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酒说起

古典小说为何把饮酒说成吃酒而非喝酒?

古代的酒由酒曲反复酿造,类似现在的女儿红或米酒。今天我们喝的白酒,他们称为”臭酒“,一般人不喝的。白酒流行,在清末明初军阀兴起的时候。

李太白酒不离身,与友相逢要喝酒,与友离别要喝酒,人生得意要喝酒,人生失意也要喝酒。杜甫有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

斗酒多大量?以唐代度量衡换算,最少四斤。

李白爱酒人尽皆知,又因为名字中带一个白字,容易让人误以为,他喝的是白酒。实则不然。李白所喝类似于今天的米酒。

米酒的酒精度低,可以喝得多而慢醉。

故而李白斗酒诗百篇,在醉倒前,乘着酒兴,诗意洋洋洒洒。

米酒里边,酒和米参半,故说成吃酒,就不奇怪了。

古代文人为何爱吃酒?

文人追求雅兴,不太考虑吃饭问题。也因此文人容易穷困潦倒。

经历过穷困的人,一定清楚一件事。

穷困令人忧郁至极,而酒可以麻醉忧郁。

借酒消愁,实则没有消掉忧愁,而是把忧愁暂时压下,酒醒过后,忧愁还在。

不久前读到本书,叫《稀缺》。

书里讲,贫穷俘获大脑,让穷人专注在摆脱贫穷这件事上。

这个时代,人人在寻求专注,禅修冥想大行其道。

苏珊·桑塔格有句名言:摄影是将景物装入框内,框入一些东西同时意味着排除其他。

专注也是如此。

当你专注贫穷一事,就容易对致富视而不见。

人的心智存在带宽。

当你忧心忡忡时,工作效率会降低。为什么?你忧心的事占去了部分带宽。

作者最后给出结论:贫穷带来心智负担。这意味着,穷人更蠢。贫穷状态会削弱流体智力和执行力。

酒能忘忧,让人从心智负担中解放出来,创造力或者说才情得以伸张。

诗与酒是李白一生的主题。杜甫称之”酒中仙“,他也自称”酒剑仙“。人生结局也是“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旧唐书》)。

诗仙李白恣意汪洋的想象力,酒之功不可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转载自这里 诗人与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该是多么豪放啊,谁有知道背后有多失意呢?请《历代诗人与...
    舌尖上的大胖阅读 1,207评论 0 11
  • 作者|五侯|微信 qingzhixiu 学习中国文化的人,在大量的阅读积累中,会发现“酒”是文化的一根隐在其中的线...
    五侯阅读 1,618评论 4 8
  • 一、今天最懊悔的事: 七年级上课的纪律 你把他们当大人的时候他们的行为让你怀疑人生,而你把他们看做小孩,却又总有惊...
    张慧慧啊阅读 122评论 0 1
  • 如今的我苟延残喘在这片大陆,拥有的和失去的各自参半。 可望而不可及的过去和将来环绕着我。挣脱不开,更解不开错综复杂...
    米尔瑞卡_Istanbul阅读 330评论 0 0
  • 都说做产品的,一定要懂心理学,可能我看的这个重口味心理学跟普通意义的心理学有些差距,但是也不失为一本好书,此书是我...
    我师父说阅读 407评论 0 1