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

孩子的内向和胆小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要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必须首先分清孩子到底是内向还是胆小。



内向,是一种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的孩子比较慢热、喜欢安静,做事情会深思熟虑,交朋友也比较谨慎,除了亲密朋友之外,对别的人比较冷淡,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但是他们并不缺少勇气。


内向和外向相对,只是性格特质的不同,无好坏之分,家长无需刻意去改变孩子,努力去接纳即可。



胆小则不一样,胆小一般是由于后天的遭遇导致的孩子畏缩、没自信、过于规矩,不敢尝试,遇事就哭、害怕就躲。


胆小的孩子内心一般都是充满不安和恐惧的,所以我们只有弄清楚孩子恐惧的来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的办法。



关于孩子恐惧的来源,大家可以去看阿尔伯特心理学试验。


这个实验的对象是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实验者通过建立条件刺激让这个小婴儿形成获得性恐惧,给孩子的性格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为实验过程过于残忍,我们就不细说了。


但是通过这个实验,实验者得到结论,后天养护人的行为对于孩子的性格有直接的影响,孩子的恐惧和胆小,和看护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关系。



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成长初期,对于外界的事物都是充满好奇的,他们的脑海中并没有“害怕”的概念,但是家长的很多不当的养育行为却会增加孩子的恐惧。


1、过度保护


担心孩子受伤,什么也不让孩子去尝试,无论孩子想做什么,家长都会说“不”,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自我怀疑、优柔寡断,不敢尝试新鲜事物。


2、过度恐吓


孩子淘气的时候,经常有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吓唬孩子,“你再……,我就不要你了”、“你再……,小心我揍你”等等。


孩子不会知道家长只是随口说说,他们会真的以为自己会被抛下,所以就会乖乖服从,慢慢的就会越来越胆小。


3、贴标签


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


有的家长非常喜欢给孩子贴标签,孩子稍微有点畏惧,就会被家长说成胆小,时间长了,孩子就真的变成家长口中胆小的孩子了。



了解了恐惧出现的原因,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来给孩子更多的接纳和鼓励,帮助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


同时,也可以通过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比如绘本或者游戏,来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下面这些绘本中充满了勇气,可以在带着孩子看的过程中,启发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家长之间的沟通也是门艺术 就在刚刚午休的时候,孩子班里一位从未有交集的妈妈给我发来语音电话,我以为按错了,就给挂了...
    朕是平民阅读 721评论 0 1
  • [玫瑰]20221012品格教育直播金句: 1.改变是需要过程的,修行的道路没有尽头; 2.教育应该顺其自然,遵循...
    c33421577b00阅读 656评论 0 0
  • 做为家长,经历确实比孩子多,也不想孩子犯自己曾犯过的错误,便时时警醒孩子,纠正孩子,喜欢给孩子讲大道理,把自认为对...
    凌雅米乐思Lisa章阅读 1,033评论 0 0
  • 三毛《哭泣的骆驼》:这四个人生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爱的红绿灯阅读 2,981评论 0 1
  • 中原焦点团队第33期中级班学员坚持分享第237天 总约练88次 来访者55 观察员29 咨询师4 (一) 昨天在小...
    被阳光照耀下的自己阅读 1,08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