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至今整整五十八年了。
雷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的很多事迹都是润物细无声。
雷锋“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同志。他对自己非常节俭,而对别人却非常大方,把自己的津贴攒下来捐给灾区,送给有困难的战友;
雷锋经常去参加义务劳动;他在出差的火车上,帮旅客端茶送水……
如果要问雷锋精神在今天的社会还有什么意义,也许正是在这些平凡中的伟大,无数细微的温暖加起来,社会就更加和谐。
在《雷锋日记》中所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雷锋精神”。
今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雷锋精神的主要内容:
1.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
2.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
3.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
4.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5.钉子精神。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向雷锋学习活动席卷全国,“雷锋”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真善美的象征。在大街小巷都写着毛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红皮日记本的封皮上,也是印有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字样。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上小学时,语文课文中就有一篇课文是向雷锋同志学习;我们在音乐课上学习的歌曲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只要学校有合唱比赛,合唱的歌曲一定是这首歌。
我们班级的音乐老师孙老师,把我们分成两部分,让我们唱“二部轮”,“学习……”“学习……”往往是我们唱了两三句,不知不觉就合在了一起。
孙老师让我们停下来,一再强调,自己唱自己的,二部别跟着一部跑,一部也别等二部。
按照孙老师的指导,我们重振精神,又开始一轮的练习,到最后,不知道是一部慢了,还是二部快了,反正是还没到“合部”,我们已经自觉的合到了一起。
就这样,一遍又一遍,把站在前面指挥的孙老师,累的两支胳膊好像都放不下来了,我们总算是“轮”明白了。
在那次的歌咏比赛中,我们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们每天上课前,都由音乐委员起头,唱上一遍《学习雷锋好榜样》。
连我们上、放学的路上,都排着整齐的队伍,嘴里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虽然对一些歌词懵懵懂,但我们的歌声是嘹亮的!
不同的年代,“雷锋精神”有不同的内涵,它们顺应并推动时代。
50多年来,雷锋带来的暖流,汇成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也来一首不是诗的诗:
三月暖阳伴春风,
亿人奋笔颂雷锋。
文明礼貌助人乐,
勤俭节约爱劳动。
莫道雷锋一阵风,
美名事迹传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