实、最天然、最专属的部分,拒绝接纳他们的这种情感,就等于拒绝承认他的天性。好在今天的父母不会像我们那个年代的父母,把这种意识当作洪水猛兽,现在他们都能够以宽容的态度来面对。情爱是人类的本能,接纳这份人性,才算是善待这个生命。

早于同龄人对情爱有觉知且更敏感的那部分孩子,也是对艺术有觉知且更敏感的那部分孩子是具有情感和灵性的优势的。

这阶段的绘画能够陪伴他们走过这个情窦初开的阶段,让他们把经历的甜蜜、苦涩和所有的感受,都能够以艺术的形式保留下来,这也会赋予他们自己一份艺术创造力。

徐静茹《看画识童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男孩“狗不理期”(7~9岁) 7~9岁的男孩子很调皮好动,精力过于旺盛,民间称他们“狗都嫌”,我称之为男孩“狗不理...
    满奕教育阅读 858评论 0 0
  • 重新认识儿童绘画 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自我的重要工具,是人类一个特殊阶段的艺术活动, 它伴随儿童成长,是儿童表达思想...
    满奕教育阅读 981评论 0 0
  • 儿童画里面的攻击性 孩子具有天生的攻击性,攻击性其实是一种健康的生命本能,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攻击性缺失的孩子...
    满奕教育阅读 4,375评论 0 0
  • 家庭关系在孩子的画中,一目了然 孩子经常画的家人,在他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也代表和他的关系良好或是他心中的权威。...
    满奕教育阅读 1,261评论 0 1
  • 情绪的表达 男孩子表达在画里面的情绪最多,但是都不直截了当,往往是露出尖牙或通过战争、厮杀、武器、火焰、喷溅等画面...
    满奕教育阅读 2,1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