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孔子说到:古代帝王唯有周文王最无忧无虑的了。因为他有贤明的父亲王季,有英勇的武王为儿子。父亲为其开创基业,儿子武王继承遗志完成他所没有完成的事业。
武王继续着太王、王季、文王未完成的功业,戎马一生灭掉殷朝取得天下。周武王这种以下伐上的行为,不仅没有使其失掉显赫天下的美名,反而被尊为天子,掌握普天下的财富,世代宗庙中享受祭祀,子孙永葆祭祀不断。
武王晚年才承上天之命而为天子,因此还有许多没来得及的事业。武王之后,周公辅佐成王成就周朝的德业。追尊太王、王季为王,用天子的礼制来祭祀祖先,并且把这种礼制一直实行到诸侯、大夫、以及士人和庶人中间。周公之礼为:如果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人,那么父亲就按大夫之礼下葬,而按士人之礼祭祀;如果父亲是士人,儿子是大夫,那么父亲按士人之礼下葬,按大夫之礼祭祀。守丧一周年,通行到大夫;守丧三年整,就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至于给父母守丧本身没有贵贱之别,对于天子和庶人都是一样的。
此段说到了周礼之初的具体方案,也就是说到了世间人通过社会角色开始分工。从商代之间的奴隶社会开始走向封建和奴隶共生模式,这一走八百年,逐渐形成华夏社会的特有模式,而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中,礼制成了整个社会的核心纽带。
这里继五经之礼,到周公年代开始有了周礼的详细执行,也开启历史纪元,至此华夏文明就有了传承脉络,父以士下葬而子为大夫就以大夫之礼制祭祀,这是父系社会正在走向繁荣的开始。真是一个璀璨文明的开启。
而这种社会建制以祭祀为上,可见那时候就建立孝德文明和君臣之礼,以致于到孔子年代提炼儒学要义,提出中庸之道始于周初的礼制,也有了中国之说。为什么是中国,就是传承中庸之道的国家(个人以为),在现今社会就知道全面历史开启于周,之前是传说为多,到了孔子年代文化记载逐渐成为主流,再到汉时有司马迁之《史记》开始有了系统的历史脉络。
文明迭代始于封建社会,逐渐远离奴隶社会的那种低级社会架构,开始有了文化的大发展。周公不可谓不伟大,后有孔子说到“吾从周”的思想归宿,也有了诸子百家的大放异彩,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至今都受用无穷。
祭祖以明始于礼,中庸之道传万年,我等从来出于周,华族文明续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