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2:50睡,5:26起床
人生的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亚里士多德)
无觉醒,不成长。
苟活者众,所以平庸。
借助移动互联网,罗振宇们完成了一次“商学院下沉”,在这里你也能接触到大佬,虽然是隔着网络;借助学员和会员的标签,也能形成高知的身份标识;一系列不能错过的认知升级,也能在朋友圈形成高逼格的印象。
但这些得来容易的认知与满足感,也很容易消散,很难对每个人更能起到升级与赋能的作用。(网络)
赋能与否,还得看你除此之外的学习,尤其是做事中的历练。
典型的中国教育被切割为两段,我姑且称为NO.1筛选阶段和NO.2培养阶段。
头十几年为了拿到大学门票,死抱备考科目(竞争激烈的地区把奥赛和才艺也列入其中),无休止的“打怪升级”,以分数和奖项为筛选标尺,算是“读书”吗;进入大学之后,才切换至培养模式,锻炼大脑、养成品格、传承文化……“读书”的本真浮出水面。
基础教育过分突出精英筛选职能,保证了一定的公平性,代价是中国青少年集体让渡了十几年的光阴,以至后面既要补齐人生课,又要学好专业知识,全都压缩几年的大学教育内。
而扭曲的社会评价体系,执迷学历层次,超出了对专业性的考量。实际效果是延长筛选阶段,把本应止步于高考的分流环节,后推到硕士乃至博士考试。
面对市场饱和带来的就业困境,清北博士转型中学老师,微观上无可厚非,但在国家层面,这种择业观不值得鼓励。从舆论引导,到政策环境,更应该为博士向外开拓空间,释放人才的内生力。
我注意到,录取名单出炉后,家长群体的喜悦溢于言表,欢呼“这是基础教育的胜利”、“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他们认为,清北学霸来传播前沿知识、拓展思维、激发动力,能满足高层次的教育需求。单就基础教育而言,这是可喜的开端。
一路陪跑的家长,盼望子女获得“素质教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很遗憾,引进清北博士这股清流,对于白热化的教育军备竞赛,恐怕也只是扬汤止沸。
我的高中记忆没有跑远,身边不乏同学在衡水中学复读,这几年又眼看着弟弟妹妹们的教育压力升级加码,才明白了中国孩子生活在高度筛选型的社会,所谓“博雅教育”的空间被不断挤压。当教育演变成一台择优机器时,教育工作者也就被异化被为考试的附庸。
升学率是学校聚拢名气和生源的筹码,越是高档的中学,越把高分视作命根。不幸的是,这套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素质教育天生相克。
有人曾指出:“学校是让‘学霸’再回去培养学霸,不是资源浪费,是教育模式的复制,更高效更便捷。简单粗暴地复制,原地踏步地复制。精英教育变成只会考试的学霸教育。唯学霸,唯文凭的教育,才是真正的资源浪费,人的浪费。”
这是黄土地上令人唏嘘的古老循环:放羊—娶媳妇—生娃—娃再放羊,在一间间现代化的教室里,在一双双孩子空洞的眼神里,重新演绎着。
教育新业态的饕餮盛宴,有人搜敛食材,有人操刀烹饪,有人暴饮暴食唯恐营养不良……
众人拱起的教育囊肿里,包裹着社会资源在里面空转。
比起奔向中学加剧教育两极分化,清北博士奋战在科学的前沿阵地,则是从外部一点点撬开现有教育模式那僵硬的躯壳。外面射入的阳光,将驱散基础教育阶段的压抑,激励着年轻人走到躯壳之外,在市场竞争中证明自己,而不是窝在躯壳内费尽心思一考定胜负。
选自《清华北大博士争当中学老师,我为什么感到忧虑?》
(赞同。隐忧不小。作者不是站在某一个人的立场,而是从国家、社会的角度引发思考。)
二、看至道学宫白云先生《暗杀伊朗名将,美国这次玩砸了》,分析得头头是道,真是高手。
心想,我们的初中生也应该多看看这样的文章。一则关注时事对中学生尤为必要,而以时事为“教材”启发学生思考,非常入时入景入情又入心;一则高手的文章恢弘透辟,酣畅淋漓,是不可多得的思想渊薮。
三、又搜罗了一些写作资料,有待从中汲取养料。
四、要矫正物质奖励“有毒”的想法,尝试一下“飞来奖品”的“淘课堂”。
淘课堂:
教师多一些淘气;
师生多一些互淘;
课堂多一些乐淘淘;
学生在淘宝中磨练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