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那无处安放的焦虑

但凡家里有一个初中娃,老母亲的日子肯定不会无忧无虑。

小学时候的乖宝宝已经开始步入青春期,青春叛逆的孩子真不是那么好惹的。

再加上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还没有熟悉中考的规则,疫情也时不时来凑个热闹。

这些让本来日子过得并不太平的老母亲更是焦头烂额。

上海2022年最特殊的一届中考早已尘埃落定。

参加此次中考的各位莘莘学子,也已离开自己曾经就读四年的初中母校,奔赴到自己心仪的或者不那么心仪的新学校,开启自己求学生涯的新篇章。


世外桃源

这届中考的硝烟已经消失在时间的历史中,但关于中考的故事还在,其中两个比较特殊的中考考生的故事,让我感慨不已。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本地一位男学生,动迁时分了两套房,爷爷奶奶住一套,自己和爸爸妈妈住一套。

孩子小升初时,父母帮他选择了本区一所私立初中。为了孩子读书方便,父母把自己原来住的那套房子卖掉,置换到私立初中旁边,买了学区房。

孩子在私立初中就读后,父母就开始张罗给他补习功课。私立学校一年几万学费,加上他外边的一年补课费十几万。

私立学校学习压力比公里学校要大很多,作业量也和公立学校不可同日而言。初中四年,这个孩子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周末两天他就在各个补习班中穿梭。

四年私立学校学费加上补习费,没有一百万,也离一百万差不太远了。

今年中考,这男孩子考上本区的一所区重点高中。

孩子父母接到区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后,立马开始安排孩子进行高一的补课事宜。

高一补课费比初中要高,每个月很少几门的补课费就已经是五位数了。

房子是是没办法换回来了,孩子父母也不打算把家搬到高中学校附近。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路上就花去个把小时。

我不知道这孩子初中四年是怎么度过的。不知道他是不是夜以继日地不断做题,做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辅导班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知道这几年他有没有睡过什么好觉。

一个正在长身体的男孩子,承受那么繁重的学习任务。忙忙碌碌四年,考试结果肯定不是他父母想要的,肯定也不是他自己想要的结果。

否则他父母不会在高中还没有开学,就给他安排高一补课了。父母中,有一个人的工资全部拿出来给孩子交补课费。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位女学霸。初一她是年级第一,初二她还是年级第一,初三第一学期她仍然霸占年级第一的宝座。


一片安宁

中考前,本区一所市重点高中向这位学霸姐姐伸来橄榄枝,但被她一口拒绝。她认为凭她一直以来稳健的学习成绩,想凭自己的实力考进更好的市重点高中。

中考结束,她的分数线达到附近一所区重点高中。

学霸姐姐的中考故事是我儿子同学妈妈告诉我的。她说这个女孩子她很熟悉,得到这个消息后,儿子同学妈妈直接失眠了好几个晚上。

今年突然出现的疫情,导致学生们在三月中旬就被迫在家上网课。

因为疫情,上海市此届中考科目中,体育满分、综评满分、实操也是满分。

这样一来,学霸和普通学生之间的差距就很难拉开了。

再加上中考改革后的数学难度不大,过程要求比较高,答题逻辑性和完整性要求比较高。

习惯于做难题的数学学霸在这次数学科目中考中,并没有考出非常理想成绩,没有拿到理想数学分数。

如果家长拼尽全力挤鸡娃,结果也不过尔尔,那么鸡娃的意义在哪里?

如果不那么鸡,娃也能考进这所区重点高中,那将近小百万的高昂的补课费补了些什么?

难道只是家长花钱买个心安吗?

孩子真的需要这么打鸡血般补课吗?

私立学校作业本来就很多,每天晚上做作业到很晚。周末也一点没得休息,马不停蹄地上各科辅导班,又有做不完的作业。

孩子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

如果孩子真的想学习,自己自然就会努力。如果孩子不想学,补再多的课也没有用,也根本补不进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