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内心,清晰开悟

荣格说:“只有在你检视内心深处时,你的视野才会变得清晰,朝内挖掘的人终将开悟。”

不难看出,三者因果相连,环环相扣:于荣格而言,检视内心是一切进步的基础,继而清晰视野,最终得以开悟。

首先,检视内心何以得到清晰地视野?在我看来,所谓检视内心,既是,自我探索认可——于嘈杂的舆论中,自问“你怎么看?”,从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以排除媒体引导,大众偏好,获得理性视野;也是,自我反思——于行为背后,自问“这么做对么?”,时刻抽离自身于时代环境背景之下,摆脱历史局限性,获得透彻视野。

正如,菲兹杰拉德写《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一战后浮华的美国梦中,抽离自身,揭示道德价值观的崩塌,还原那世人嗤之以鼻的盖茨比为最纯粹的追梦者,不顾世俗,终是众人负他于那歌舞升平的泡沫幻影中。试问,若菲兹杰拉德随潮进入华尔街,不检视内心,得到清晰视野,何能唤醒二战后的美国?

再之,清晰视野如何得以开悟?“开悟”一词略有禅意,却不失现实含义。于我而言,所谓开悟,即是在自我审视后,于清晰视野中,找到自己的生活乃至人生的意义。如此,便念想起孙牧心先生,正是在监禁的地下室里,与自己交心,于年月里看清人生,终独寄文学为一生之宿命:牢笼里,以之隔绝黑夜;流浪着,以此为落叶之根......生死,富贵,名利,终无以存,正如梁文道所言:“他是世界的局外人,于文之中,寻木之本心。”此不为悟,何也?

故而,我对荣格之言深以为然,以自我内心的检视得到清晰视野,从而开悟。巨鹿之上,若无项籍只念复仇的清晰心志,黑色秦旗何以折断血染,悠悠长风中,悲歌复诵的即是芈姓子孙的开悟;莫奈残年几近失明,若无心头清晰的光影,如何在画卷铺满睡莲和紫藤,后花园里他的仲夏和春暮时光便是画家的开悟。

那么,再反观现实,又有多少人为夺他人之赞,众生之信,丢失自我,模糊视野,终生陷于浅薄名利之中?因此,于己,我愿如叔本华所言的恒星,坚守内心,目视混沌的宇宙,却独于自我,清晰视野,终于电光火石间,凭心为引,得以开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语言与精神分析 四川大学哲学系 霍大同 第一讲 1999年3月1日 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题目,我准备讲的课的题目是“...
    团的花园阅读 5,545评论 0 19
  • 什么是有福? 耳朵里听不见是非, 眼睛里看不到争斗, 嘴里说不出伤人的话。 什么是乐? 经历过许多坎坷, 却没被困...
    赣B七七阅读 221评论 0 0
  • 从来不知道如何去想,如何去把内心的一个期望辨别永远。脑中无穷力量,自我陶醉于清高,赋予世界一病态,然后苟延残喘。行...
    青春被忘路阅读 230评论 0 1
  • 《鬼谷子》捭阖第一 奥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
    执子之念阅读 264评论 0 0
  • #白马生慢,我自手书#躲在某一点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
    灿灿_4992阅读 2,992评论 264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