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重度豆瓣用户,豆瓣电影top250很早以前就已经全部刷完,那个时候,我自认为自己已然看透这个世界,已经足够成熟、老练、世故,可以活好自己的一生,毕竟通过电影,我已经活过250次了。
呵,多么幼稚而可笑。
我的确看了很多很多,但却仅仅只是在看罢了,我一味追求的是数量,想要趁早把这些经典吞下,但是他们却连消化都还没来得及,就已经被下一部电影所取代。
所以那个时候,我脑海中留下的,只是250个故事梗概,诺干个演员、导演的名字,一些美丽的场景,一些经典的台词,仅此而已。
抱着250个故事,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但是,却不会使你变成一个深刻的人。因为,故事往往以情节取胜,而不是思想。
于是,我困惑地发现,自己在面对生活时,依然会不知所措,依然会茫然无知,依然会犯蠢犯浑,依然会自暴自弃,所有电影主人公的反面教材依然没有让我吸取教训,相反,却在我人生中一遍又一遍的上演,和所有人一样。
我开始意识到,看电影并没有让我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我还是我,看电影也并没有改变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依旧幼稚、可笑,甚至比原来的无知来的更加无知,这种无知,是不知道自己无知的无知。
我突然想起有人在知乎问:读书与不读书到底有啥区别。看到一个很棒的答案:读书与不读书并没有什么区别,可能最大的区别是,那些读过书的人,往往会认为自己和没读过书的人有区别。这就是我在看完250部电影之后最愚蠢的看法,自认为自己已经和他们不一样了。
其实没有任何不一样。
于是,我决定重头再来,重新品味这250部电影,这一次,我很慢、很有耐心。因为已经对情节了如指掌,我没有将注意力在放在这上面,而是用心去观察每一步电影的内核,或者说,灵魂。
我相信,能排上前250号的电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故事和技巧,更在于它的灵魂,而这一点,第一次囫囵吞枣的我是很难抓住的。
一部一部慢慢去品味这些电影,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节奏舒缓的片子,这在之前是很难想象的。记得第一次刷时,往往是《盗梦空间》《阿凡达》等等这样快节奏的电影给我的印象最深,而像是《比海更深》、《海边的曼彻斯特》这样的慢节奏却总会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而现在,我却觉得慢节奏的电影更有味道,这就好比舒缓的巴赫和躁动的摇滚,清淡的日料和浓重的火锅,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那些短暂的、强烈的刺激已经不那么吸引我了,反而是那些意味深长的、层次丰富的、反复回味的镜头让我动心。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莎士比亚、巴赫还有梵高的作品可以成为不朽的杰作吧。我也可以很大胆的预测,类似的情况会在电影界发生,不朽的作品,是意味更深长、层次更丰富的,那些炫技的、一览无余的电影,只能成为每个时代的通俗作品,很快便会泥沙俱下、石沉大海。
所以,我惊喜地发现,尽管看电影并没有让我跟睿智、更成熟、更深刻,但却锤炼了我的品位。我从一个酷爱炸鸡汉堡的小孩变成了喜欢清茶淡饭的老人,从一个喜欢重金属快节奏强刺激的年轻人变成了喜欢轻音乐慢节奏有回味的成年人。我不知道哪种品味来得更好,但对我自身来说,应该算是品位的升华。
最近,我已经二刷了不少电影,每重新看完一部,我内心的一种感觉就加深了一些,我似乎在所有这些电影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的内核,一开始我并不知道那个内核具体是什么,直到最近刷完《教父》和《美国往事》后,我意识到了,所有这些电影,其实都在讲述“善良”,都在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也无论你是何种身份何种信仰,都应该做一个善良的人。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不能选择自己的外貌,甚至于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可以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
真的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却在我回过头去看时,才真正意识到,而这可能已经在漫长的刷影过程中,深深埋进我的骨子了去了。
很庆幸,我一直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且我相信,自己会一直善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